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已于近日在北京圆满落幕。这次展演历时近50天,汇集了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参演单位的36台大戏和9台折子戏,其中多数为新时期以来创作改编并广受戏曲观众欢迎和文化政府部门认可的京剧剧目,如由上海京剧院创作,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主演的《曹操与杨修》便首演于1988年,23年来上演700多场的该剧不仅屡获大奖,特别是1995年获得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程长庚金奖”,而且被戏曲界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成为当代京剧演出创作中既叫好又叫座的代表性经典剧目。而参与此次展演的《徐九经升官记》《成败萧何》《华子良》《走西口》(在线观看)等同样也是长期以来备受观众关注的京剧剧目。
这次京剧展演虽然是为了展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实施5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但参演的剧团、剧目、演员数目之众和规格之高都是新时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国性京剧艺术盛会,也可谓是是新时期以来京剧创作与发展的集中检阅。同时此次展演又恰逢徽班进京220周年和京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因而也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京剧艺术自新时期以来逐渐陷入发展的困境,这是不争的事实。京剧的创作与发展问题也成为业界和学界日益关心和争论不休的话题。面对当前的京剧创作,我们对创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对传统的继承却忽视与淡化了许多。著名文艺评论家解玺璋在京剧申遗成功后的一次座谈会上说到:“我们只是呼啸着前进,摧枯拉朽,等到有一天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才发现身后已经一无所有。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申遗成功给了我们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这时,也许我们可以不必顾及身后那个一再催促我们向前走的声音了。”如果说京剧申遗成功给了思考京剧发展的契机,那么这次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则提供了思考的范本。
从徽班进京到谭鑫培再到梅兰芳的京剧近代发展史,在剧目的层面而言就是继承前人艺术传统与重塑经典的同时、自身又成为新的艺术传统的历史。在梅兰芳等京剧大师的舞台艺术已经成为经典和传统的当下,能够融入京剧本身并沉淀为京剧的遗产和新传统的舞台创作却屈指可数。这次展演的36台京剧大戏中,既有在传统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改编的《满江红》《孙安动本》《宝莲灯》,也有《曹操与杨修》《徐九经升官记》《北风紧》等新编历史剧,还有《华子良》《生活秀》《飘逸的红纱巾》等京剧现代戏,而且大多数剧目都经过了多年舞台上的磨合和洗练,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是日臻成熟,不少剧目可称得上是当代京剧的经典之作。但是与许多京剧传统剧目相比,能够成为它们的接续之作且堪称新的经典与传统的却为数不多。这折射出京剧的真正危机在于传统继承的不够而造成当代创新的乏力;既在于新剧目的缺乏,更在于京剧演员自身表现力的弱化。
近些年,在京剧的改革与发展中,仅仅为了创新而盲目地在本应虚拟、注重表演营造时空环境的舞台上堆满了写实的布景。这些侵占演员表演的空间,使演员不能充分通过虚拟化的表演来展现京剧的艺术魅力,从而导致演员的表现力日益弱化,以至于退化的现象正成为现实。这样的创新无疑丢掉了京剧自身的优势及其赖以独立存在的特质,如此一来,观众看到的很多京剧表演就不像京剧,或者不是京剧。正是基于此,在此次展演活动的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针对当下京剧舞台上的各种创新,提醒从业者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创新,并产生一种自觉和自信。而自新时期以来,包括京剧在内许多戏曲剧目的创作演出忽视传统,盲目地借鉴西方话剧、电影以及歌舞形式,以至于形成“话剧加唱”、“无戏不跳舞、有戏必冒烟”等等戏曲艺术创作的怪圈,对传统文化艺术不自信,进而导致对戏曲艺术传统继承的不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提出对京剧传统继承的自觉和艺术自信可谓抓住了当下京剧乃至戏曲艺术创作问题和症结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次展演的许多优秀剧目在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道路上已经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受到北京观众、戏迷的欢迎和喜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如果要成为真正的京剧新经典,很多剧目在艺术上还有待打磨。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将目光集中在演员身上、相信传统的艺术魅力、自觉从传统中丰富自身的表现力。用焦菊隐先生的话说,就是“应该用自己货真价实的表演来征服观众并提高他们之中某些人的鉴赏力”。(文/毛忠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