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武侠》7月4日上映 > 武侠 新闻

看《武侠》破译“武侠电影”进化DNA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7月13日16:45

  【幕后技术篇】

  60年代——进步期

  壹.吊威亚

  对武侠片而言,吊威亚称得上是摆脱“怪力乱神”的关键转折。1966年在张鑫炎导演的《云海玉弓缘》中,身为武术指导的刘家良与唐佳即破天荒地用钢丝固定在演员腰上,随之让几名武师抓住钢丝的另一端合力将之拉上半空,继而营造武侠用轻功“飞”起的效果。其后“吊威亚”几乎为绝大多数武侠片所用,例如《新蜀山剑侠》瑶池仙堡众仙女飞起而逃的场面,即是多名武师在摄影棚外同时拉起上百条钢丝而成。

  贰.慢镜头

  关于华语武侠片使用慢镜头的案例,最早可追溯到张彻1966年的《边城三侠》,在开场以慢镜介绍王羽、罗烈与郑雷出场,借此表现出侠客的气势。但相比之下,张彻却更喜欢用慢镜展示侠客死亡的过程,例如《报仇》的关玉楼、关小楼兄弟都是在慢镜下挣扎死去,《马永贞》结局垂死的马永贞更张狂地跳起“死亡之舞”,在视觉上成为阳刚武侠最悲壮的一幕。

  叁.冷兵器

冷兵器之《独臂刀》
冷兵器之《独臂刀》


  上世纪5、60年代,武侠片虽不乏以刀剑棍棒出之上演BOSS战,但由于过分强调“见招拆招”的武打对搏,往往忽视了冷兵器在场面中的作用。直至张彻起用刘家良与唐佳担任武指,冷兵器的创意才真正在武侠片中显现出来:《独臂刀》率先设计出“金刀锁”、《双侠》里狄龙使用的武器是双头斧、《新独臂刀》及《刺马》更施展三节棍,令人啧啧称奇。70年代后期,唐佳在一系列楚原武侠片中担任武指,也曾设计更多奇门兵器。

  肆.手持摄影

  过去武侠片通常将摄影机架好,然后把招套完,便可“一镜直落”地拍摄武侠拆招对打的过程,单调而乏味。但张彻在《独臂刀》中却创造了手持摄影,把摄影机移下三脚架跟拍,非但将侠客的动作捕捉得更为精准,也让动作的美感变得更为潇洒。故,同年在《大刺客》里,张彻继续使用手持摄影,自此为武侠片的动感带来技术跨越。

  伍.跳弹床

  “跳弹床”灵感来自马戏团的“空中飞人”表演,韩英杰将之吸收改良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吊威亚”未成熟而造成动作的生硬感,反而更能展现武侠轻盈灵巧的肢体美,因此演员、武师借弹床的力量跳起非但动作漂亮,还能在半空进行翻滚,这无疑是当时“吊威亚”难以企及的。“跳弹床”在胡金铨的《龙门客栈》里首次使用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华语武侠片技术提升的重要助推。

  70年代至80年代——成熟期

  壹.动力学

动力学之《卧虎藏龙》
动力学之《卧虎藏龙》


  华语武侠片真正意义上的“发力”效果同样始于胡金铨:《侠女》让杨慧贞在竹林大战中快速奔跑后借力跳上竹枝,继而不断借竹枝的弹力跃至顶端,最后俯冲飞下杀敌,等于用“科学”方式解释轻功的奥妙。多年后,李安在《卧虎藏龙》里也对此效仿,除了照搬竹林打斗之外,俞秀莲与玉娇龙追逐的场面,同样借冲力从一栋房顶跳上另一栋房顶,或脚尖踏墙壁从地面“飞”上房顶,全然承袭了胡金铨在武侠片中对力学的开创性运用。

  贰.蓝布景

  说到华语武侠片史上最早以蓝布景拍摄的作品,自是徐克的《新蜀山剑侠》——尤其高潮狄鸣奇与一真以紫青双剑对决丁引的场面,就是在蓝布景下完成,而当时徐克借鉴的则是曾为《星球大战》设计特效的好莱坞光学技术,两者结合,最终成功改变了武侠片风貌。

  90年代至今:卓越期

  壹.数码影像

  90年代后期,武侠片开始移入数码特效,1998年的《风云雄霸天下》便是先行者:一方面打造出以假乱真的虚拟影像,另一方面又将当年《火烧红莲寺》及《荒江女侠》开创的拼贴、画胶片技术进行前所未有的发挥,所以片中聂风大战“火麒麟”、乐山大佛下决战、高潮风云双侠对决雄霸等场面,皆为过去武侠片所无。

  2011——《武侠》科学改变武侠

《武侠》之吊威亚
《武侠》之吊威亚

《武侠》之冷兵器
《武侠》之冷兵器


  在《武侠》里,观众很难见到凌空飞舞、兴波作浪的“超人”武侠,取而代之的则是科学、医学乃至微观效果在武侠世界里的运用,但吊威亚、手持摄影这些早已司空见惯的方法,当然不会缺少,下面让我们重点来谈谈《武侠》对过往武侠片拍摄方法的精彩运用——

  《武侠》的多场武戏,皆使用慢镜来表现拳脚的力度与杀伤力,例如一拳击中对方,慢镜之下已详细交待其身体某部位因拳头打击而受伤害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对数码特效令人耳目一新的别出心裁运用,尤其是表现人体经络的运行,是以往其它方法所不能的;此外,在打斗过程中陈可辛也借频繁的镜头转换与快速剪辑表现动作的凶狠与迅猛,等于将胡金铨式的短镜头、剪辑技巧与蒙太奇组合重演银幕;再者,刘金喜从与刀客打斗中的借力卸力,再到假意从半空跌落瀑布实质利用力学减轻重量等方式,都是武侠片对“动力学”的巧妙运用;最后,电影里出现各式武器(尤其是刀)的招式对拆,则更是沿袭了武侠片自张彻时代以来对冷兵器的推崇!

  总之,《武侠》旨在改变武侠,其对武侠片史上的多次改良创新元素,也有相当完整而精彩的发挥,实不愧为武侠片突破创意的时代之作。

[上一页] [1] [2] [3]

文本导航

  • 第3页:三、幕后技术篇
(责任编辑:刘冉)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