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魔咒:哪类电影有风险?

   虽说电影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各行各业的热钱都在飞速涌入,银幕数也在天天向上,但目前的内地电影市场,容纳能力依然十分有限,在档期、排片等现实问题的困扰下,许多有想法、有质量的电影,在影院并不能收到应有的票房成绩。
  在失败和成功的反复例证下,市场自动总结出了一些“生存法则”,哪些电影可以相对轻松地赚钱,或者至少不赔;哪些元素,投资者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一旦把握不好,沾上这些元素的电影就好像是中了“魔咒”一般,注定与市场无缘。
  

       

  人物传记

   在好莱坞,饱含人文深度的人物传记片是冲击奥斯卡的传统种子选手,《居里夫人》、《美丽心灵》、《玫瑰人生》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力证。还有像《女王》这样在民间赚足口碑和知名度的优秀传记片。在好莱坞,传记片作为一个相当成熟的片种,一贯受到片商青睐。可在华语市场,人物传记片基本就是投资商都不愿轻易触碰的“雷区”。由于此类型影片的长期空白和创作者功力的缺乏,成功的案例实在少之又少。
  《董存瑞》、《孙中山》、《焦裕禄》、《孔繁森》、《邓小平》、《周恩来》……在早年,一些人物传记片质量过硬,票房相当理想。但后来,内地的人物传记片基本上可以和主旋律划等号。题材选择的狭窄、表现手法的单一,让人们对清一色“歌功颂德”的传记片失去了胃口。
  

       

   《梅兰芳》和《孔子》两部大制作的人物传记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华语传记片在题材选择、制作质量、商业化道路上都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孔子》由于创作硬伤、营销失败等问题,口碑惨败,票房虽过亿,但仍然亏本,让投资者们再度对人物传记这一类型的影片噤若寒蝉、如履薄冰。
  《梅兰芳》作为近年来内地人物传记片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成功的代表,在人物传记这一本身的类型之外,有许多商业元素值得思量。比如启用大量一线明星增加票房号召力,上映前系统、有规划地做足宣传,陈凯歌《无极》之后的翻身仗、阿娇戏份被删、黎明与梅兰芳的形象反差等围绕电影的热点话题,都让《梅兰芳》有足够吸引眼球的理由。当然,归根结底,该片从创作、拍摄到演员表演,整体过硬的质量,让电影在上述诸多“外力”因素的推助下,成功顺理成章。
  

       

  主旋律影片

   在美国,主旋律影片被归为被卖座的那一类,无论是《超人》还是《蜘蛛侠》,既娱乐又有普世教化的作用。而在中国观众眼里,主旋律一度成了“刻板、生硬说教”的代名词。
  尽管近年来,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不管在创作理念还是影片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改观,但人们对“主旋律”的固有成见依旧难改。去年一部反映大庆石油劳模的电影《铁人》,在业内评价普遍不错,也有刘烨、黄渤这些当红明星加盟助阵,可就是不招观众待见。就算后来有关部门采取强制长期放映的措施,对挽回该片的票房颓势依然于事无补。
  

       

   迄今为止,在商业化道路上算是取得巨大成功的“主旋律”电影只有一部——去年国庆档上映的《建国大业》。跳出传统主旋律电影的“非常态实验”,让该片成为了一部不可复制、但可借鉴的成功主旋律范本。从一开始,《建国大业》就抛出了一条“商业在前,主旋律藏后”的光鲜路线。百余位一线明星的集结出演+名导大腕们的群策群力,让人们从开始就淡化了“主旋律”的概念,完全被影片的商业噱头所吸引。影片上映前,又不断制造悬疑,吊足观众胃口:明星演历史名人像不像?那么多大腕戏怎么分?导演太多了会不会混乱?……一连串的疑问,在上映前将观众的期望值和好奇心不断推升。庞大的明星和话题资源,让该片的宣传可谓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上映前就在观众中种下了极高的认知度。《建国大业》的最终成功,在于把“观看主旋律”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潮流。   

       

  走影展路线的导演作品

   以贾樟柯、娄烨、王小帅为代表的一批第六代导演,一开始就以“文艺范”起家,固定常年走国际电影节路线。他们的作品在威尼斯、戛纳等欧洲知名电影节上赢得声誉,也因为“偏边缘、非主流”而获得某些学院派文青的固定追捧,但这些作品拿回内地市场,却始终因为缺乏明星、故事沉闷、节奏缓慢、寓意晦涩而难入普通大众“法眼”。甚至久而久之,这些导演的名字已经成了“闷片”的代名词,观众一听是“某某某的作品”,就自然排斥。
  国际路线走得最风生水起的贾樟柯,这两年率先频频迈出“回归内地主流市场,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尝试脚步,可惜收效都不尽如人意。去年的《二十四城记》,今年的《海上传奇》,票房都不过一百来万。《海上传奇》的片方宣称该片早已通过海外版权收回了投资成本,换一个角度理解,其实已在无形中宣告了影片的票房失利。
  

       

   国际声誉并不能换来市场认可,艺术成就与观众趣味有时候更是相差千里。大多数时候,这是一个永远难两全的命题。
   但是,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必须需要更多的贾樟柯、王小帅,只有院线及观众群体不断细分,这些导演的“魔咒”才能被解除,况且,他们本身就不是“魔咒”,只不过他们没有为单纯去影院打发休闲时光的人们生产“爆米花电影”而已。
  过于文艺的都市题材
  现代都市题材的影片有着吸引眼球的先天优势,美女帅哥,时尚流行,言情励志,让观众既能饱了眼福,又能在与主人公的相似经历中满足自己的情感宣泄。随着《非常完美》的大卖,都市爱情喜剧率先成为了影市香饽饽,之后《杜拉拉升职记》因为把握住了职场与时尚的脉搏,票房突破一亿大关。而另一类都市题材,尽管美女帅哥同样不少,气息也够时尚够现代,但却因为过分执着于探讨都市人内心,严肃的命题和意义让人产生被逼迫思考的感觉,观众反而未必想看,比如《无人驾驶》。
  

       

   《杜拉拉升职记》和《无人驾驶》,同为今年影市现代都市题材的两部大手笔之作,在明星、卡司上相差无几。《杜拉拉升职记》首周4600万的票房,和《无人驾驶》首周560万的票房,却几乎形成天壤之别。除开排片、场次的因素,《杜拉拉》在前期的观众认知度和想看度上,就明显要高于《无人驾驶》。剧情简单明了、主打流行时尚、励志做引子、男女主角的情感纠缠做噱头,《杜拉拉》的所有这些特征,都刚好和当今电影作为娱乐快餐的大众诉求不谋而合,因此能很快深入人心。和深谙商道的徐静蕾相比,执导文艺片出身的张扬在对电影的商业把脉上明显略逊一筹,导演把对都市人内心、情感的探讨这一严肃命题过于赤裸地摆到观众面前,厚重的氛围,让原本想通过看电影找寻轻松、释放的观众敬而远之。
  山寨及恶搞未遂的电影
  因为一部《大话西游》,恶搞解构类喜剧开始在华语片市场风生水起。《十全九美》等意外黑马的出现,让此类装疯卖傻的恶搞喜剧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跟风涌现:剧情荒诞、模仿严重、刻意搞笑、思想空洞,越来越形而上。
  

       

   此类电影,最大的危机来自口碑,尽管凭借“明星”和“喜剧”两大招魂术,票房一时还不至于一泻千里,但观众长久以来的“积怨”和审美疲劳一旦爆发,这类原创含金量太低的电影,将很快遭致唾弃。《熊猫大侠》、《隋朝来客》、《皇家刺青》……此类电影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
  《大话西游》的“始作俑者”刘镇伟以及他的一帮粉丝近年来不断出产劣质“山寨片”,已将以前积累的好口碑断送不少。《机器侠》遭遇普遍非议,《越光宝盒》倒是在笑声中保住了票房,但不知这些套路一致的恶搞小桥段,还能哄得观众多少次开心。文/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