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渊源(四) 戏曲对港片的影响
元曲是戏曲,“栋笃笑”并未发展成为话剧,明清的地方戏是多元化的发展,但皆系戏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昆曲,一直流传至今。
地方戏的发展渐趋专业化,有职业伶人,故能有自小训练的舞蹈基础,开始有了武戏;昆曲和部份地方戏如川戏,舞蹈水平甚高,流传至今仍有超越京戏处。当时还未向女性开放,伶人多属男性,女角亦由男性扮演,到早期京剧依然如此;后来虽有“坤伶”,然领风骚的“四大名旦”全属男性,是众所周知的。
除了昆曲很快便为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垂青,进入殿堂“象牙之塔”,早期的地方戏,多以农村为基地,“野台戏”在广场,要求声音及远,故多属“高腔”。
“高腔”高亢激昂,歌者多用头腔共鸣,离自然发音甚远;川戏、秦腔、梆子等皆为“高腔”,只昆曲例外,绍兴戏又称“绍兴高调”,其为”高腔”可知。”高腔”只适于受过训练的职业伶人唱,一般人无法随和,难以普及,同时男性除非做职业伶人,要忙于谋生工作,故又有另类地方戏兴起。
这另类地方戏,开始是业余的,因此以比较空闲的女性为主;当时的社会避免男女混杂,故发展趋于全女班,男角每由女性反串,于是绍兴高调之外就有了越剧。由于从女性业余起步,故这一类的地方戏,皆缺乏基本专业训练,必然是自然发音,也不可能?重舞蹈,演出武戏,既少了动作因素,便不能不注重剧情,以故事取胜。越戏如此,黄梅调如此,粤剧也是如此。
粤剧后来转型职业化,多了男性参加,也渐重”功架”,且吸引了海派京戏的人材,有了”龙虎武师”、”打北派”,也有了武戏,但重故事剧情的传统依然不变,演员的基本训练,也始终不如京昆的严格。大陆近年的基本训练较严,所以才能渐重折子戏。
自然发音和不要求演员自幼严格训练,都有易于普及之长,?重故事情节也较适合电影;此所以港片有了黄梅调时代;港片除了外来的影响之外,本土的泉源也来自粤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电视广播正副主席、邵逸夫方逸华伉俪名列权力榜榜首,上榜的艺人则有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张学友、曾志伟及陈奕迅等,他们除了在演艺成绩上获得一致肯定外...
07-09-10 08:52
|
·文原的眼 |香港娱乐大亨邵逸夫访问 |
·搜狐博客 |百岁邵逸夫,香港富豪榜 |
·搜狐博客 |香港影坛“黄金时代”大 |
·搜狐博客 |香港的电影王国---- |
·搜狐博客 |《向世界出发》/香港电 |
·歌手魔 |这是“演唱会”还是“演 |
·田启文 |加入娱乐圈必读心得(三 |
·谢苗 |息影10年,我无怨无悔!! |
·冯自立 |后天回京 |
·孙铭宇 |北京的大雾~ |
热点标签:刘德华 冯小刚 蔡少芬 快乐男声 朱军 赵薇 电影 大s 选秀 范冰冰 张柏芝 苏醒 郑钧 春晚 李湘 搞笑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