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后期,大的文化背景有人们在解决温饱后开始对中国文化重新思考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小的体现为对于个性的追求和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娱乐精神,此时对于春晚的“联欢”二字仅理解为各艺术家联合欢庆就远远不够了,联欢要体现为走进百姓心中。当然央视也做了各种努力,比如设分会场,采访百姓等,但在近些年,春晚得到的批评多,表扬少。期间一曲《常回家看看》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其实说明了春晚的影响,说明了春晚还是有其在观众心中特殊位置的,也说明了社会的人心所往,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春节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牵连着人们之间的亲情和感情,但一首好的作品不是简单翻版就能成为传世之作,它要契合当时的社会,作为春晚这样一个大的综合文艺作品更是如此。这期间辉煌的是小品,赵丽蓉、赵本山、巩汉林等功不可没,特别要说的是赵本山,从37岁至46岁,1995年春晚演出小品《牛大叔提干》,到后来的“卖”系列,和今年表演的小品《功夫》,现在,他成了春晚不可或缺的角儿,已经连续拿了6年金奖;他还成了“二人转”的功臣,将这个有300多年历史的剧种在数年间发扬光大,甚至因此成了第一个敢在央视直播现场抗议的人物…… 小品的走红就在于它及时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并努力去捕捉当下的热点,以期得到共鸣,加上方言表演和语言的幽默,使大家能轻松收视,这是其他节目应该去学习的。春晚得到的批评和它的影响分不开,要想在形式上年年更新,是不可能的,艺术形式就这么多,过分的包装会导致本末倒置,重要的是内容和精致的程度,以及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来推出适宜的节目,这一点我们在今年的春晚看到了曙光。
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较充分地体现了“联欢”二字,同时把作为春节的众多习俗,比如尊老爱幼等用鲜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排练期间,就听说今年的歌舞节目和服装不错,播出时果然如此,晚会较好地把握了各舞蹈的整体效果,编排紧凑,象《民族风》等节目非常新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也点到了晚会“盛世”的主题。特别是往年冗长的拜年改变了风格,加入了春联的形式,有极强的民族符号感和春节节日的特征,也弘扬了传统民族的文化,提升了晚会的文化水准,雅俗共赏。节目中亮点也颇多,节目播出的同时,网上已反响热烈,像小品《装修》把一个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现实中乱装修的问题幽默诙谐地反映出来,贴近生活,又较生动。特别要提到的是《千手观音》节目,其实在残奥会我们很多观众看过这个节目,但每次重新欣赏,都能感到一种脱俗的清新和心灵的升华,加之由聋哑人表演,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更增加了一种温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觉得应该积极肯定2005年晚会的进步,原因在于它抓住了晚会的本质——联欢,思路清晰,且大多手法生动,抓住了亲情做文章,整体文化品位贴近生活而落不俗套。港台演员的加入,我觉得份量是合适的,主要能让观众感觉到全国同庆,同时又不喧宾夺主,但象容祖儿的表演歌曲等应象成龙一样和晚会内容再贴近,让他们更好地为晚会服务。一整台节目没有毛病是不大正常的,像广告的体现手段等都有待商榷,但这些不能影响对于今年晚会整体水准的评价。
有人曾经说春晚是一个二十多岁人的年龄,五六十岁人的心脏,表达了对春晚的失望,其实我觉得它是一个永远在成长的年轻人,在现今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有无限的空间任它驰骋,只要我们能记住其中不变的是源自人们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所要感受到的那一份真情,春节联欢晚会就能成为一种新民俗而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