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视 TV > 30年电视秘史

二十回:小燕子横空出世 《还珠格格》十年不倒

  [卷首语]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年间,有人从咿呀学步的孩童长成了翩翩少年;有人从懵懂少年变成了成功人士;也有人渐渐步入了蔼蔼暮年……三十年间的巨变自不必多说,其中有一样东西,不得不说是伴随着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起长大的,那就是——电视剧。三十年间我国电视剧无论是制作、题材还是影响力都不断的发展壮大着,然而驻足回首,你是否还记得起那多年前曾陪伴自己度过一段段难忘时光的剧集?
    今天开始,搜狐娱乐将带您去回忆改革开放三十年间那些传世难忘的经典之作,还有那一段段你知道和不曾知道的故事……欢迎持续关注!【作者博客】
[怀古①《敌营十八年》] [②《血疑》、《排球女将》][③《射雕》《上海滩》]
[④《一剪梅》《星星知我心》][⑤《西游记》] [⑥《红楼梦》][⑦《四世同堂》]
[⑧《渴望》] [⑨《围城》] [⑩《编辑部的故事》] [⑾《过把瘾》]
[⑿《我爱我家》] [⒀《北京人在纽约》] [三国演义] [⒂《十六岁的花季》]
[⒃《宰相刘罗锅》] [⒄《永不瞑目》] [⒅《和平年代》] [⒆《水浒传》]

第二十回:小燕子横空出世 《还珠格格》十年不倒

  1998年,如果只能挑出一部电视剧,那非《还珠格格》莫属。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俗气得要死,其实故事也并不怎么新鲜的清宫戏,不仅风靡一时,开启了“格格戏”的时代,其影响更是至今未退。

十年前这张剧照几乎贴遍青少年观众的床头
十年前这张剧照几乎贴遍了青少年观众的床头

  《还珠格格》当年高烧不退还有一个最好的例证:第一部1998年在北京播出时的收视率是44%,令很多业内人士瞠目结舌;到了第二年,《还珠格格2》登陆北京时再创新高,收视率达48%,而在上海和湖南播出时收视率竟然达到55%和50%,最高点突破65%。即使是几年后的《还珠格格3》,在演员大换血、观众注意力转移之下,也能蒙故业、因遗策,在各地取得10%以上的收视率。

  而凭借这部戏,不仅湖南卫视与琼瑶的首度合作大获成功,就连香港的亚洲电视台也靠它罕见地在收视份额上战胜了无线电视台。在蒙古,在韩国,在乌克兰,在东南亚,小燕子掀起一浪浪热潮。在其后的好多年里,《还珠格格》的重播次数几乎赶上了四大名著电视剧,每次都不缺观众。

  一部戏引发的口水大战

  《还珠格格》里,历史完全是个虚拟舞台,上演的是“离经叛道”的宣泄游戏。这个游戏引起了观众的追捧,也引起了评论界的争议。

“还珠热”从娱乐话题逐渐演变成了全民关注的社会话题
“还珠热”从娱乐话题逐渐演变成了全民关注的社会话题

  有的评论者为“还珠热”进行正面总结:电视剧不可能表现为一种自我升华的精英倾向,或营造一种高亢飞扬的政治兴奋感,而只能是为每一个个体观众指出一条排闷消愁的玫瑰之路。武打、言情、搞笑三位一体,正在成为目前电视剧消费中最有卖点的新形式。

  从这里,我们也许能体会到一些悄悄发生的观众欣赏习惯的变化:第一,重视文艺作品的休闲娱乐功能,至少要寓教于乐,不要求它的社会批判功能。第二,更强调作品的趣味性,要求轻松有趣,排斥严肃的说教和沉重的思考。第三,更希望作品世俗化,对纯文学和纯文艺敬而远之。

  有的学者为“还珠热”痛心疾首。学者曾庆瑞批评说:“72集的《还珠》登场,以严重的社会负面效应以及一批少男少女的疯狂直至葬送幼小的生命为代价,也以电视剧产业经营的一度无序、失范、脱轨为代价,琼瑶、制片方、赵薇等演员和某些电视台增值了自己的财富。再往后,幼稚、可笑、肤浅、肉麻当有趣的青春偶像剧也热播起来。”

  这里面不但从艺术品味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声讨“还珠”,而且提到了一桩轰动一时的公案。据媒体报道,2003年1月29日,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泡子沿村5岁女童瑶瑶(化名),看过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后,迷上了“小燕子”,趁家人不备竟模仿“小燕子”上吊,昏迷10天后,于2月8日13时50分永远闭上了眼睛。而在2002年2月,辽宁一痴情少年因欲见赵薇无望而服毒自杀。《还珠格格》在荧屏热播后,“小燕子”赵薇引起了粉丝们的狂热迷恋,而“小燕子”的一举一动都有“还珠”迷模仿。

  公允地说,孩子的成长会遇到种种暗流和意外的威胁,比《还珠》里的上吊镜头更危险的镜头也很多,如果小孩儿上吊归因于《还珠》的话,社会上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恶性事件是不是都可以找电视剧算帐?

时至今日,就连一些奶奶级观众还记得当年的小燕子和五阿哥
时至今日,就连一些奶奶级观众还记得当年的小燕子和五阿哥

  随着“还珠”的热播,荧屏上的戏说历史风愈演愈烈。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一位专家抨击说:这些作品,不是以唯物史观严肃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感知历史,并加以审美化表现,而是在“赵公元帅”的指使下,从俗媚俗,顺应低级趣味,任意戏说历史、搓捏人物。于是,荧屏上“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今日拿武圣搞笑,明日再戏说孔圣,谬种流传,害人不浅。不但让外国人误以为中国的古人都是梳大辫子的,见连中国的青少年也以为他们的祖先本来如此。其间宣扬的是爱恨情仇、皇权崇拜、清官意识以及巫术、迷信和装神弄鬼只类,既贬低了传统、作践了古人,也嘲弄了观众。

  当时的争论非常激烈,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十年过去了,时间澄清了人们眼前的浮尘。电视剧的商业化之路是不可阻挡的,电视剧的娱乐性成为主要功能。越来越多的民营公司介入了这个产业,越来越多的不以教化为第一目的的电视剧生产出来。当然,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在另一面,官方主导的主旋律电视剧仍占据着某些重要频道的黄金时段,商业电视剧仍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种种约束。比如说,涉案剧被赶出黄金档,清宫戏从数量上受到限制,三角恋情的题材被严格审查。而且,这样二水分流的结构在今后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spirit)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还珠格格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