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岁末,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又要拉开帷幕,如今老百姓对春节晚会的心气儿已大不如从前,生活的多元化正日益把春节晚会变成春节年俗中的“一元”,这可能是件很自然的事儿。然而对于春节晚会的主办方——央视,以及对这台晚会满怀深厚情感的忠实观众来说,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儿!一件无法容忍的事儿!在收视率连年告急、“满意度”不断下降、多元化年俗生活步步紧逼的“四面楚歌”声中,春节晚会是否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央视是否有能力将春节晚会进行到底?这是我们准备认真探究的话题。
创新意识:一错竟是十几年
把春节晚会进行到底,除了提高晚会的吸引力便没有别的捷径可寻。这些年春节晚会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不惜一切代价地搞“创新”。只是观众对这些殚精竭虑的创新并不买帐,对晚会的连年“不满”说明这些所谓的创新并没有“创”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如果仔细分析春节晚会主办者们沾沾自喜的各种创新,我们吃惊地发现,“创新”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误区,而且一陷竟是十几年。直到今天,春节晚会仍然浑然不觉地在这条错位的创新道路上颠簸,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离老百姓真正的内心需求越来越远……那么,这些绞尽电视人脑汁的创新究竟错在何处呢?通过考察春节晚会创作制作的流程,我们就会为这一问题找到答案。
历届春节晚会始于每年七、八月份的晚会招标。招标会以台领导为核心、通过听取各文艺导演的竞标方案,最终敲定春节晚会的总导演人选。而若想竞标成功,就必须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高招”,具备旁人不曾想到的“杀手锏”。譬如1996年的春节晚会,张晓海能够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脱颖而出,在于其大胆的“卫星互传”设计方案。具体地讲,就是首次在文艺演出中使用卫星技术,在北京春节晚会主会场之外,设立上海、西安两个分会场,通过卫星技术,将分会场除夕夜表演的节目传输到北京的主会场,从而让三地节目共同呈现在电视荧屏上。再如2002年的春节晚会,陈雨露能够竞标成功在于她独特的两大秘密武器:一是首创“广场式”春节晚会分会场,以此突破20年春节晚会囿于演播室的局限;二是“互动式”的开场设计方案,变现场观众为临时演员,在节目开场时全部站起来、动起来,做徒手操,以此营造春节晚会的喜庆联欢氛围……这些从前春节晚会未曾有过的“新举措”,就是夺标成功的“创新点”,当年春节晚会的总体框架于是就在这样的总体设计中全面铺开,主创人员的主要精力也就因此投放到这些“创新点”的具体落实中。这些创新思路乍听起来蛮有道理,以至于被电视业界人士至今认为是大气魄、大手笔。既然如此,老百姓就应当对这两个年头的春节晚会格外钟情、格外难忘了吧?而事实恰恰是,在春节晚会缓步下滑的收视率曲线图中,这两台晚会竟然居于收视曲线的最低点!由此可见,被春节晚会主创人员津津乐道的所谓创新,对于提高春节晚会的满意度并无裨益。
当春节晚会剧组组建后,紧锣密鼓的便是节目的“悉心”编排。同晚会竞标时的思路一贯,对于节目的把握,主创人员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要有人所未有的“创新”。我们不妨列举历年来被晚会主创者颇以为豪的许多“创新”节目:1996年利用卫星互传技术创作了春节晚会上第一个异地互演小品《一个钱包》;1997年推出了春节晚会上第一个音乐剧《天长地久》;1998年在《相约一九九八》的歌曲声中,首次推出透明巨型气球中表演的歌伴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历届春节晚会上无论是哪位导演坐庄,对于晚会节目的创新理念竟然是一致的:要与前人不同,创作春节晚会节目史上的“第一个”节目!这一目标充满雄心壮志,乍听起来同样令人激动不已。然而对于以上列举的这些“第一个”节目,观众那面的反响又如何呢?如果不是我在这里特别地把它们一一提取出来,有谁又能想起这些节目呢?至于赢得老百姓的喝彩叫好,那就更谈不上了。这说明,同宏观的晚会总体布局的所谓创新一样,微观的节目创新同样存在着多年习而不察的问题,而且是某种与宏观“一以贯之”的问题。
春节晚会上历年历届各种大大小小、花样迭出、乍听起来吓死人的“创新”,其实在本质上竟源自同样的基因,那就是对“形式”的刻意追求。而“形式”只在春节晚会主创者的眼中能够被敏感到,对于普通的电视观众来说,他们所关注和“能够”关注的只有“内容”。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指出的,老百姓看艺术的视角是一种“常人”的视角,“在形式方面是‘不反省地’、‘无批判地’,这就是说,他在欣赏时不了解、不注意一件艺术品之为艺术的特殊性。他偏向于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境界与故事,生命的事迹,而不甚了解那创造表现的‘形式’。”①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被1996年春节晚会重金打造的“卫星互传式演播”与倾力编排的“卫星互传式节目”,为什么在老百姓心中却了无印象的缘故了。
作为电视业界的从业人员,春节晚会主创者总是习惯于从所谓“专业”的视角办晚会,对行业内部艺术形式的变化颇为敏感——什么节目又使用了什么新技术、什么人又创造了什么新高招,等等等等了如指掌……在他们的观念里,观众总是求异求新的,“新鲜”就可以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就意味着能够抬高收视率。所以只要哪位导演担纲春节晚会,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创造春节晚会史上前所未有的“第一次”。令人遗憾地是,被晚会主创者津津乐道的诸多个“第一”,在观众心目中却并没有任何“第一”的感觉。尽管春节晚会主创者急切渴望老百姓的满意认可,但是,他们奉献给老百姓的“创新”却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错误的方向,陷入到一条错误的轨道,——“形式的创新”并不是创新的真谛,而“内容”的创新才是创新的真正内含。我们的春节晚会在创新的道路上已经洋洋不觉地迷失了许多年……
导演素质:“内容贫血”的症结所在
央视春节晚会举办了二十余年。这二十年间,晚会的舞台越来越富丽堂皇、演员越来越美仑美奂、排场越来越宏大沸腾……在追求“形式”美感的大道上,春节晚会大刀阔斧地前进着,这是必须予以首肯的成绩。就老百姓这一面来说,他们并不讨厌华丽的形式,只是他们“并不满足于”华丽的形式!如果一台晚会徒有华丽的形式而缺乏令人回味的内涵,那么老百姓的心里就会感到怅然所失,白搭了时间和精力。所以对于春节晚会创作来说,关键在于节目内涵的挖掘。
要挖掘节目内涵,首先要求作为晚会灵魂的总导演具备“挖掘”的能力。对于究竟什么是好的作品、能够契合老百姓的审美需求;什么又是外表华丽的平庸之作,总导演们应该有统一一致的认识。令人不可思议地是,导演们对此并无任何共识,而是各自凭各自的感觉、各自凭各自的经验。这里面就存在着令人惊愕的“理论贫血”。拿春节晚会的小品节目来说,什么样的小品适于在春节晚会的舞台上演出?什么又是应当杜绝的?这是基于美学修养的审美判断问题,总导演们在此并不做任何停留思考,而是凭借个人化的一己“感觉”去决定节目的“取舍”。这里的问题不是不对小品作美学的定位,而是压根就不曾意识到这是一个“应当思考的问题”!停留在出现问题的这种思维水平上,无法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思维的定势与理论的贫血使总导们无法突破认识的局限,思考他们根本无法想到的问题。
反映到小品节目的实际操作上,就是绝对地“跟着感觉走”,有的喜欢赚观众的眼泪,认为这是小品成功的标志;有的喜欢搞笑,觉得这样才有收视率;有的追求小品的教育意义,相信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小品“正途”,从中可见创作理念问题的混乱随意。如果最初在创作理念上就走偏了,那么无论其后的小品编排如何精雕细琢,也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观众在晚会结束的同时就会把这些小品忘到脑后。所以要改变春节晚会“内容贫血”的顽疾,实现晚会内容层面的创新,在根本上就取决于整台晚会的灵魂——总导演的素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