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yx:《莲花》-人到底该过什么样的日子?
打分:9分
年纪稍微一大写剧评的确来得厚重深沉,但好似多了份自负,少了些真正专心的意味。随着阅历和经历的增长,多少会掺杂一点偏见。想说的实在太多,《莲花》之于剧情、结构、导演、舞美、明星等等就不烦码子了,关于莲花本身,还是想些碎念。
《莲花》,这一朵花,本来皎洁良好,与世无争,却因为它的美和执拗般的强韧,仿佛孕涵了攻击性的作为。
有光才会有影,光消失了,影也不复存在。凡事都并不是平白无故,需要有前提和基础。生是,死是,爱是,恨也是。
从故事一开始,莲花和天和的心境和目标就格外的不同,这种状态一直贯穿于故事的始终。莲花一心想让天和跟着她过上稍微宽裕的生活。但是,莲花和天和,终究不是一类人,莲花在卖这件价值连城的瓷器的时候,欲望逐渐扩大,同时也推着天和把欲望的气泡吹了起来。当其中一个人想改变另一个人的时候,却发现在改变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向着相反的方向改变,结果无论自己和对方如何努力,只能是让两个人离得越来越远。最终莲花发现自己对一切都失去了控制,而天和也陷入了梦一般的物欲不能自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其实众生都如同池塘中的莲花;有的在超脱中盛开,有的则被水深深淹没沉沦于黑暗淤泥中,有些已经接近于开放,他们需要更多的光明。
的确,莲花是一朵出世倔强坚持的花,饱经风霜的她要太阳的爱,这样的盛开要么残败要么就更加艳丽。她义无反顾的追求是不可取的。所以淬火,所以尖锐。
如果莲花根本没有水仙瓷器或者早已便宜出手又怎样,如果天和不是一个穷苦人或者是像莲花一样的人又怎样。在这个不合逻辑又似乎水映真实的戏剧里,所以的一切都因着爱,解决方式只能是激越猛撞的,用自己换枪来威胁也无济于事。凌厉的枪响中,玉石俱焚!莲花在无法挽回的情境下撕碎了一切。
对感情有过度的贪欲,对真相有清晰的认识,于黑色泥泞中挖掘饱满鲜美的果实用以填补自己错位迷失又日渐庞大的缺口,又怎么会不感到怜惜呢?
莲花知道,她的命途也已经走到结局。她的镜子碎了,她一直以为不需要幻觉,不需要掺杂私人情感的理智世界崩碎了。过去穷苦的日子的正常运转才是自己的轨道,现在呢?齿轮早已老化不堪,而红色的,流光溢彩的,尖锐闪电消逝了。斯人已去,徒留下道道印痕,这是时光的恨和无奈。在这里,没有错觉,禁止言语,清醒的跋涉终将寂静落寞,这个过程艰辛痛苦,造化弄人。套用静之的话,“人在物质面前的变异,不自觉,也不是初衷,甚至在虚妄的物质面前亦如是。”莲花成为彻底失败的弱者。苦啊!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那件水仙花瓷器盆,就是欲想征服高远的王座,战战兢兢磕磕碰碰,最后没有幻觉,唯剩罪过。不禁自问,人到底该过什么样的日子?
原谅我的语无伦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捧着白薯的日子可能是贫贱而幸福的,捧着金钱的日子也可能是揪心的.新京味儿话剧《莲花》采取倒叙的方式描述的虽是民国时期古玩行里的事...
08-06-10 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