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娱乐评论

第690期:京剧“送戏上门”:走近年轻人

2011年11月29日18:09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耿银平
[提要]  “谭京论戏谭鑫培和中国京剧艺术”展演研讨系列活动揭幕仪式昨在上戏剧院举行。论及京剧普及,谭元寿也表示极为赞成“送戏上门”,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选择多,那么我们就把戏‘端’到他们眼前,看进去慢慢就会喜欢了。”[我来说两句][往期回顾]
正方:送戏上门 促传统文化繁荣

    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都不再关注我国的国粹——京剧。“送 戏上门”不失为一个让年青人感受京剧魅力的好手段,让京剧与年轻人零距离,才能迎来京剧的 下一个春天,才能使年轻人爱上我们的国粹。

反方:填鸭教育 可能事倍功半

    光靠“送戏上门”,很难把年青观众吸引过来,毕竟年轻人还是喜欢形式新颖的表演,对于京剧 的艺术风格很难把握。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年轻人了解京剧的表现方式和发展历史,而不是强行把 京剧“端”到观众面前,填鸭式的抛给观众。

票数:1
票数:1

  “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的谭派唱腔,是京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派别,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京剧大师,谭鑫培“将徽汉二调结合,文武老生结合,唱做结合,把老生行当的表演,从单纯的以唱为主,达到了唱腔婉转动听、易于表情、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的复杂境地,从而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老生流派,树立起谭派艺术既可听、又可看的独特风格,突出了京剧艺术一重情感、二重行动的美学特色”。

  所以,谭鑫培艺术研究室的揭牌,意味着谭派艺术的研究进入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层面,也意味着会有更多博大精深、纯正博雅的戏剧文化、传统京剧,走近年轻人,造就更多后起之秀、年轻戏迷。

  之所以说是要走近年轻人,是因为,由于当下很多审美活动,娱乐化、大众化、通俗化倾向很严重,甚至出现了恶俗化倾向。年轻人更钟情那些简单明快、快餐化的娱乐活动,比如艺术选秀活动,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等。而传统戏剧因为需要更多的鉴赏常识、戏剧常识,需要对剧目、派别和唱腔有充分的了解,很多年轻人不具备,再加上剧情很慢,依依呀呀,需要内心的“慢品”。很多年轻人太急躁,就远离了戏剧文化。有些地方剧团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戏剧文化的落伍,而是隔阂、沟通不够、熏染不够、认知肤浅,造成的。换言之,在很多公共场合以及主流媒体,没有给戏剧文化、文化经典,更多登台亮相的机会,没有让戏剧真正融入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更多年轻人总认为戏剧文化“太落伍”、“太陈旧”等。才造成了这种现状。

  所以,为了消除这个隔阂,充分展示京剧、豫剧、曲剧、黄梅戏、山西梆子等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其批评和抱怨,不如多一些行动和努力改善,年轻人不愿靠近戏剧,可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戏剧靠近、走近年轻人,让年轻人了解和学习更多戏剧常识,学会品味戏剧,多培养,多栽培,就像谭鑫培艺术研究室一样,久而久之,戏剧文化就能培养出更多“小粉丝”、“年轻观众”,戏剧文化就能得到积极传承。

  文化发展很有潜力,作为传统文化的戏剧更会、更能放射出迷人的光彩。而且,不少地方的戏剧推广工作做得非常成功,比如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让不同省份、不同身份的戏剧爱好者打“戏剧擂台”,演唱各种戏剧名段,荧屏竞技,让豫剧、京剧等得到了积极推广。其中不乏“孩子选手”,有的三岁孩子就能将豫剧名段唱得有板有眼,很有韵味,让人折服。有了这些“铁杆观众”、“铁杆戏迷”来捧场,戏剧文化何愁后继无人呢?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赚钱,更是为了得到身心愉悦、生活快乐。所以,戏剧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精神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日益重要,颇有前景。融入戏剧,传唱戏剧,热爱戏剧,这种本土的原汁原味的“中国式的歌剧”,我们就能得到和谐灿烂的局面。

  耿银平(专栏作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我来说两句 查看评论
京剧是国粹,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却离它越来越远。
剧院的票价太贵,除了京剧票友,谁会去听啊?
就应该把京剧“端”到年轻人面前,才能被了解。
现代人文化选择太多,京剧须市场化才能有观众。
我就爱京剧,既有文化水准又不失中国特色的艺术。
希望京剧人能找到一条好路,帮京剧重新赢得观众。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