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波剧照 |
黄海波写真 |
明晚,34集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就要在北京卫视落下帷幕。这出“以喜剧演绎悲剧”的抗战戏虽然还未收尾,剧组已经可以庆功:在最新出炉的8月29日收视率报表上,该剧在北京地区的最高收视已经顶破12%,全国同时段也稳居第一,创下今年荧屏的又一收视高峰;观众与媒体的口碑更是近乎一边倒的赞誉;在上周末举行的该剧研讨会上,《番号》在很多专家学者心中甚至超越《亮剑》,被誉为“开辟了军事题材戏的新方向”。
而对于出道10年的黄海波,这出戏让他终于不用每被提起只有《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余味了——《番号》中的李大本事凭借一张“糙”嘴、一脑袋“诡计”、一身胆量和热血,已经深深烙在观众心里;和余味的“居家好男人”形象不同,黄海波演李大本事,要的就是“贼气人的神气”。
形象:荒诞只是初露脸
大嗓门,能忽悠;兜儿里一本《三国演义》走天下,从戏文里支招给鬼子下套;抓阄儿当了县大队队长,还带着一帮连民兵都算不上的“纯野路子”弟兄上战场……这就是李大本事,在抗战题材剧里塑造这么一个听上去极不靠谱的草根英雄,黄海波自知风险巨大:“一演过,就油了。”
导演徐纪周找他合计,把全剧分为三个段落:先是“半荒诞的疯狂喜剧”;中间加入个女人赛貂蝉,变成“幽默而富于深情”;最后基本是惨烈的战场戏,“严肃而有情怀”。这样一来,李大本事的塑造也有迹可循:“一开始有点‘人嫌狗不待见’,夸张滑稽都有;中间整个调子变得细腻,不光是对赛貂蝉,他和兄弟的感情也都慢慢被挖掘出来;最后战场上升华:求一个正规番号,不过是求一份认同、争一口民族气。”
所以一开始,大多数人是被李大本事的“瞎贫”吸引;慢慢又发现这家伙“话糙理不糙”,看着不靠谱,做事倒是既有章法又有义气;而那句经典的台词:“其实大伙儿生下来就有番号,天生的番号!中华民族就是咱们的番号,中国人就是咱的番号。有了这个番号,咱走到哪里都腰杆子硬,背后有靠山,干啥都不怕!”更是感动了无数观众。这种人物层次感,就像网友总结的:“看着嬉皮笑脸,其实就像洋葱,一层比一层深,总有让你想看下去的欲望。”
故事:小人物应该被记住
黄海波还坚持认为,李大本事的深入人心,不光是这个人物本身的特质,更是因为他所代表的真实的草根英雄形象。“一群被忽视、不被重视的人,甚至有些登不了台面的人,最终为正规军主力部队的番号流血、牺牲。”他反问,“他们不应该被记住吗?”
抱着这样的信念,演到最后黄海波自己都“拔不出来了”。戏末一战,独立团全军覆没,战士全部阵亡,黄海波忍不住向导演求情:“我死,没话说。让弟兄们活两个吧?不然,一个也行!”他还极其反感用“痞气”来形容李大本事:“我觉得这词儿真不好,那明明是贼气人的神气!你看他抓个阄儿,都非得抓个比别人都长的苇子秆儿,就是那股劲儿;跟日本人对着戗,也就是要的那股子昂扬的斗志。再这么说(痞气),我可真要发火了啊。”
战争戏里写小人物,其实《番号》并不是第一人;草根群像,光今年荧屏上,就有《我是特种兵》等剧。《番号》中李大本事的独立团,还能凭借什么在经典画廊里占有一席之地?徐纪周有另一番回答:“我们希望这些人物更具备文学上的成功,他们狂野奔放,有农民式的狡黠,也有最质朴的信念和追求。”
戏外:李大本事“三军训话”
《番号》里数来数去,只有黄海波一个主演算得上“腕儿”,演崔小辫的倪大红名气虽大,却只是客串一把。难能可贵的是,导演的眼睛够“毒”,李大本事这帮本来默默无闻的“兄弟”,随着《番号》的热播,纷纷“一夜蹿红”。有人笑言黄海波“一拖多”,不过他反对:“成名是需要机遇,但背后也是大家伙儿扎扎实实的功夫。反而李大本事要成功,兄弟们给的氛围太重要。”
在他的描述里,片场外的这个“兄弟团”,也很有剧中的莽劲和精神头。这些男演员基本都住在同一楼层,常常收工后,黄海波就站在楼道里吼:“给半小时洗澡卸装!半小时后,801,团部大会!”801是他的房间号,所谓“团部大会”,就是大家瞎聊——戏里的八路军、国民党、日军,亲亲热热坐一圈的场面还着实有些吊诡,黄海波这边开始李大本事式地“三军训话”:“诸位有一个算一个,之前自己能拍什么角儿,大家心里都清楚。咱们铆足了劲儿,把这么好的剧本拍好喽,以后至少不愁没戏上吧?”
“整个剧组的创作激情完全迸发出来了。”“训话”非常有效,黄海波回忆起来激动得不得了:“到最后抢戏都抢疯了,大家都在那种默契和状态里。比如假设我随便说一句:‘你服不服?’地瓜会站出来:‘你敢不服俺哥就撕了你!’那交互的感觉一下就来了,全是自动配套反应。”这样的氛围,黄海波说自己10年里只经历过3次,分别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媳妇的美好时代》和《番号》:“像李大本事这样可塑又讨喜的角色,可遇不可求,我得暂时打上停顿号了,两年之内基本不会再碰这类角色。”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