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游乐场:悲伤,逆流成为“荷”
打分:9分
没有泪水的结局,纠结起以死封印的爱情,西风画扇,悲伤,逆流成“荷”……
悲伤,逆流成“荷”
——观《莲花》
不知道该怎样系统地评价这部戏,想说的话很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简单记下一些观后的感受,有些散乱,还请见谅。
开始:
关于开始谁都不会忘记,若真是忘了,便不会有最后的结局,只能惦念着、遥远地……
第一幕,是《莲花》的开始,亦和盘托出了故事的结局,轰轰烈烈地把矛盾推向了高潮,干净利索地交代了所有归属——
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升级,三声凄厉的枪声,三个生命和一个瓷器——物毁人亡,刻画了“莲花”——这一刚烈的悲剧人物形象,同时也成就了《莲花》其不可挽回的悲剧结局。
当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道出“人在心不在了”这样的狠话,作为女子,应是绝望的,所以才喊出了“疼在心尖儿,过不去了!的话。” 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女人面对男人的背叛,即便是枪也是无济于事的,了结了性命,解不开的是心结。
经过:
有时候即便知道了结局,却更想了解过程如何而过。第一幕收光的时候,心里愣了一下,一开场的人物关系就挑得如此明白,下面还要交代什么,讲什么?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直到侧目上打出“距上幕六天前……”方才释然,一个悲剧故事娓娓道来。
故事挺简单的,通俗易懂,但这么一通俗的故事,要怎么讲才有意思呢,个人认为“倒叙”的手法运用得很成功。从第二幕的苇子坑、第三幕的六国饭店、第四幕的鬼市、戏楼再到最后一幕莲花和天和简陋的家,全剧倒叙的结构犹如莲花盛开过程的回放,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怒放的莲花,抽丝剥茧,一层层剥到最开始、最温柔的菡萏。
故事相对是完整,但基本是新闻片断式的特写,这也是此剧颇受争议的另一个地方,有点像《全家福》,不过个人认为比全家福好,因为情节起伏,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让观众完全跟着戏走,寸步不离。
结局: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知道这里用纳兰的词是否恰当,最后一幕,简陋的屋子满是温暖的光影,两个人的恩爱。莲花和天和两个人趴在炕上聊天,因为一根儿白薯两个人推来让去,辛酸中透着淡淡的甜。
那个时候,简单的天和会对莲花说“这天底下,你吃饱了,我就不饿!”好熟悉、好熟悉的话,纯朴的话语,表达得是最最真挚的情感,没有欺骗、没有敷衍,简简单单、干干净净,自自然然引出了《莲花》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莲花最最开始的愿望“好一辈子也不分开”,这是多少人说过的话呢?
当莲花恬静的、乖巧的、满心期待的靠在天和肩头的时候,这一切是多么地美好,静谧的让人不忍心打扰——要是这样的结局该是多好!可惜,这只是开始,并且永远只是开始。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演出谢幕的时候不适宜地想起席慕容的《青春》。
没有眼泪,莲花却让人窝心,感叹……
看完戏,出了剧场和朋友谈得最多的还是《莲花》结构方面的处理,这个“倒叙的创新”不管被褒被贬,至少本人认为,于这样一个悲剧,倒着讲比正经八百的平铺直叙要震撼得多,就像邹静之自己说的那样:“这个戏反着写比正着写要有力量。”
不得不罗嗦的PS:
演员:
最喜欢的还是班赞,第一次看班赞的戏是《动物园的故事》,感觉这个演员的角色塑造能力很强,鼓掌~~。这次《莲花》里饰演了两个角色,性格明显、收放自如,表扬下咯~~~~~~~~~
当然陈小艺的台词功底、舞台表现力给“莲花”这个角色添了不少分,要强、而丈夫变心后,又毅然与其一起赴死,把一个旗人女子刚烈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虽然故事也就一个多月的事情,但是感觉第一幕与最后一幕的扮相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
还谷智鑫扮演的天和,比起以往他扮演的角色还是有所突破,形体上比较突出,但是还是感觉在情绪的转换,尤其在心理的变化方面再细致一些就更好了。
舞美:
绝美谈不上,但一直都觉得真实,开场大片大片的“白莲花”般的云朵,烘托出厚重、悲伤的气氛,很好定了开场的调子。
苇子坑的景搭得充分表现了荒凉的气息。
六国饭店的沙发、幕帘、地毯都是猩红加烫金的聊子,加上水晶吊灯,尽显奢华……
另外,注意到舞台有近到远是一个斜坡,特想知道这其中的具体用意,到现在没太明白。
细节:
鬼市的一场戏很有趣,琉璃厂的行话——如何询价、讨价、交易的规矩,京味儿十足。“买炸”的细节是整个戏的一个亮点,对于丰富人物性格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老北京南城的大杂院,有户人家,有个姑娘,心地善良,名叫莲花……男人有钱就有了变化,撇下了糟糠媳妇,在外有了家。”琴书的运用夹杂在幕起幕落之间,看似缥缈之音,但却字字珠玑,和着戏,浑然天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捧着白薯的日子可能是贫贱而幸福的,捧着金钱的日子也可能是揪心的.新京味儿话剧《莲花》采取倒叙的方式描述的虽是民国时期古玩行里的事...
08-06-10 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