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这是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晚年的剧作。傍晚,夏天一座乡间的房子底层客厅;一面大窗,看得到外面的花园两把椅子;两盏灯;两个人
翻译/导演:
谷亦安,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国际表演艺术研究中心(SIPARC)主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艺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特聘导演。
导演过数十台风格题材样式剧种各异的舞台作品,涉猎的范围从中国各个不同剧种的传统戏曲到创新的现代戏曲和音乐剧、从话剧到舞剧、从主流戏剧到先锋戏剧,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最佳导演等奖项。
导演作品应邀请参加在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美国、香港、台湾、等地举办的国际戏剧节,并作国际巡演。曾担任墨尔本国际电影节评委、埃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评委。
导演的话
品特有着高尚的戏剧良心,他胸怀全人类,质疑一切暴力、一切战争。他的戏剧是一种胁迫戏剧,有着独特的构思,精密、精巧、精细,是一种超级写实的存在主义,不是荒诞戏剧,却反映了生活的荒诞。它能解放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主动去探寻和索取。
在《尘归尘》里,品特用自己的方式在瓦解和拼凑,还原世界的多义性。他阐述了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男女主角之间究竟是强迫还是压迫?男主角是以暴力压迫还是用爱感动女主角?又或者男主角根本就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在帮助女主角走出心灵的阴影?真相就在似是而非之间,全剧的结束实际上是观众的开始。如果你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空间关系不同,那么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
这是一部需要观众全身心地去融入和感受的作品,创造一个共同的气场,演员和观众同步呼吸。演员的表演就像室内乐演奏一样此起彼伏,他们停顿的时候并不是忘词,而是一种演奏,只是演奏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剧中的每一个停顿都很动人,仿佛将观众拉回,引导他们的思绪。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进入他的世界,使观众进入品特的世界。
编剧
哈罗德•品特(1930—2008)英国剧作家及剧场导演,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房间》、《送菜升降机》、《生日晚会》、《看门人》、《搜集证据》、《情人》、《茶会》、《归家》、《往日》、《独白》、《无人之境》、《背叛》、《聚会时刻》、《新世界秩序》、《月光》《尘归尘》、《庆典》等。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帕尔•沃斯特堡在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哈罗德•品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的复兴者。‘品特派风格的’这个词已经列入《牛津辞典》。像卡夫卡、普鲁斯特与格雷厄姆•格林一样,他已划定了一块领地,一块具有鲜明地貌特点的‘品特领地’”。
主创人员:
监制:楼巍
出品人:韩生
导演:谷亦安
演员:周燕燕 孙信宏
统筹:宫宝荣、龙俊杰、何雁、王履伟、张军
制作人: 余秀秀
策划: 刘阳
舞台监督: 张天
舞美设计:李乐
灯光设计:忻舒婷
服装化妆设计:葛永芳
平面设计:刘阳
音效设计:吴涵智
灯光助理:秦衍君
舞美助理: 朱冠旭
剧照:吴鑫婧
出 品:上海国际表演艺术研究中心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艺术创新工作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