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业界一直在谈论和期待着音乐剧的春天。春天的标志是什么?大约得有一个量化的指标。以个人的看法,至少偌大的中国,有五部音乐剧同时上演,或者至少,一个城市里,三部音乐剧同时上演,连演三个月以上。做到这些,大约算得上音乐剧的春天吧。事实上,这些指标虽然只是一些预设,却不苛刻,百老汇与伦敦西区我们不能比,即便韩国与日本,也早已将这些指标远远地超越了。
由此联想到音乐剧行业近些年来的发展,似乎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作为西方舶来品的音乐剧及其运作模式,在中国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拿上海来说吧。十几年来,上海引进多部海外经典音乐剧,证明了其市场是全国最好的,为此很多公司萌发了在上海开始音乐剧产业化的雄心壮志。可多年过去,无论原创还是本土化,大型音乐剧能长演三个月以上的一部也没有,更不用说三部大戏同时长演了。也就是说,上海的音乐剧产业还远未成型,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说了。
值得留意的是,一家落户上海本地的音乐剧制作公司,两年里连续推出《妈妈咪呀》和《猫》中文版,第三年又推出改编自韩国的音乐剧《寻找金钟旭》和《公主的盛宴》的中文版。这一系列举措,可谓成果丰硕、阵势不小。但是,如果将其反响与当年亚洲各国相比较,会发现巨大差异。30年前的日本与十几年前的韩国开始音乐剧本土化的时候,属于爆发式增长,即一经上演后,多个城市长演不衰,随即音乐剧的产业模式开始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而我们的音乐剧本土化所形成的反响,相比就小得多,更谈不上爆发式。首轮演出一两个月,依靠一系列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第三轮会更弱,显得后继乏力。换句话说,我们的音乐剧环境缺乏惯性消费,只要不大做宣传,就难以引发市场长期自发购票的状况。
原创音乐剧如此还情有可原,因创作的提升非一日之功,像在日本和韩国,音乐剧产业已经不小,可原创的成果依然不大。但奇怪的是同样是本土化制作,同样制作的品质也很不错,走着相同的发展模式,为什么结果却不相符?而这发生在一个拥有巨大人口与市场,按理说应释放出几何倍数的市场能量的国土,为什么?这些状况不免令人感到与“更大的因素”有关了。
马云曾说“赢在细节,输在格局”,我深以为然。在竞争激烈的格局下,内因是细节,做不好,同类的竞争中就赢不了。但如果大格局不成熟,细节做得再好也是不够的。所谓水道才能渠成。这世上无论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人的作为,都离不开背景与平台,而这所谓“更大的因素”便是决定了一个行业能在什么平台上讲话,也决定它在某一历史阶段下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