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城国》剧照 |
改编张爱玲的作品,是公认的艰难之事。最难之处,就在于如何传递出她所有作品共有的底色——不是简单的吟诵风月,不是无端的刻薄怨毒,更不是没落贵族的无病呻吟,而是在品尽无常、看穿世相之后依然难掩的悲悯,或者说,就是她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的那两个字——苍凉。当然,要将张爱玲那精炼到近乎吝啬的文字凝成的短章,扩展成从人物到冲突各个要素一应俱全的一出大戏,在技术上也是有难度的,这对创作者同时提出了文学体悟和艺术表现上的双重要求。近日,台湾国光剧团在逸夫舞台演出了一场新型京剧,改编的正是被誉为“文坛最美收获”的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
《金锁记》是张爱玲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里,她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曹七巧,一个被扭曲的情欲折磨得变态、疯狂,最终在“黄金铸成的枷锁”里自我毁灭的可恨又可悲的女人。该小说曾多次被搬上屏幕,但无一获得令人信服的成功,而传统框架里的京剧,大多拘泥固定的程式和行腔,让人很难将其与意象无限的张氏作品联系起来,国光剧团的演出于是担负起了为“张迷”和戏迷同时“释疑”的艰巨任务。
毫不夸张地说,京剧《金锁记》不仅圆满地完成了“释疑”的任务,更是取得了改编张爱玲和改革传统京剧的双重成功。张爱玲的作品由此找到最贴切传神的演绎典范,而京剧也通过《金锁记》给人以全新的观感。这一目标的实现,当然要归功于创作者们在京剧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和传统京剧的编排方式不同,《金锁记》里采用了很多现代剧场的表现形式,整台戏从布景到化妆,从演员的对白到走位,包括整个故事的结构设计,都完全是话剧式的;剧中多次出现的时空交替、虚实对照的场景,在舞台上营造出电影蒙太奇式的效果,比如全剧由一个精心设计的梦境开始,梦中的曹七巧和少女时代的爱慕者小刘成了亲,生下一双儿女,一家人日子过得清苦却其乐融融,但小刘一声“七巧”的叫唤,却猛地把她拽回冷硬的现实,此时梦中人物退下,姜家大宅里富贵豪奢却冷漠压抑的环境在舞台清晰浮现,与曹七巧错失的幸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舞台上相互叠印;在唱腔上,此剧没有搬用传统京剧西皮二黄的行腔,而是根据剧情需要,为人物重新设计了唱腔,唱词经过编剧的精心打磨,更是有了如昆曲一般的雅韵,于是整个戏在突出京剧标识的同时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给人以既是京剧又不止于京剧的丰满感受。张爱玲用洞穿一切的尖利笔法构筑的“华丽而苍凉”的世界在剧中得到准确再现。曹七巧走出文字迈上京剧舞台,这一步迈得实在是漂亮。
在这漂亮的一步背后,可以看出台湾的艺术家们对京剧的爱与思,可以看出他们在京剧改革的道路上走得何等成熟和自信。曾几何时,台湾的京剧也如大陆一样,在多元媒体的夹攻之下节节溃败。由台湾大学戏曲学者王安祈老师任艺术总监的国光剧团通过改编《金锁记》,通过文学作品与京剧艺术的完美嫁接,成功地突破了京剧发展的桎梏,为京剧的未来拓展了更多的可能。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有艺术家们的舞台实践。《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扮演者魏海敏是台湾知名京剧演员,作为梅派传人,她曾以雍容端庄的形象演过许多梅派作品。但她不断发掘自身潜质,尝试了许多与梅派截然不同的角色,像在改自《麦克白》的新编京剧《欲望城国》里饰演强悍暴虐的麦克白夫人,在《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中出演王熙凤,这些尝试拓宽了她的戏路,今天她饰演曹七巧取得巨大成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马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