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指导篇】
60至70年代——南北融合各成一派
京剧创新者:韩英杰
5、60年代,身为北派武指代表德韩英杰并未扎根、成名于粤语武侠片,反而逐渐成为胡金铨的“御用”武指,两人从《大醉侠》即展开合作。与其他同行不同的是,韩英杰在风格上更多是向京剧功架取经,同时又摆脱“见招拆招”的生硬与接招不妥的混乱,反以糅合戏曲节奏的章法出之,让动作充满韵律美感,加上以弹床让演员一跃而起的设计,堪称武侠片的一大贡献。
硬桥硬马者:刘家良
硬桥硬马者:刘家良(右) |
与韩英杰同期闻名的武侠片武指是南派的刘家良。相比之下,他从《边城三侠》开始为张彻武侠片设计的动作讲究招式对拆,却并无戏曲式的“一二三”套路,而是在硬桥硬马之下结合动感与写实,再结合唐佳设计的武器,打造出诸如近身肉搏、盘肠大战、兵器碰撞等刺激的打斗,由此将张彻的暴力美学推至高峰。
80至90年代——飘逸武侠跻身主流
飘逸飞天人:程小东
飘逸飞天人:程小东 |
程小东为武侠片设计的动作,既超脱《如来神掌》式的神怪剑仙,又突破了功夫款式的硬桥硬马——侠客往往大展轻功、登萍渡水、凌空飞舞、神出鬼没。程小东的风格成型于80年代(《生死决》、《倩女幽魂》),发扬于90年代(《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在很大程度上将胡金铨的风格承袭并加以创新,由此为武侠片带来新的进步。
民间杂耍派:袁和平
民间杂耍派:袁和平 |
袁和平也是武侠片武指的常客,但比起程小东将武侠神奇化,八爷在风格上更有杂耍味,如《黄飞鸿》的竹梯大战与《男儿当自强》的神坛比武,都带有写实的劲度与杂技的灵巧,同样是华语武侠片的创新之举。
2011——《武侠》再展“甄功夫”
“甄功夫”派甄子丹 |
90年代至今,随着韩英杰与世长辞,刘家良、唐佳引退江湖,程小东与袁和平难遇佳作,令华语武侠片武打风貌得以翻新的武指大师越来越少,反观状态仍佳的董玮也多少显得力量单薄……但此番《武侠》出现,观众却惊喜地发现了甄子丹在武指领域的全新发挥:突破过往时装动作片的格斗套路,将众多前辈的武打特色融会贯通,继而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武侠》中最显“承袭”的一幕,是为唐龙与十三娘在屋顶上“跑酷”追逐,便有当年袁和平在《卧虎藏龙》中设计的同类场面之神采;唐龙与教主生死搏斗,以独臂刀大战金钟罩,又以刀对拳,同样是刘家良与唐佳在张彻武侠片中设计的多场武戏为灵感,硬桥硬马又变化多端,更何况《武侠》大多数武戏属“地面作战”,亦是进一步发挥了张彻与刘家良的长处;至于十三娘在打斗上富有女性的灵巧飘逸,则有如当年韩英杰,擅长从京剧中抽取精华,将北派的造手与功架演变为侠士的动作姿势,因此男女拼杀并非如男男间强调力度,而是轻盈与强劲各显千秋。
能够将众多风格杂糅并妥善运用,正是《武侠》的动作场面为观众带来的最大惊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