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噌呛噌呛呛噌,舞台上一个‘水底鱼’的锣鼓,可能只要几秒钟就能表现我从人民广场到莘庄;如果要表现炒股破产,可能就是呛呛呛呛噌的‘乱锤’。”昨天下午,“迎世博·长三角名家名剧月”的第三场艺术欣赏讲座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举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上海京剧院老院长黎中城一起开讲,两人以讲演结合的方式,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京剧的魅力所在。尚长荣还现场演唱了《廉吏于成龙》的片断,引得掌声如雷。
尚长荣在《廉吏于成龙》中 |
回顾他在上海发展的20年,尚长荣说:“我一直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做平常人,演不平常的戏,可以说,是上海成全了我。”
和观众共同回首20年
昨天的讲座,很多喜爱尚长荣的老观众甚至从外地赶来,一位从河南来的老观众拿了话筒后哽咽难言,深受感动的尚长荣也是几度起身相谢,和观众一起回顾了他在上海的20年。
1988年,当时的尚长荣是陕西省京剧团的名誉团长,在陕西乃至西北五省,都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生活十分安逸。
今年,是《曹操与杨修》创排20周年,同时也是尚长荣加盟上海京剧院20周年,此次的名家名剧月中,“三部曲”将首度集中上演,为“20周年”系列活动及演出提前热身。回想起当年《曹操与杨修》的创排,69岁的尚长荣感慨万千地说,以后不可能再排大戏了,但有了这三个戏,作为一个演员,他此生无憾:“上海成全了我,我想说,上海需要我,我更需要上海。”
京剧进课堂首在师资
讲座中,不少热心观众都对上海京剧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
在现场,有一位年轻的小朋友提出了有关大家时下关注的京剧进课堂的热点话题。上海京剧院老院长黎中城说,其实早在1995年,上海京剧院就推出“京剧走向青年”活动。当年,上海京剧院带着《曹操与杨修》、《盘丝洞》、《狸猫换太子》等戏走进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学校园,学生们纷纷说“相见恨晚,一见钟情”。而事实上,上海在1990年代初也曾尝试过在中小学的音乐课上设置一些京剧唱段,后来之所以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没有师资,老师都不会唱,怎么教学生?“上海京剧院就尝试进军师范院校,但师范大学的校长对京剧也不熟悉,所以最后就中断了。不过,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还是要接着做。”黎中城说。
讲座现场,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还将一些京剧老唱片交给尚长荣。这位京剧老戏迷一辈子珍藏了不少年代久远的京剧老唱片,老人说,他年事已高,子女们不爱好京剧,无意保留这些唱片,从报上看到尚长荣有讲座,特地大老远地来到这里,希望尚长荣将这些唱片交给资料馆或相关部门保管收藏。他握着尚长荣的手说:“京剧改革不容易,希望尚老师能够走自己的路,不要因为别人的说法动摇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