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料图:太空行走时,连接宇航员与飞船的缆绳强度相当高 |
网络资料图片:“挑战者”号失事时的美国电视转播画面 |
Part.2 虽说太空飞行有风险,但在宇宙中飘走是纯扯淡!
Q:真实生活中,曾经出现过《地心引力》中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遇难的案例么?万一不幸在太空行走中遇难,TA的遗体会被救援人员找到带回地球么?
A:没有。不能。另外,我们得向那些在实现人类太空梦的路途中的遇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专业解析】在人类的航空航天史上,因为事故而导致宇航员罹难的案例并不少。那么哪一个阶段是最危险的呢?对于这一问题,曾担任过神舟5号火箭系统总指挥的黄春平先生最有发言权,他表示:“(航空飞船在)上升段和降落段是最危险的,因为飞行器与大气层发生摩擦,发动机工作产生冲击,震动,噪声,高温高压,高过载,飞行器易发生事故,而其中火箭上升段更加危险。”——比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生升空第73秒时因燃料泄露而爆炸,导致机上7名宇航员不幸遇难。但有案可查的在太空中遇难的案例却并不多见,只有1971年前苏联的“联盟11号”飞船在返回大气层之前,因为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出现问题,出现返回舱空气泄露、舱内迅速减压情况,导致了3名宇航员死亡的事件可以勉强算得是在“太空中遇难”。至于在“太空行走时飘走”,这种意外则从来未发生过,太空背包飘走的意外倒是发生过一些。
那么,“太空行走”的安全系数高么?黄春平先生表示:“飞船或空间站是低轨道运行,但是速度达第一宇宙速度左右,即7.9公里/秒左右,因此出舱活动要十分小心,都有缆绳连着飞行器。是在失重状态下设计出来的,强度能满足,不会断裂的,未发生过此事故。” 果壳网友Yan也曾在果壳文章《宇航员从空间站飘走了怎么办》中写过:“在国际空间站外面,他们通过钢筋编织的系绳和航天器相连,这系绳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100磅。如果是两个人离开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漫步,他们之间还会有系绳相连。”文中也提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当宇航员飘走的方向和空间站的轨道成直角时,根据轨道动力学的原理,他能在一小时之内飘回来。
如果真的不幸缆绳也断了或滑脱,别着急,还有太空背包帮宇航员们撑着。黄春平先生介绍道:“那个大包是要确保宇航员的生活压力、温度、空气洁净度、电源通讯设备等,高级的宇航员还有导航设备、动力系统、测距等设备,能使宇航员脱离飞船在空间活动一定时间还能返回飞船,最好的宇航服能保障约8小时。”照此看来,太空行走时确实不太容易发生宇航员飘走的事件,所以,我们猜测,《地心引力》里的两位主角,上辈子一定是曾经侵略过银河系,否则不可能这么倒霉。至于万一真的不幸遇害了,正如黄春平先生所说,TA们会“因太长时间后缺氧和不能保温而牺牲”,因而也无法找到遗体,并最终会成为太空垃圾——这大概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伤感的结局。
网络资料图片:目击到“挑战者号”失事的现场民众 |
如果不是上辈子侵略了银河系,桑姐不可能这么倒霉 |
Q:人类的宇宙飞船被太空垃圾撞击而摧毁的概率大么?感觉《地心引力》里面,他们简直无力抵挡啊!
A:放心吧,概率超小。——如果随随便便就被击毁了,人类的航空事业就不用玩了。
【专业解析】“太空中的垃圾也好,空中粒子流也好,还是小行星也好,都会对飞船,卫星等航天器有很大的威胁,在发射或轨道运行中都要考虑到,想办法回避它。”这是黄春平先生给出的解答,根据实际经验,他同时也指出,“在人类进行太空探索中会产生许多垃圾,如火箭末级、废卫星、废飞船、废空间站等都是空间垃圾。但在浩瀚的太空中击中飞行器的概率很小。”果壳网友@Topp 也根据其专业知识向大家解释说:“飞行器大多对小块的太空垃圾有防护措施,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而大碎片人类在地面都有监控,会进行适当的避让。”换句话说,所以只要我们做好监控,并且对报废卫星做好善后,就没啥问题了。
还是那句话,《地心引力》里的两位,上辈子估计是真的侵略过银河系。
Q:电影中女主角在逃生的过程中,先后依靠了国际空间站上的“联盟号”飞船以及“天宫一号”上的“神舟号”飞船,那么,这些飞船上真的会给“陌生驾驶员”预备图文并茂的驾驶手册么?还有,“神舟号”的仪表盘上印的真的都是中文?
A:如果航天飞行器是准备好了可以对接的,当然会有印着不同国家文字的说明书,确保驾驶员能看懂。至于飞船仪器上面的文字,通常是使用制造国的,但为了方便起见,用字母和缩写的情况更多。
【专业解析】和飞机上会为飞行员们准备飞行手册是一个道理,黄春平先生介绍说:“ 如果真的要实现对接,事先对接机构要设计好,既然要对接,当然也要有说明书,包括用不同的文字能看懂。”至于“神舟”上是不是全中文?他的解释是这样的——“应该是本国文字,供本国航天员用。当然如果是目前的国际空间站,是多个国家合作的,应同时有几个国家有关的文字。”因此,仪器上有中文字,很正常。
而注册身份为“远洋航天测控工程师”的果壳网友@啥也薄试 表示,他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是——“如果是早期的自己生产的设备,基本上以汉字为主,但是部分开关使用英文或符号标记。新的设备里,用英文的就很多了,尤其是通用的设备。”他还进一步解释说,“字母标示是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我们现在很多技术的基础都是来自国外,很多设备也从国外买的,自然在很多地方继承了国外的习惯。”再加上从事相关工作的新一代国内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越来越高,所以采用字母、英文缩写、及专业符号,大家也是能看得懂,而且使用起来也更便捷省事。但鉴于也有很多技术是我国科研人员自主开发的,所以“神舟”上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混搭”——这么说来,电影里“神舟”飞船的纯中文操作系统,确实有点坑爹。
网络资料图:飞行员都会携带“驾驶手册”,宇宙飞船上也会给宇航员准备类似的东西 |
电影剧照:桑姐别捉急,天宫上不一定都是中文字 |
《机器人总动员》剧照:只有动画片里才能这么飞! |
Q:那么,真的能够通过一只灭火器在太空中飞行吗?桑德拉-布洛克就是这么做的啊!
A:嗨,醒醒,我们这不是在演动画片!
【专业解析】经典动画长片《Wall-E》(中文译名《机器人总动员》)里,小机器人wall-e靠灭火器在太空中飞行,而《地心引力》同样复刻了这一幕。我们只能理解为,阿方索-卡隆可能是太爱这部动画片了,因为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灭火器,不可能产生(足够的)推力,在太空要指哪儿打哪儿,靠得是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这就是黄春平先生给出的答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