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2010国产片票房亏损榜单出炉 中小制作悲剧

来源:南方网
2011年01月26日07:43

  南都讯 记者简芳 岁末年初,各种盘点榜单应运而生,日前就有两份关于去年内地电影票房的排名———“十大票房最差影片”和“2010年内地影片票房亏损前十位”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的注意。中小制作包揽了所有席位,不少网友表示“这些片连听都没听过”或“没有一部大片,小片子肯定要亏的。”业内人士却不以为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还有很多大片亏得更厉害的,都没在上面。”

  票房最差就亏损得最厉害吗?投资1000万票房10万,跟投资一个亿票房1000万相比,投资回报率虽然差10倍,但哪个更让投资人喷血?这样的榜单可能会让一些观众和投资人对中小影片望而却步,但到底谁受伤最惨重?鉴于目前内地票房数据的不透明,片方公布成本数据不准确,最终只能“谁痛谁知道”。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对南都记者表示,这些榜单对中小影片并不公平;一些投资方也要为“虚报”买单。

  蹊跷的数字 最差最亏榜单出炉,中小制作集体悲剧

  日前有两份票房榜单颇引人注意,其中一份“十大票房最差影片”,据称综合《中国电影报》等多方数据,《好雨时节》、《如梦》、《歌舞青春》、《复兴之路》、《北纬31°录像带》等片挨个排下来,票房从10万到80万不等。还有一份某网站总结的“2010年内地影片票房亏损前十位”,用影片票房除以片方公布成本计算相应的票房收益比,《惊情》以1/250高居榜首,《米香》、《异空危情》等片紧跟其后。

  在这些影片中,虽然有部分被网友誉为“奇葩”,但也不乏口碑之作,品质亦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这些影片纷纷被贴上“亏损”标签,而且还上榜,让不少影迷都大跌眼镜。仔细研究榜单也不难发现其中有蹊跷。列席影片虽有重复,但无一不是中小制作,完全不见大片踪影,网友不禁发问,“亏损算相对值不给力啊,投资1000万票房10万跟投资1亿票房1000万,哪个更让投资人喷血?”如果以片方提供的成本数据为准,根据艺恩咨询提供的票房数据,号称投资1400万美元的《剑雨》,内地票房仅6600万;打着7000万投资、中国首部3D大片旗号的《唐吉可德》最后只收3552万;还有投资近2000万美元只收回5390万元人民币内地票房的《苏乞儿》,前期宣传称投资过亿、结果内地票房只有2932万的《东风雨》……一些影迷因此质疑这样的榜单究竟有何意义,“这是到底是扯榜,还是为某些真正亏损的大户扯遮羞布?”

  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对南都记者直言,榜单只计算了亏损率,对中小影片并不公平,“由于中小投资影片的比例较大,所以掩盖了大片亏损严重的事实。一部投资过亿的片,就算它的亏损只有30%,亏3000万也比那些小片亏得多多了,这(榜单)很可能会误导观众。”(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数字的难题 亏不亏损到底怎么算“谁痛谁知道”

  1、票房数据都不透明

  从两份榜单看,部分影片如《打擂台》,两边票房竟然一个是80万,一个是50万,连基本的票房数据都无法保持统一。而且榜单的起步价都是10万,也与2010年度一些影片只有几百元、甚至没票房的现实完全不符。南都记者试图在百度票房贴吧、艺恩娱乐咨询、太平洋电影网等处进行查询,结果很多影片如《我是植物人》、《梦回金沙洲》、《刀客外传》等,均无票房纪录。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影片票房低至几千或几百块,或是才上映一天就下画了(俗称“一日游”),如果把它们都算上,现在排在前十的影片都可以下榜。

  2、片方公布成本数据不准确

  除了票房数据不够透明,计算投资回报率所采用的片方公布成本数据,常常也与真实投入有所出入。为营造“大片”氛围,不少片方都倾向夸大投资金额,“虚张声势”已成为新的潮流。那么亏不亏损到底怎么来衡量?业内人士透露,与北美的收入包括音像制品、周边产品等多方来源不同,内地影市目前的盈利结构相对单一,“除了《喜羊羊》这样周边产品也很卖钱的,大部分电影的票房都占到了所有收入的90%左右。”

  新影联的高军还指出,有些片方去年的影片之前“为了面子”虚报投资,现在才来“缩水”,完全是投机心理,“这会儿缩回去了,不行!你必须要为你的虚报买单。”他提倡媒体大力监督,“票房还可以在电影局的数据中心查,成本很不好把握,就是一本良心帐,必须要维护行业的公信度。”

  3“谁痛谁知道”

  当然,这也不表明票房成为衡量盈亏的唯一标准,因为很多影片除了票房,也通过海外票房、版权买卖、广告赞助等多种渠道收回成本,比如《日照重庆》据说海外版权就卖了100多万英镑,虽没挣到钱,也只是“略赔”,“对大部分影片来说,虽然这些七七八八加起来也只有两三百万,可两三百万也是钱啊。”

  但这些数据比成本和票房更难获得,所以亏损不亏损,亏到什么程度,都只能“谁痛谁知道”。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日前在新浪微博上写道,“迄今为止,我看到的任何关于电影盈亏的分析都是不准确的……除了票房,也没有谁会告诉你海外收入和版权收入。比如光线两部被指亏损的影片均赢利,两片赢利总和超1500万。”对于此前有媒体称《精武风云》亏损的说法,光线影业总裁张昭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澄清:其实《精武风云》是赚钱的。“虽然国内票房才一亿多,但海外销售到目前已赚钱。中国的问题是只有一轮票房回收,但海外票房是个很长的回收过程。我们海外票房第一轮已回收3000多万美金。”所以广大网友在看排行榜的时候,大可不必全信,最好只作为衡量的参考。

  一种声音 中小影片仍需发力

  尽管简单的排行并不能反映准确的状况,中小影片的窘状仍然值得关注,特别是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这些片一部也没有听过”,印证了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对电影《米香》的观点,“平心而论,这片品质倒不差,尤其大陶红的表演可圈可点,在去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拿到一个最佳女演员奖。但这片完全忽视眼前严峻的市场现实,不考虑任何商业元素和包装,剧情也颇感虎头蛇尾,最终导致发行惨败。望能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内地影市这两年高速发展,但是发行和宣传等并未同步跟进,才会出现这种还没有听过名字就已经下画的怪现状。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助理邱晴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认为,“中小影片做出样子来很重要,你的影片就是你的孩子,你生了孩子难道不用养吗?现在的市场已在慢慢成熟,不赚钱的影片特征非常明显———不能在影片和观众之间搭建桥梁,开拍之前电影人就要考量这个题材会不会有反响,跟观众要有互动。文艺片在市场方向和艺术坚持之间也应该尽量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广东省电影公司老总赵军也向南都记者强调,“中小影片才应该成为票房构成的中流砥柱,《人在囧途》、《杜拉拉升职记》都是最好的例子。”省公司有份参与的本土制作《老虎都要嫁》这次也出现在榜单上,但省公司表示并不会因此动摇对中小影片的信心,“一个成熟的市场,一定要有大量的中型影片支撑。真正成熟的投资方,不会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据透露,公司今年计划参与七八部影片,其中有一半就是中型影片。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杨鸿)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