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喋不休 谍战剧黄金时代来临
            文/新颜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周年的纪念。央视第一、第八套分别以《黎明前的暗战》、《风语》作为开年大戏,就似乎预示着谍战剧将会成为今年电视荧屏上的绝对主角。三月伊始,《潜伏》导演姜伟挟着重磅谍战剧《借枪》呼啸而来,掀开了谍战季的帷幕。浙江卫视更是打出的“谍战英雄季”旗号,将谍战剧的愈演愈烈之势更加推上高峰。从三月到六月,一连六部谍战剧,包括《青盲》、《追捕》、《拯救女兵司徒慧》、《旗袍》、《我的父亲是板凳》等,不间断无空隙,大剧齐发,似乎都在告诉观众们:谍战剧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谍战剧发展史:
  谍战剧自从产生发展以来,一路顺风顺水,迅速占领荧屏,几乎垄断电视剧市场半壁江山,而它的发展轨迹也清晰可见。谍战剧最初的雏形应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反特电影孵化而来,这也是谍战剧一开始被称为反特剧的原因。事实上,电视剧在谍战这一领域比电影表现得更优秀,电影的放映时间有限,电视剧却有足够的篇幅去制造矛盾与伏笔。
一、《敌营十八年》开启反特剧的先河
  1981年,央视播出的9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开创了反特剧的先河,却也是上世纪最后一部反特剧。而真正引起巨大回响的是毛伟宁执导的《誓言无声》与《梅花档案》。前者是继《敌营十八年》后相隔22年首度登陆央视,不仅夺得了当年央视的收视率冠军,更在中国影视界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谍战热潮。2004年报批的谍战类题材超过了3000集,达到了当年报批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誓言无声》的成功和其引发的谍战潮的热度;而后者则开创了“红色反特惊悚剧”时代,其他
几部手抄本反特小说《一双绣花鞋》、《特遣图失踪之谜》也在这股热潮下成为热播电视剧,这可以算是谍战剧的变种。但“血色浪漫”只在2004年到2005年间持续了两年,之后便消失无踪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