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情景喜剧行业标准《我爱我家》
舶来品国内大放异彩 |
酷评家们有一个说法:中国真正的情景喜剧只有一部半。一部是指1993年那部梁左编剧、英达导演的《我爱我家》,半部是指2005年宁财神编剧、尚进导演的《武林外传》。这两部剧在自己的时代里都是无与伦比的,只不过,《武林外传》一边用了最时髦的网络包装,一边让人物穿上了古装,以恶搞时尚为主要的杀伤力,被认为影响不及三十五岁以上人群,所以只能是红透半天边--半部而已。我个人对这两部作品同样喜欢,梁左的植根于相声艺术的幽默感更意味绵长,但宁财神的打通古今、天马行空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才华。
1993年,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横空出世,一家成天不干正事、一天到晚贫来贫去的男女老少登上荧屏,中国的电视剧版图从此改写。在北京的播出并不顺利,因为有人向上反映该剧讽刺挖苦老干部,只播了6集就草草收场了。但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这部剧还是通过河北台的辐射力传到了北京,并且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尤其是付明和贾圆圆博得了万千宠爱。评论界没见过这么个新鲜玩意儿,不明白电视剧怎么弄得跟剧场相声似的,满嘴跑火车不说,还老能听到观众的笑声,也来不及细琢磨就以卫道士的嘴脸大批特批。要不还得说时间是检验经典的试金石,渐渐的骂声停息,掌声响起,时至今日已是无可争议的经典作品。
这部戏能够久演不衰,深得民心,最主要是其中含有密集的喜剧因子,而且这些对白有着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含义,并非笑过就忘的低级搞笑。为什么能让人笑完了还心服口服,因为梁左在一种略显荒诞的氛围中,把讽刺艺术通过人物形象发挥到了极致。
《我爱我家》的成功,首先当然应该归功于导演英达。他现在是公认的“中国情景喜剧之父”。英达是名门之后,其曾祖父英敛之是《大公报》创始人,其祖父英千里是早年间的教育家,其父亲英若诚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导演、戏剧翻译家。如此“显赫”的身世也是日后促成《我爱我家》成功的重要因素。
英达是北大心理系毕业,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时,他看了美国洛里玛影视公司拍摄的情景喜剧《考比斯节目》。演员在观众面前演出,现场同时拍摄。虽然演员没有进入镜头,但他们用笑声跟演员进行随时的交流。英达觉得这一剧种很新鲜,进而萌发了把这一形式带回中国的想法。1992年11月5日,英达与王朔第一次开始讨论《我爱我家》的创作意向,两人一拍即合,敲定了基本的形式内容,也敲定了这个舶来品的名号——情景喜剧。
1993年7月7日,《我爱我家》在北京广播学院的摄影棚正式开机。那一天,英达年满33岁。那天拍摄的是《在那遥远的地方》,贾志国外出学习期间搭上了一红颜知己,回家之后五分钟之内就漏了底。观众开始小心地吃吃而笑,英达忐忑不安。当和平一声大喝:“贾志国,你给我说清楚,这个照片上的大姑娘是谁?”,观众发出爆笑。英达的心里这才有了底。
台前幕后 群贤毕至
这部120集的大戏,台前的主要演员几乎都红了,每集的客星也多的是明星大腕和老艺术家。能出此精品,幕后班底自然也水平不俗。总制片人有两个,一个是马景全,还有一位杜禹,他为《我爱我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电视栏目化,就是把生活中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编进去,快编快拍快播,利用及时性和生活感调动观众的兴趣。《我爱我家》后,他又为梁左编导的40集系列幽默剧《临时家庭》做制片人。之后,制作过乐库,出版过幽默丛书,现致力于中国原创动漫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虽然最开始是王朔,但最后编剧组其实是梁左领衔的,成员有十几口子:英壮是英达的堂弟,从《我爱我家》起,他也成了情景喜剧的大将,编导演全能;梁欢是梁左的妹妹,现在是英达的夫人。当年拍戏的时候,宋丹丹对梁欢透着一股亲密无间的热乎,谁曾想几年以后,英达、宋丹丹这对羡煞旁人的恩爱夫妻缘尽分手,而替补宋丹丹的正是梁欢;臧里、臧希是一对神秘姐妹,姐姐性格外向负责外联,妹妹性格忧郁从不露面,两人合作天衣无缝,为英氏公司出活儿无数,而她们最新的作品是四部《家有儿女》;英达自己也写了几集,作为导演,他其实参与了每集的编剧;束焕而今也是情景喜剧的大写手了;张越后来出落成了央视《半边天》的主持人。
作曲关峡是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他为《我爱我家》创作了不同风格的多首歌曲。
《会飞的心》、《为一句无声的诺言》、《你是我记忆中忘不了的温存》、《会飞的心》、《炎热的风》、《拉着你的手》、《告诉你我是真的》等都脍炙人口。
《我爱我家》之后,英达一直在做情景喜剧。《起步停车》、《新七十二家房客》、《候车大厅》、《闲人马大姐》等口碑尚可,但都不及《我爱我家》。英达自己也表示,本子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这的确说明了情景喜剧后来的症结所在。去年的《武林外传》望了望《我爱我家》的项背,但其纵情恶搞的路线并不受英达的认可。直到《家有儿女》的异军突起,似乎让人们重新感受到“正宗情景喜剧”的威力。虽然《家有儿女》仍不能比肩《我爱我家》,但它巧妙地把儿童剧和情景喜剧嫁接在一起了,这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责任编辑: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