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北京国际电影季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新闻动态

独家解析: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十大必看影片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3月01日16:46
北京电影季参展影片片花
北京电影季参展影片片花
郑日宇,丁一宇,专访
北京电影季参展影片片花
       

  (李雯雯/文)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过后,《社交网络》囊获最佳改编剧本等三项大奖,《黑天鹅》荣获最佳女主角,在观众苦恼这些被奥斯提名并夺奖的影片不知何时可以在家门口看到的时候,搜狐娱乐独家获悉,它们将很有可能携手前来参加北京国际电影季的“北京展映”环节,目前组委会正在积极邀请主创人员来华。届时,观众可以通过登陆北京国际电影季官网,获取观影指南,从而一饱眼福。

  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将于4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其中,“北京展映”环节将在十天的时间内共展映100部境外电影和60部华语电影。截至上周,本届电影季的北京展映环节已经收到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470多部报名影片。目前,组委会正对这些报名影片进行筛选。

  搜狐娱乐独家获得本届电影季“北京展映”环节报名片单,纵观这些名单,既包括《大地惊雷》、《母亲》等这些近三年来出现在戛纳、柏林与威尼斯电影节的得奖电影,也包含《社交网络》、《三傻大闹宝莱坞》等世界各国的卖座电影。鉴于这些电影的胶片版基本都未曾在大陆进行公开放映。本次北京国际电影季北京展映环节,一定会让电影迷们大呼过瘾。搜狐娱乐在此也为您网罗此批次参选名单中的十部不能错过的精彩影片。

  从《社交网络》到《黑天鹅》 奥斯卡热门电影银幕初体验

 

《社交网络》海报
《社交网络》海报

 

  片名:社交网络(预告片)

  外文名:The Social Network

  国别:美国

  导演:大卫-芬奇

  语种:英语

  出品:2010年

  片长:120min

  类型:传记/剧情

  主演:杰西-艾森伯格 / 安德鲁-加菲尔德 / 贾斯汀-丁伯莱克 / 鲁妮-玛拉 / 约瑟夫-梅泽罗 / 艾米-汉莫 / Bryan Barter / Dustin Fitzsimons / Patrick Mapel

  一句话点评:facebook虽看起来很酷,却暗藏悲凉。

  与其他的“另类导演”相比,芬奇的另类是一种“主流的另类”。这也是他能在影迷中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原因。这次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的创始人,一下成为了芬奇故事的载体。很多人把这部电影当做另类的传记电影,原因便在于传记电影通常是纪实的,而《社》中的故事显然有很多经过夸张与抽象处理过的情节,也难怪马克-扎克伯格本人对此片十分不满,毕竟没有人愿意接受用“You're not an asshole, Mark,You're just trying so hard to be one.”(你不是混蛋,马克,你只是如此努力地想成为混蛋)来形容自己的人生。

  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的电影向来以黑色风格著称。不论是将异形系列带入“绝望”的《异形3》,还是宗教犯罪题材的经典之作《七宗罪》,都给人以一种消极的末世之感。当然最成功的要属在影迷中呼声极高的《搏击俱乐部》。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与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的对手戏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果说《搏击俱乐部》所表现的是一种似梦非梦、虚实相间的模糊世界,那么如今这部《社交网络》便是对芬奇式黑色的一种“现实版”的延续。

  电影中的艾森伯格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他的动机不明,似乎永远躲藏在密不透风的语言背后。话说,出演Mark的Jesse Eisenberg是今年很红的另一部电影《僵尸之地》(zombieland)的主演,这种呆呆的但很有想法的男生实在魅力无限!

  而刚拿到本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艾伦-索金(Sorkin)给这部电影奉献了异常凌厉的台词。词句与词句的短兵相接,往往比拳打脚踢的动作场面还过瘾。大卫-芬奇似乎也回到了他拍MV的早期时代,剪辑快速利落,一扫《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故作深沉。在这样的节奏下,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被卷入了难以阻挡的漩涡中,每一个人的道德和能力都一样接受审视。如果艾森伯格是个混蛋,那么与他对簿公堂的人也都得为自己的平庸付出代价。

  的确,我们真的很应该听听哈佛经营们是如何说话的,精准,戏里,强势,没有逗号,光年/每秒的语速。原来看天才们吵架时这么大的一个乐趣、正如《娱乐周刊》的影评人甚至惊呼这是一部“头脑惊悚片”,他不是唯一强调电影的高智商的,几乎任何影评人都提及到,就像《纽约每日新闻》Joe Neumaier强调电影是怎样的“超聪明”。实际上,《Slate杂志》的影评人认为电影的高IQ正是其得到媒体广泛好评的原因。当然,大部分影评人同时也喜欢电影《罗生门》式的多重视觉讲述结构。

《大地惊雷》海报
《大地惊雷》海报

 

  片名:大地惊雷

  外文:True Grit

  国别:美国

  语种:英语

  出品:2010年

  片长:110min

  类型:冒险/西部

  导演: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主演:杰夫-布里吉斯 / 马特-达蒙 / 乔什-布洛林 / 海莉-斯坦菲尔德 / 巴里-佩珀 / 戴金-马修斯 / 贾拉斯-康罗伊 / 保罗-瑞 / 多姆纳尔-格利森 / 里昂-拉瑟姆 / 布鲁斯-格林 / 伊丽莎白-玛维尔

  一句话点评:当《老无所依》做到了传承与突破,这一回的《大地惊雷》再一次影响到主流人群。当老妇人讲起西部往事,他们变得伤感了起来。这像是为了故事,又像是为了西部片本身。

  在有关萝莉和大叔的电影中,很少有像《大地惊雷》中这位14岁的萝莉一样不可爱。这位14岁的女孩一出场即要面对父亲的尸体,而她说的第一句竟然是“为什么丧葬费要50美元那多么?”紧接着她吩咐家里的仆人,告诉我妈,我没回来前什么文件都不要签,我要留在这里处理后事。她到这个陌生地方的第一夜,是睡在停尸房,住宿费算在50美元丧葬费里面。

  太酷了,这哪里是14岁的萝莉,这分明是饱经世事的一家之主,少年老成、情感内敛、精明老道,在与马场商人的两次谈判中,14岁的海莉-斯坦菲尔德再次证明了她精明本色,谁要把她看成14岁的小孩,那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而科恩兄弟指导的《大地惊雷》就是在从人生顶峰走下来的海莉-斯坦菲尔德的回忆中展开的,注定了这不会是个西部童话故事。

  与1969年版本的《大地惊雷》不同,拍一部传统的西部片已经远远不是科恩兄弟的追求。电影从选择马蒂-罗斯的视角展开叙述。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观察,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并不是一部翻拍片,而是从原著小说改编来的一部新电影。但这俩兄弟再这次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科恩兄弟怎会拍摄了一部看起来如此主流的作品呢?不论从“前期准备——追捕逃犯——成功捉拿”的传统西部片框架来说,或是在分级上显示的PG-13来看,这都不像是虚无主义的科恩能创作出来的,一个老老实实的故事。

  但看一部标着“科恩兄弟制造”的电影,总是要期待点独特的地方。天下“无双”的科恩兄弟真会如此规矩吗?如果你之前看过那部由约翰-恩主演的1969版《大地惊雷》,一定会诧异科恩兄弟为何选择翻拍,因为无论如何折腾原著小说或旧版电影,也很难制造什么颠覆。或许,科恩兄弟选择重拍一部老式的西部片,而且拍得一板一眼,对于他们的拥趸者来说,就是最大的颠覆。

  《老无所依》的故事在片尾戛然而止,《阅后即焚》中布拉德-皮特在“砰”的一声之后就挂掉了,而《大地惊雷》的故事完完整整,每个人物都有始有终,而且都是正常性的始终。女主角的口述,是旧版中所没有的,这让故事中的人物命运没留下多少想象的空间。科恩兄弟“好人”做到家,讲了一个江湖高手的故事,没卖一点关子,大概他们只是不想塑造传奇——一个西部英雄竟为了谋生四处卖艺。他们兄弟俩真够“老实”,这次非典型性身手秀,票房与口碑兼得,但对于我们,有点麻烦的是,他们的下部作品将是什么样,可有点难预料。

《黑天鹅》海报
《黑天鹅》海报

 

  片名:黑天鹅

  外文:Black Swan

  国别:美国

  语种:英语

  出品:2010年

  片长:108min

  类型:剧情、惊恐

  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主演:娜塔丽-波曼 / 米拉-库妮丝 / 薇诺娜-瑞德 / 文森特-卡索 / 芭芭拉-赫希 / 本杰明-米派德 / 克塞尼亚-索罗 / 克里斯汀娜-安娜波 / 詹尼特-蒙特戈里 / 塞巴斯蒂安-斯坦 / 托比-海明威 / 塞尔吉奥-托拉多 / 马克-马戈利斯

  一句话点评:这不是什么好莱坞主流,它是一部货真价实的作者电影。

  若是这几天谈论《黑天鹅》,必然是跟娜塔莉-波特曼联系起来的!成为奥斯卡新科影后的这位准妈妈,也让杀手里昂的植物终于长出来了。

  娜塔莉-波特曼真是位让人喜爱的可儿,更是一位演艺界的千变女郎!这部电影近乎算是娜塔莉-波特曼的个人表演,甚至连文森特卡索、薇诺娜瑞德看起来都中规中矩了。这个耶路撒冷出生的女孩再一次让人无比惊喜!我不知道她儿时学过多少芭蕾可以支持她给出如此完美的舞蹈表演,而在情感诠释Nina,以及入戏上,她的表现绝对是堪称超一流。如果不是一个对处在Nina那种位置的女生心灵有深刻的分析了解的人,绝对无法做得如此出色(相信这跟她在哈佛大学主修心里学有关)。剧中意外惹眼的倒是天鹅湖里的王子,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本杰明-米派德,即现实生活中娜塔莉波特曼的正牌男友。两人的默契从波特曼的精湛舞步中完美展现了。

  而该片导演阿罗诺夫斯基也是十分懂得成人之美的含义,他近几部电影都有可说之处,好比火箭助推器,让一些人成功升天。在《珍爱泉源》时,他与蕾切尔-薇兹享受爱情的沐浴,那会妻儿皆有,好不甜蜜。可惜正如心伤的电影结局,现实中的故事,他跟蕾切尔-薇兹在今年以离婚收场。再到《摔跤王》,米基-洛克的老脸饱受岁月的蹂躏摧残,阿罗诺夫斯基索性让他遍体鳞伤,一副惨象。影片向奥斯卡影帝发起了冲击,米基-洛克咸鱼翻身,可惜面对刘易斯,米基-洛克也跟电影里头一样,心怀旧时的梦,黯淡收场。这回的《黑天鹅》,波特曼更是捧走奥斯卡小金人,前景被一片看好,而阿罗诺夫斯基不知能否好人好报,冲破不受待见的魔咒。

  《黑天鹅》(Black Swan)是《钢琴教师》(La pianiste)的姊妹电影,但经过了更复杂的包装,让人乍看之下无从发现母题的一致。导演阿罗诺夫斯基也讲了些自圆其说的“小谎”,这都是标准化的。阿罗诺夫斯基也说,《黑天鹅》是《摔跤手》的翻版,二者都在讲主角为事业燃烧生命——但《摔跤手》里有证明他不会过普通人日子的超市戏,也有爱他的人劝他悬崖勒马。

  光看投资规模和演员阵容,《黑天鹅》并不是什么重磅大片,它更接近《π》和《梦之安魂曲》时代的阿罗诺夫斯基。只是这一次,电影更为古典,争议性更大。而在技巧手法上,虽然多少带点有罗曼波兰斯基的影子,但这位导演依旧保持了一贯的冲击力以及自成一体的风格: 有一名痛苦的主人公,里外受困、身心俱焚;有一场白与黑的极端冲突,好似生存与毁灭,不疯魔不成活;一个属于个人的舞台,大量的肢体或表情特写。这不是什么好莱坞主流,它是一部货真价实的作者电影。

《127小时》海报
《127小时》海报

 

  片名:127小时

  外文:127 Hours

  国别:美国

  语种:英语

  出品:2010年

  片长:94min

  类型:剧情/冒险/传记

  导演:丹尼-鲍尔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 / 丽兹-卡潘 / 凯特-玛拉 / 爱波-塔布琳 / 克蕾曼丝-波西 / 特里特-威廉斯 / 凯特-伯顿 / 达林-绍瑟姆 / 彼得-约书亚-赫尔 / 肖恩-博特

  一句话点评:看丹尼-鲍尔的镜头,詹姆斯-弗兰科的演技!

  都说《127小时》是部独角戏,一点不假,不过不是詹姆斯-弗兰科的,而是那个英国小老头的。越是逼仄的拍摄空间就越是激发出鲍尔的创作热情,相比之下,《活埋》是部安静内敛的文艺小片,《127小时》则是部要四出撒野的真实纪录。

  《127小时》是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丹尼-鲍尔的回归之作。但凡奥斯卡主要的几个获奖者之后会“衰”上一阵子,这种所谓的“奥斯卡魔咒”,好像没几个例外能逃脱。这对演员影响大一点,而对导演不是太大,不过或许也会经历一个短暂的下坡路。丹尼-鲍尔在获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后,沉寂了2年拍了这部《127小时》。这是一部很接近独立电影的作品,投资小,角色少,尽管也有着不那么叛经离道的主流基调,但给出导演独特的艺术气息却让人难以忽视。

  这部“关于一个不能动弹的家伙的动作电影”跟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那部《荒岛余生》比较类似,都属于那种“一个人的电影”,主人公一个人撑足全片。这种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会比较沉闷乏味,如果没有高超的导技和演技,是很容易砸锅的。不过敢拍这种影片,往往都是身怀“金刚钻”的,《荒岛余生》靠汉克斯的演技大放异彩,而《127小时》则由鲍尔的镜头和弗兰科的表演树立品质。从《猜火车》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众已经多次领略到丹尼-博伊尔动感十足的镜头和剪辑,给影片带来的独特视听体验了。本片一开始,丹尼-博伊尔就用快节奏、分镜头、多格画面、动感音乐、鲜亮的色彩、主人公DV的自拍镜头,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积极性。犹他州的荒野峡谷被他拍得极具美感,让人感觉如果弗兰科此生不去拍个风光纪录片的话,实在有些浪费了。

  说点题外话,丹尼-鲍尔在读了故事原型幸存者阿伦-罗斯顿出版的书之后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他,并要求获取版权来拍摄这部电影,阿伦提议在影片中讲述更多他幸存之后生活的点滴,但鲍尔给予否定。丹尼-鲍尔说,此故事吸引我的更多的是你在这127小时的改变,我并不想将他拍成一部典型的立志片,我们谁都不是英雄,但这127小时内,你是你自己的英雄。当然这位导演也不是完全的不尊重这位英雄人物,《127小时》中会出现Phish乐队的原声就是因为这是阿伦-罗斯顿最喜欢的乐队。甚至,鲍尔还专门征求了罗斯顿的意见,他希望哪首Phish的歌出现在影片中,阿伦-罗斯顿选择了《Sleeping Monkey》。

  下一页精彩影片推荐:《母亲》《遁入虚无》《三傻大闹宝莱坞》《人与神》《沉默的灵魂》《维京英灵殿》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雪)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