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或许你早已把这些经典剧集“看”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但这些风靡一时剧集背后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在共同回忆往昔岁月的同时,搜狐娱乐也将为您揭开当年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作者博客] |
|
《敌营十八年》轶事一:一部剧成就了三个人
著名导演王扶林至今仍是中国电视剧的一面旗帜 |
主演张连文是那个时代的大明星 |
《敌营十八年》的导演王扶林在中国电视剧史上是个耀眼的名字。他是中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1955年,日本商品展览会首次在我国开办,他被委派参加了电视节目的转播工作。1958年,导演了电视报道剧《党救了他》,此后他执导了电视剧及综合文艺晚会90余部(集)。《何日彩云归》(上、下集)、《敌营十八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红楼梦》、《汤显祖与牡丹亭》以及《三国演义》均出自他手。可以说,中国电视剧最初的行业标准就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创立的,中国电视剧繁荣昌盛的源头就在于他们因陋就简的奋斗。他一人主导了四大名著翻拍工作的两部,经历了中国电视剧产业从小米加步枪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全过程。
江波的扮演者是七十年代的大明星张连文,他之前以塑造工农兵形象而著称。他在电影《创业》中演过工人周挺杉,在电影《艳阳天》中演过农民肖长春,还在《沸腾的群山》演过解放军战士。扮演唐华的是八十年代的明星张甲田,他在剧中的大鬓角形象引起了观众的效仿。
《敌营十八年》轶事二:中国第一个电视剧本是这样诞生的
贵州作家唐佩琳任编剧,最初作为电影文学剧本发表在《山花》杂志上。剧本同时被珠江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看中,珠影希望他进一步修改剧本,而中央台则要求他马上到北京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唐佩琳来到北京与王扶林见面,他问导演电视连续剧的剧本怎么写?由于当时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王扶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唐佩琳又说:按照章回小说的路数写怎么样?王扶林觉得差不多是这个感觉。唐佩琳就把故事作了通盘考虑,梳理出了一个分集提纲,每集之间既注意连贯性,又要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悬念。第一集写完交给王扶林后,他欣喜地表示认可。随后,唐佩琳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改写完了10集的剧本,拍摄完成后剪成了9集。
《敌营十八年》轶事三:服装不齐护脸要紧
《敌营十八年》中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半身镜头 |
服装和背景道具都是东挪西凑的 |
《敌营十八年》的拍摄是典型的时间紧,任务重,条件也很艰苦:没钱置装,只能去电影厂借。而江波只身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达十八年,国军在此期间的军装制式更换了许多次,要想把与各时期准确对应的军装借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借到了上衣,却没有裤子,全身的景别不得不改成了半身。有时帽子太小,只能是拿在手里,聊胜于无。有时领子太紧系不上,堂堂国军少将高参只能忽略军容风纪,跟土匪似的敞着个领子。有次要拍一队士兵的戏,却只借到了两套军装,只能让两个排头兵穿上,通过镜头的角度把其余的人隐藏起来。
据说,在我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天天搬个小板凳坐在电视前头——我家的电视机跟我同岁,14寸的索尼,25岁了,直到现在还坚强地工作着.据说那时——大约是87年吧——流行墨西哥电视剧...
08-12-17 1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