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 > 新闻动态

文化报:《妈妈咪呀!》 改革创新的成功范例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10月28日14:48

  观众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妈妈咪呀!》中文版有很多方面能够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市场化的音乐剧作品的价值,真正实现一部艺术作品从制作理念到运作模式直至最后舞台呈现的一步一步的市场实施过程,像这样的现场演出运作模式在国内很少出现。

  《妈妈咪呀!》中文版尽管不是100%的原创,但在剧本翻译再创作上是很成功的。因为在从英文版本到中文版本呈现的过程中,往往剧本翻译的不成功会造成硬伤。歌剧与音乐剧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范围,歌剧在整个艺术市场中是一门相对高雅的艺术,而音乐剧本身的性质首先要轻松,因为它的性质是大众化的。《妈妈咪呀!》中文版在改编过程中又结合了一部分中国文化内容。此外,在剧中我听到了一些当下词语,如最近使用的一些流行语言,或者是经常引用的网络语言。这使得观众在一笑当中,实现了一种文化的相互沟通。

  最早听到做中文版时还有一点担心,因为《妈妈咪呀!》是以英文原创的艺术作品,一个剧的创作过程中一定具备了一种作曲家的特质。我知道作曲家会把某个词怎么融合进去,所以我一直有疑问,不知道改成中文还能不能保持其原有的音乐剧的特点?而《妈妈咪呀!》中文版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此外,亚洲联创从开始运作就借鉴了欧美很好的一种模式,就是要突出整体团队。音乐剧在近十几年来一直在做,光全国各省市就有若干部新创作的音乐剧作品,但真正能够成功的少之又少。真正的音乐剧需要以整个团体来形成一个剧目,并能在观众中有一个持久的受欢迎度。《妈妈咪呀!》的整体素质不是靠一两个演员,而是靠所有演员的投入。很多群众演员不是搞舞蹈专业的,甚至他们只是刚毕业的音乐剧学生,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很努力。我们能看到希望,包括演唱的水平,偶尔会听到某一句不是100%的准确,但却是现场演唱——音乐剧就像歌剧一样要在现场唱,所以在艺术市场是允许有失误的,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这个艺术规律来做。《妈妈咪呀!》在音乐上更是无可挑剔,因为剧中音乐是ABBA乐队的原创音乐。剧中运用一种节奏性非常强、非常有律动、非常震撼的音乐带动了观众,使观众从头到尾都处在一种激情当中。《妈妈咪呀!》中文版是借鉴了西方经典剧目移植到中国的成功案例。更希望用这样的模式推动中国音乐剧的市场发展,并在一两年内启发、带动、推动中国本土原创作品的发展、崛起。

  音乐剧和其他剧目形态不完全一样,市场的消费能力应该强于其他剧种。在国内一部歌剧很少在一个城市能演到10场以上,那么优秀的音乐剧实际上有这种自然的魅力、自然的能力。因此《妈妈咪呀!》中文版能上演100多场,就是抓住了音乐剧自身的制作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律。我没有看过任何一部音乐剧在中国的舞台上能够演100多场,而且演到100多场的时候演员和观众从头至尾还有这样的激情。我们有些剧开始演可能非常轰动,但演的场次一多到最后的时候上座率只有50%了。而《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观众几乎还是爆满的。我出来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观众是发自内心的激情还是出于礼貌,你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我看到了观众对这台演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我觉得《妈妈咪呀!》中文版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无论是作为一种好的范例,还是作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对今后文化市场会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