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点点,照亮红都
1934年,像《桃李劫》这样的相当成熟的有声电影已经开始在中国出现,但中国无声片的巅峰也恰好在这一年出现,蔡楚生、孙瑜、吴永刚等导演当年的作品即使与国外经典无声片相比也毫不逊色。今天介绍的这部《渔光曲》就是一部在当时扬威海外的电影,1935年它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载誉而归。不过顺便要在此廓清一种不实的说法,《渔光曲》并不是第一部在国外得奖的中国影片,在它之前,一部叫《农人之春》的科教片曾获比利时一国际影展的特奖,《渔光曲》只能算是第一部获得国外奖项的情节长片。
电影笔记
姜还是老的辣
戛纳电影节结束了,中国的电影这次又是败兴而归,媒体宣传得沸沸扬扬的《2046》和《十面埋伏》又让我们失望了一回。这个时候真应该看看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生编导的电影《渔光曲》,它多少可以给我们找回些自信,也可以从这个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的故事片那里学到些经验。
记忆中《渔光曲》绝对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甚至中学历史书上也有介绍。这部以渔民子女小猫、小猴的悲惨遭遇反映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底层生活的现实主义影片可以说是影坛的奇迹,既叫好又叫坐,影片在上海连映了84天之久,创下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并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奖”,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故事片。
在这部当时的“影坛神话”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当代电影人最为头痛的问题——商业化、艺术性与主旋律的矛盾是如何达到最好的调和的。
首先,当时在上海拍电影必须面向大众寻求商业成功,《渔光曲》可以说具备了当代所有商业电影的必要元素。它有强大的阵容,编导是以《都会的早晨》出名的蔡楚生,主演是歌舞影剧全能的新女星王人美以及当时的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就连作曲与配乐也是由任光、聂耳这样的大师级人物担纲,这样的超级“卡士”是影片质量的保证,也是票房收入的保证。而编导蔡楚生反对当时很多左翼电影的口号式宣传灌输,他十分清楚大众爱看什么样的剧情, “向大众走,把每个社会、每个集团的痛苦,表现出来”。当时国产电影的观众并不是那些高层次“白领”,反映现实的“苦情片”最能引发一般市民的共鸣。
其次,《渔光曲》的艺术追求与商业压力并不矛盾,这是因为蔡楚生倡导的“都市写真”与强调的“电影技巧”并不是现在 “艺术片”导演那种故作深沉、远离观众的“晦涩”。《渔光曲》中朴实的画面衔接、口语化的人物对白、复杂而有充满巧合的故事情节、烘托剧情的音乐背景以及旋律优美的主题曲等等元素都是在当时观众的欣赏趣味之内引导了观众审美经验的升级。
姜还是老的辣,70年前的这部电影是不是能让那些总是“一意孤行”,花别人钱玩自己电影的 “艺术导演”们开开窍,问问我们喜欢看什么样的片子呢?(金秋)
专家眼
讲究市场效应的“新叙事电影”
《渔光曲》是一部跨文化的电影,海边长大的蔡楚生讲了一个他很熟悉观众也很熟悉的“市井故事”,并且有很多好莱坞式的情节展现。影片中纱厂女工、捡破烂的、耍猴的这些人物设置都使观众感觉很亲切,就是来上海的“打工仔”的底层真实生活的展示。而韩兰根饰演的小猴非常戏谑的表演既有喜剧特点又丝毫不缺少批判力度,使得观众“带着眼泪笑”。
在镜头运用上蔡楚生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郑正秋,同时代的中国电影在空间处理上经常简单化,多给人“室内剧”的感觉,而《渔光曲》则追求一种环境空间的真实,它的场景开阔、真实的多。有东海千里渔场,也有上海十里洋场,而波光粼粼的海面的拍摄是最值得称道的镜头,这与导演在海边的生活经验很有关系,导演和摄影周克在拍摄上相当细致,在镜头运用上也非常灵活,比起郑正秋式的正面拍摄固定机位有很大突破。
而对电影音乐的运用更是值得称道的地方,插曲在影片中出现过三次,每次出现的情景不同,带给观众的感觉也不同。在演员的选择上蔡楚生也是眼光独到,尤其是让“新星”王人美扮演小猫,那种活泼、朴实、健康的“粗犷美”为影片增色不少,也为当时“病态美”的电影界吹来一股新风。
应该说影片最终拿到了莫斯科国际电影展的“荣誉奖”与这部片子注重市场效应有很大关系,艺术与市场兼顾发展才是一条出路,这部片子市民气息非常浓,这也正符合蔡楚生倡导的研究观众的审美情趣和观赏习惯,这种主张在《渔光曲》中很完满的体现,其实回头看《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片获得的巨大成功也都是艺术与市场的双赢。(点评 陈山 采写 张悦)
裙带网
“第一代”与“第二代”的接力
在蔡楚生的从影生涯中, 1929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那年他因同乡之谊受到明星公司前辈导演郑正秋的提携与赏识,在之后两年内,追随郑正秋当了5部影片的导演助理,积累了丰富的片场经验。而1935年是另一个重要的年份,那年他的代表作《渔光曲》在国外拿了大奖,而老师郑正秋则因病去世。
柯灵先生在《中国电影的分水岭——郑正秋和蔡楚生的接力站》一文中曾指出:“郑正秋的逝世表示结束了电影史的一章,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开头。”可以说,郑正秋、蔡楚生两位导演既清晰地标示了中国第一代导演与第二代导演的代际界限,又体现了“影戏传统”的传承与接力。
其实在《渔光曲》之前,蔡楚生在拍《都会的早晨》时就已经和郑正秋老派的叙事观念拉开了距离,这部影片与郑正秋同期力作《姊妹花》的情节很类似,都是通过对有血缘关系,但生长在不同家庭的弟兄所走的不同道路的描写,透过家庭伦理冲突,揭示社会对立的现实。但是与《姊妹花》不同的是,蔡楚生没有给影片按上一个大团圆尾巴,而是使尖锐的矛盾没有调和的余地。由此可见蔡楚生作为一个“新派”导演拥有自己的叙事理想,这点在《渔光曲》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蔡楚生在继承影戏传统的基础上作出了很大突破,他把观众划为三种:第一种是知识阶级层,他会从最高的理解力出发,探求影片中内蕴最深的一层;第二种是小市民层,他会觉得影片“有点意思”,很好玩;第三种是低层社会群众,靠直觉接受影片中最浅显的部分,同情或哄笑,而这三类人都是他电影的目标观众。基于以上认识,蔡楚生使得自己的影片包含非常丰富的信息,既有外层的故事情节及噱头搞笑,又有深层内核的批判意识。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也值得当代电影人借鉴。(张悦)
光荣榜
“永远的野猫”王人美
在当时中国影坛女星中,《渔光曲》的女主角王人美是表演风格独树一帜的一位,曾经有人撰文开玩笑地说过,如果要找一位当年的女星扮演《还珠格格》中小燕子,那么非王人美莫属。
王人美13岁时就加入了“女星摇篮”明月歌舞团习练歌舞,她天资颖悟,舞姿优美,歌喉悦耳,很快和黎莉莉等人一起成为“明月”的台柱。1931年,王人美随明月歌舞团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就此走上影坛。翌年她主演了孙瑜编导的影片《野玫瑰》,扮演鱼行杂工的女儿小凤,造型纯洁朴实,表演泼辣大胆,向当时充斥银幕的脂粉气和矫柔造作发起挑战,受到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热爱。王人美也就此获得了“小野猫”的昵称。因着王的出色表演,在去年于巴黎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中,《野玫瑰》一片还特意被选为首映片。
1934年,王人美有在《渔光曲》中出色地塑造了贫苦的渔家女儿小猫的形象(“小猫”这个角色的名字就出自她的昵称),影片主题歌也是由她演唱,在此片的大卖后,她登上了自己表演生涯的巅峰。抗战全面爆发后,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抗日宣传演出上,只参加了《长空万里》一部电影的拍摄。
抗战胜利回到上海后,她进了当时最著名的昆仑影片公司,1948年时主演了《关不住的春光》。解放以后,王人美留在了内地,1955年与著名画家叶浅予结婚,那年她41岁。1987年,因为脑溢血王人美不幸在北京病逝。
(小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