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北京国际电影季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新闻动态

“北京展映”强势出击 网罗世界电影最强音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李雯雯
2011年03月27日17:19

 

《黎巴嫩》海报
《黎巴嫩》海报


  片名:黎巴嫩

  外文名:Lebanon/ לבנון

  国别:以色列、德国、法国、黎巴嫩

  导演:塞缪尔-毛茨

  语种:希伯来语

  出品年代:2009年

  片长:93min

  类型:战争/剧情

  主演:萨曼莎-西丝、乔什-霍普金斯

  获奖: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一句话点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辆坦克、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场战争中,作为一部创造性的“室内剧电影”,它既有形式上的挑战,同时更能把幽闭恐怖症的真实体验传递给观众。

  在最狭小密封的空间内,将战争的恐怖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的梦魇最大化地展示,这就是2009年威尼斯金狮奖赢家《黎巴嫩》。

  彼得-沃尔夫冈在1981年拍摄出了著名的长达五个小时的反战影片《从海底出击》,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潜艇舱中,密闭的环境压抑的氛围和冗长的时间让很多观众都望而却步。《黎巴嫩》所呈现的密闭环境比《从海底出击》更狭小,就密闭场景部分在影片中所占的比例而言也大大超过了前者,但是显然《黎巴嫩》的张力要大于著名的《从海底出击》。因为它把故事置于一个更加微观和生动的情境之下,与压抑肮脏的封闭环境相对应的是更直观的血淋淋的战争场面,这一点是更加宏观的《从海底出击》所没有的。

  但即便选择的是同一场战争,相比于形式多变、内容丰富的《和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黎巴嫩》不仅视角单一,因为经常只能看到人物的一半面孔,而且会因为人体被黑色的尘灰和油污所包围而辨别不清,故事更被压缩在一天一夜和一辆坦克里面。在影像和音效风格上,它接近于2008年的《波弗特》(Beaufort),画面真实粗粝充满不安。由于场景局限,有很多时候,当坦克在行进跟逃亡中,周围的机器轰鸣和噪音声响被用来拓展画外空间想像。

  《黎巴嫩》中所有的战争画面都是通过坦克车上的一个瞄准镜来表现的,镜头里的死亡和鲜血,在被摒弃了其他背景干扰之后,显得更加触目惊心。残垣断。也许,亲身经历过坦克兵生涯的导演Samuel Maoz想给热衷战争题材的导演们上一课:要想让观众感受最真实的战争体验,就要“邀请”他们进入到其中,并且从头到尾片刻也不准许离开。

  如此伸手可及的触感,来自于导演真实的人生经历。影片开场的那个向日葵田野,甚至从瞄准镜里看到的死亡,这样都是Samuel Maoz人生命体验中最糟的时刻之一。无怪乎影评人Dan Fainaru(《每日银幕》认为“影片是一场令人信服的重演再造。也许枝节内容上可能没有百分百精准,然而他(Samuel Maoz)无法忘记。”

  也正因为体验过这份残忍的真实,Samuel Maoz硬是在33天的拍摄时间内完成了让世界为之惊艳的电影。而且,这只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第一批曝光片单:奥斯卡获奖影片强势登陆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冉)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