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专访金牌作家编剧海岩: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

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2010年08月25日22:22
他既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海岩剧”20年来对中国电视剧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动不可否认。
他既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海岩剧”20年来对中国电视剧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动不可否认。

海岩出席袁立签约内地大鄂保利博纳新闻发布会。
海岩出席袁立签约内地大鄂保利博纳新闻发布会。

孙俪正是靠“海岩剧”一手捧红的。
孙俪正是靠“海岩剧”一手捧红的。

海岩影视工作室成立时,陆毅前去捧场。
海岩影视工作室成立时,陆毅前去捧场。

  用海岩自己的话来说,是“一脚踏在文化里面,一脚踏在文化外面”。 他既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如今还把触须伸向了时尚领域,受邀担任男人节中男性研究论坛的主席。近几年来,在影视上停滞不前的他不久前正式结束自己的经纪公司,和高希希(在线看影视作品)导演筹备新作《独家披露》。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岩剧”的前景不容乐观,但却没有人会否认其二十年来,对中国电视剧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动。

  采写 _本刊记者 宋寻 摄影_本刊记者 邵欣

  海岩,著名作家,2003年中国十大文化人物,还被称为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作品《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被搬上荧幕后大受欢迎,从而产生了一种以他个人命名又最具品牌效应的剧种—“海岩剧”,捧红了徐静蕾(在线看影视作品)、陆毅、孙俪(在线看影视作品)刘烨佟大为等一大批演员。

  关键词:造星工厂

  “我也错失了很多好演员,比如陈坤、周迅。”

  海岩第一部被搬上荧屏的作品,是1987年的《便衣警察》。这部电视剧当年的火爆程度,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海岩剧”的一大特色就是大胆起用新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观音》等剧让一大批新人脱颖而出,如徐静蕾、陆毅、孙俪、刘烨、佟大为等。参演“海岩剧”成了众多年轻演员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海岩本人却说这不过只是妥协于投资方的“无奈”之举罢了。然而正是这样的“无心插柳”,成就了“海岩剧”这个造星工厂近20年的辉煌。

  南都娱乐:新作《独家披露》的主角选择了林心如,而不是用新人,你是怎么考虑的?

  海岩:我们最早找的孙俪,最后谈来谈去她说只有一个多月,导演说一个多月不行,我说能不能赶一赶,导演不愿意,赶不了。

  南都娱乐:那不是破坏了你的品牌特征吗?只用新人是“海岩剧”的标志之一。

  海岩:我这个品牌特征是记者说的,我没说过不用。其实过去我用新人都不是我所愿意,我是很愿意用明星的,但是可能就是投资方面希望,觉得这个角色可以红,就想签约,这样有未来的利益。他们不愿意去捧一个别人的演员。我觉得这是一个商业的考量吧。所以就变成了只能用新人,是这么一个过程。其实我跟任何人合作,说实在的也还是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导演的心情,导演的判断,投资人的利益。你看跟我合作的投资人基本上都是投我好多部戏的,跟我合作的导演基本都是两部三部以上的。

  南都娱乐:你刚才说有些不是你原来的想法,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妥协呢?

  海岩:开始谈的时候,人家投资方就说哪几个角色我们要签的,海岩老师你挑演员的时候,一个是考虑到你这个戏,一个是你一定要用没有约的,那人家一开始就有这个要求,我们跟投资人都是朋友这一类的,大家很多年的交情,所以还是要考虑到别人。

  南都娱乐:孙俪也说你看演员的眼光很毒。到底你最看重哪一点?

  海岩:第一眼要顺眼吧。然后就是接触,谈吐各方面。比如佟大为,我第一次看他不觉得他合适,他偏憨厚,不太像杨瑞这个纨绔弟子的角色。而且他是东北人,杨瑞是个北京人。但是通过交谈,通过接触,就觉得他能上。这是一种感受。你一定要列出几条标准,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实际上跟演员接触以后,觉得这个人物在我心里的感受,和演员看到的能够有相通之处,就可以进一步考察。

  南都娱乐:据说当初也有很多人不看好孙俪,但你还是坚持下来了?

  海岩:孙俪我觉得挺好看,这个真不是事后诸葛亮。当时公司和我都认为没问题,她虽然是新人,没演过戏,但是她很有想法。佟大为就是我和导演认为没什么问题,公司觉得有点问题,我们去做工作,公司接受了。比如何润东,大家觉得有问题,因为何润东是台湾腔,单我和导演很坚持。还有徐静蕾,争议很大,当时很多人说,你选了那么多人,但我们不觉得这个女演员有多貌似天仙,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嘛。当着徐静蕾就直接问了⋯⋯

  南都娱乐:那这种直觉判断,会不会错失掉一些好苗子?

  海岩:我们确实错失过很多非常好的演员。比如说《永不瞑目》陆毅和陈坤两个人都是候选,不用陆毅就用陈坤,最后就从他们俩里面选。后来为什么用陆毅呢?因为女演员选了苏瑾,陈坤的个儿和苏瑾不相配,苏瑾太高了,陈坤相对的瘦小一点,陆毅魁梧一点,壮一点,和苏瑾比较相配。还有当时我们选徐静蕾演《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时,就错失了周迅。周迅的照片和很多演员的一起贴在墙上,我和刘燕铭看了都很喜欢。那时候还不知道她叫周迅,就跟副导演说:“这个小孩好,你马上给叫来。”当时周迅一听剧组叫,匆匆忙忙从外边赶过来的,一头黄发,头发还吱着,打扮得很现代的,穿得也特别随意。和我们心目当中那个警察太不一样了。也没来得及和她接触,如果来得及和她接触,可能也会选择她。后来周迅出名了,刘燕铭说:“你知道吗,咱们看的那个黄头发小女孩,那就是周迅。”我说:“她就是周迅,一点想象不出来,你要不告诉我,一辈子我都想不到我见的那个人就是周迅。和现在差别太大了。”

  南都娱乐:之前演过“海岩戏”的人几乎都火了,似乎后来的演员就沉寂了许多?

  海岩:这有很多原因,包括电视观众发生变化的原因,还有产生明星的平台越来越多了,什么选秀、综艺多了很多出明星的渠道了。虽然后来演过“海岩剧”的几个演员,不是非常的火,但是他上位的速度比演别的剧普遍还是要高得多,像周一围、张俊宁、童蕾,包括王珞丹。

  关键词:全盛时期

  “除了文学创作上,我做得最多的,其实是协调各方的工作。”

  电视剧大体上都是根据内容来进行的分类,然而有一种以个人命名又最具品牌效应的剧种,那就是“海岩剧”。说起当年之勇,海岩举出了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有一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卫视的黄金档全部播的是‘海岩剧’,维持了一周。这个可以说是史上绝无仅有。”独树一帜的风格,让海岩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他却忌讳旁人从商业结果判断他的文学初衷,并称自己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管理”工作者。

  南都娱乐:你除了写剧本,还要参与演员的筛选和整部剧的制作,包括后期的宣传,把创作跟市场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海岩:挑选导演,挑选演员,这是我参与的。后期制作,他们剪出来给我看,我提意见,包括音乐,包括一些剪辑、配音,这我提意见。所有的这些都是和艺术创作有关的,全是在投资人或者是导演的邀请下参加的。因为他们觉得我的作品有很大的个人色彩,不像现在很多编剧,今天给这个写,明天给那个写,差不多的台词都是一套一套的。我的作品虽然也有套路,但是还是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所以为什么媒体会把“海岩剧”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来说也是这个原因。所以投资人、导演,邀请我参与到二度创作当中去,发表意见,是这么一个过程。

  南都娱乐:但有时候,有了好班底、好的剧本,却也未必会成功。比如《平淡生活》。

  海岩:这我得替丁黑解释一句,当时由于有了《玉观音》的成功,投资人给的预算非常少,这也是我和刘燕铭之间的一个争议吧。我和丁黑反复和刘燕铭争,也没争下来,一集只有21万吧,非常少。然后呢,刚开拍“非典”就爆发了,但是剧组不能停啊,多一天都是钱!所有的演员都找不到了。中戏封校了,沈佳妮都是藏在汽车的尾箱里边逃出来的。其他的演员都要在当地找,会演戏的都上了。而且你知道,《平淡人生》在医院里有大量的戏,那个时候在医院里拍戏,有多少人敢去?所以那是一个特例。

  南都娱乐:你说你的地位一是导演给的,一是投资商给的。碰上一个知己,由他来执导,就成功。碰上了一个知己,由他来投资来运作整体的发行和导演的选择,也就成功了。但这么契合的班子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海岩:就是说你并不是可以找到一个很理解你的投资人,可以找到一个和你想法一致的很好的导演,可以找到特别合适的演员,非常难。所以我在其中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协调。比如说我在除了写剧本,参与后期的一些共同创作之外,就是把我的艺术见解、艺术风格不断地和参与创作的人进行交流,大家共同磨合。因为导演和投资人有时候是有利益上冲突的,那么怎么样化解这个冲突呢,协助导演,协助投资人,找到好的演员,既说服演员跟投资人签约,又说服导演来信任这个演员,还要说服演员要接受这条件、那条件,在这方面我确实是做了大量的工作。

  南都娱乐:因为你是搞管理出身的嘛。

  海岩:也不是。我宁带千军万马,也不带文艺杂耍。其实这样的协调工作很难做。那天叶小纲发了《玉观音》的配曲DVD,在国家大剧院做的发布会。有一个媒体就问他:“叶教授听说当时做《玉观音》时你跟丁黑吵起来了。”他也承认说:“我们当时有一些矛盾,互相不太理解,海岩老师也跟着一块协调。”当时确实丁黑对叶小纲有些意见,我两面帮着磨合,做工作。最后两个人还是走到一起,把这个作品完成了。你也知道凡是这个艺术家到了大师级,他就会有个性,会比较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我合作的这些导演都有些个性,比如宝刚、丁黑等。

  南都娱乐:我看网上的报道说,你和赵宝刚导演的关系现在不是特别好了?

  海岩:网上都是瞎说的。我跟赵宝刚关系非常好,经常来往,我的儿子都准备跟他去学艺。学导演。赵宝刚拍的《婚姻保卫战》的电视剧海报就是找我儿子拍的。而且前不久赵宝刚还说,让我再给他写一个剧本,价格随我说。我和宝刚很投缘,他对浪漫的东西有感觉,会激动,这方面我们惺惺相惜,所以我才和他合作了这么多次。

  关键词:海岩剧的衰落

  “我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情。”

  海岩曾经说过:我的地位一是导演给我的,一是投资商给的。碰上一个知己,由他来执导,就成功了。碰上了一个知己,由他来投资来运作整体的发行和导演的选择,也就成功了。但这么契合的班子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离开了惺惺相惜的刘燕铭,失去了趣味相投的赵宝刚,再加上市场不可扭转的劣势,“海岩剧”精髓虽在,但却大势已去。

  南都娱乐:我年初采访刘燕铭,他说你的离开让他很遗憾。

  海岩:我跟刘燕铭合作了这么久,在影视界里头传为佳话,我确实是靠海润的支持慢慢被媒体、公众认可吧。我对海润的这个品牌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大家合作的过程很愉快,合作的成就也很明显。只不过当时我的一些其他朋友,老约我写,因为我跟海润有约,所以推了很多次。后来和海润的合约到了,我就跟刘燕铭提出来,说要帮别人写本子,但因为是在酒桌上说的,他一直当我开玩笑,还说你别闹了行不行啊!我认真跟他说,他就说第二天找我谈,我也确实觉得有必要谈谈我们双方怎么继续合作。结果,他又醉得没起床。弄了好几次,我都跟对方签了,他才来找我。我说我早上刚签了约,他又觉得我是跟他逗。哎,可能因为太熟了吧。

  南都娱乐:作为一个旁观者,怎么看常继红的这次出走呢?

  海岩:我觉得刘燕铭做老板有做老板的优点,他有大局观,为人比较宽厚,人脉关系非常好。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也很强。常继红是经理人,虽然实际上她也是老板,但是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特别精明,责任心特别强。他们两个在一起合作应该是一段佳话。但是可能也是每个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需要不同的空间和方式,来拓展下一步的发展,那么这种分分合合就是很正常的事。我认为长期的合作就如同成家过日子,不仅仅需要激情,同时需要理性。

  南都娱乐:你当初离开海润的时候,是不是对以后的发展已经有了全盘计划?

  海岩:我真不像你想的这样,盘算好自己的商业路线。20年前,影视那时候还不那么火的时候,我就跟媒体说过,我说我是业余作家,玩票的,为自己的爱好而作。

  南都娱乐:“海岩剧”在慢慢走下坡路,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海岩:我觉得我们在电视剧界崭露头角比较早,现在是群雄并起。因为现在的电视剧和前些年很不同,为什么不同呢?首先观众不同了。当时看海岩剧的时候,《便衣警察》也好,《玉观音》也好,《永不瞑目》也好,《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也好,和现在的观众群体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有两个技术没有应用,一个是网络下载技术,一个是压缩光碟的技术。所以那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是会守着电视机看电视剧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看电视的按电视台的说法是:40岁以上初中文化以下的妇女占主体。年轻学生在网络上你想怎么看怎么看。所以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家长里短的戏受欢迎,还有一些明显是烂片的戏,艺术上、文学上、表演上都乏善可陈的戏收视率还那么高,是因为电视观众的成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都娱乐:所以是市场造成了妥协。

  海岩:电视剧这个行业,和电影,和一些其他文化产业是不一样的。比如电影是直接卖给消费者的,电视剧是卖给电视台的,所以过去可能观众享受什么样的电视剧是由创作者来决定,现在是由购片者来决定。收视率变成了购片的唯一标准。但收视率的取样调查是极不科学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很无奈的,这个唯一标准左右了市场,市场又左右了创作。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说,你现在单谈文化不谈产业,不等于死吗?总的来说,时代不一样了,我们以前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南都娱乐:有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

  海岩:我应该说在我们这个行业里,编剧也好,作家也好,红了也20几年了,快30年了。你看我的《便衣警察》是1982年写的,到现在快30年了。那么我觉得这个圈子里的人,很多跟我同时代成名的那些作家、编剧,早就退居五六七八线了,早就不见了。时代改朝换代的速度太快了。起伏是很正常的。

  记者手记

  岩式风格

  采访是在昆仑饭店的奢华的雪茄吧进行的。服务员领我们去了一个角落里靠窗的位子,并说:“我们老总每次访问都固定坐在这边。”海岩掐时间掐得很准,访问准点开始,准时结束。五分钟的拍照时间里,他至少用了两分钟来不停地叮嘱摄影,一定要把脸修瘦!修瘦!认真、自律的程度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Dawn)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