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唐山大地震》-主页 冯小刚作品 > 媒体评论

冯氏灾难片:冯小刚+大地震+哭戏(图)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08月03日14:48
南都周刊年度第28期封面报道:冯氏灾难片

  喜剧暂时淡出,“冯小刚+大地震+哭戏”,在这个夏季,以如此一个崭新而怪异的组合向5亿元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吹响了集结号。

  冯小刚说:“这绝不是好莱坞式的灾难片。我们更希望把观众真正带入地震亲历者的内心世界。”于是,合乎主流意识形态,不设定灾难的“预言者”角色;大地震灾难场面制作精良,但绝非整片高潮;挖掘中国人心理特点,以“亲情”探讨复杂的人性——“冯氏灾难片”出场了。

  南都周刊记者 _ 张守刚 北京报道

  一切仿佛冥冥中有天意。

  7月12日晚上,超过1万人参加的《唐山大地震》唐山首映式正在举行。在所有参与人的经历中,这将成为一次近似“神迹”的崇敬仪式:整个过程中,天空阴云密布,随时可能大雨倾盆,但直到首映式全部程序结束后,唐山体育场才迎来了瓢泼大雨。

  “感谢老天爷啊!”冯小刚喊道。

  要知道,在《唐山大地震》中,通过徐帆之口,他对老天爷表达的可是愤怒与诅咒:老天爷,你个王八蛋!

  华谊兄弟宣传总监朱墨已经历过两次“神迹”。去年电影开机之后,冯小刚曾率领剧组到唐山大地震遇难同胞纪念墙献花祭奠,当天唐山市的其他地方都在下雨,唯有地震遗址和纪念墙处没有一滴雨落下,献花仪式就在这样的“保护”中顺利完成。

  “我知道这部电影和这群有诚意的人,会得到冥冥之中无形但强大的庇护。”朱墨说。

  这部得到“庇护”的电影,能走到多远?至少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异常顺利。当冯小刚在万人体育场问唐山人:片子中不中?下面巨声回应:中!当所有观众不再纠缠于里面的插片广告,红肿着眼睛走出影院时,《唐山大地震》拥有了无限可能。

  “废墟之下,时光之上,亲人永远是亲人。”这个主题在导演、观众、影评人、唐山政府、审查机构等各方几乎全部是“全票”通过。电影片尾,当王菲演唱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作为对逝者的告慰响起的时候,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

  7月28日3时42分54秒。

  影评人魏君子就是唐山人,7月12日晚,当电影在唐山首映的时候,他带着母亲、妹妹、妻子、儿子一起观影。作为唐山人,他起初并不想去看这部片子,“看了怕心堵”。但看过之后,他感觉“挺温暖”。

  “想回家抱抱孩子,跟母亲多待一会。”他说。

  这是很多观众看过后的一个最深感受,几乎没有哪个中国人不会被亲情打败。就像有个影评人极为夸张地说,看完《唐山大地震》,不哭那还是人吗?

  至于该不该哭,出品方华谊兄弟的总裁王中磊透露,他之前一直要求华谊的宣传人员避免说哭,“因为担心会引起反感。”在目前对影片的负面评价中,也有人反问:为什么要拍一部揭伤疤的电影?王中磊的回答是:“斯皮尔伯格拍《辛德勒名单》,没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揭犹太人的伤疤。为什么我们也是拍一个回顾历史的电影,就是在揭伤疤呢?”

  冯小刚自己对这块“伤疤”也有感触。他切入这个时间,最初来自个人的人生体验。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他18岁,人在北京。“醒了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在发出声音,我妈说地震了,拉着我和姐姐往楼下跑……”

  多年后的机缘巧合,他接受了唐山市政府的“命题作文”。对于2009年财政收入达413亿元的唐山市来说,投资不是问题,他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话语权”。唐山电视台对外部主任、《唐山大地震》唐山方制片人姚建国说,他们要求占据50%以上的股份,“保证我们所需要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

  冯小刚肯接手,是张翎的小说《余震》给了他提供进入那段历史的角度。冯小刚称:“这绝不是好莱坞式的灾难片。我们更希望把观众真正带入地震亲历者的内心世界。”于是,合乎主流意识形态,不设定灾难的“预言者”角色;大地震灾难场面制作精良,但绝非整片高潮;挖掘中国人心理特点,以“亲情”探讨复杂的人性——“冯氏灾难片”出场了。

  那个顶着“贺岁片导演”光环的冯小刚,又一次给观众以巨大的惊奇。在《唐山大地震》北京首映式的发布会上,片中饰演小河的王子文感叹说:以前只知道冯导能逗人乐,现在知道,

  原来冯导也能引人哭。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早年的冯小刚用这三部喜剧电影,打造出中国独有的“贺岁片”概念。叙事的平民策略,还有游戏调侃的京味语言,以及美满结局的古典幽默,让它们打上“冯氏喜剧片”的烙印。

  不过,冯小刚很快就对“贺岁片之父”之类头衔产生了厌倦。

  谈到他的电影转型,一般说来,都会把2006年的古装武侠片《夜宴》作为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但青年导演、影评人秋原却认为,这种“转型”从喜剧《大腕》就开始了。

  “尽管《大腕》还是喜剧片,但已经不同以往冯氏贺岁电影极力取悦观众、刻意追求“皆大欢喜”的叙事风格了——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让观者第一次在冯氏电影里领略到鞭挞的声响和讥讽的辛辣。”他作此分析。

  其实,如果再追溯得远一些,冯小刚早期还经历了一次从艺术片到商业片的转型。1996年,他拍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结果开拍不久,就被勒令停机。电影给出的理由是“剧本过于挑逗、追逐……暴露丑恶而不鞭挞丑恶,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

  之后,这位曾被指责为“错误引导大众审美趣味”的导演,彻底拥抱了大众趣味。

  在《手机》(2003)和《天下无贼》(2004)中,冯小刚继续着在商业喜剧片的领域里,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叙事风格的新尝试。后者取得1.2亿的票房,冯小刚荣登“亿元俱乐部”,并开始打破票房上的“北热南冷”的尴尬格局。

  当然,彻底丢掉喜剧导演的定位,还是《夜宴》(2006)。尽管这部关键的转型之作口碑一般,但冯小刚却由此踏上了脱胎换骨式的转型路途。接下来,他引进韩国烟火特技制作的现代战争大片《集结号》大获成功,他终于摇身变为“多元化导演”。这位一脸喜剧色彩的导演,其电影的面孔越来越模糊了。

  “他一直是进步的。”跟冯小刚相识多年,此次担任《唐山大地震》监制的陈国富说。

  这也许是冯小刚跟其他中国“大导演”最不同的一点。陈国富的说法代表了很多中国观众的困惑:“很多好导演,精彩的作品好像早就发生过了,作为观众我们一直期待着他们的新作品,但是一次一次地觉得失落,而且这种失落还不像一种意外,成了一种常态。”

  “《集结号》一半是战争片,一半就像秋菊打官司,这两股气是对冲的。” 影评人毕成功说,“但看完《唐山大地震》后,你会觉得灾难只是个点缀,它本质上是个苦情片,气场是连贯的。”

  从“逗人笑”到“引人哭”。冯小刚几乎没拿过任何有份量的国际大奖,但凭借超人的商业制作天赋,他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票房之王”。《唐山大地震》最初喊出 “5亿元”票房,让不少人为之一惊,但很快,更有大胆的业内人士预测,也许《唐山大地震》将在国内首创一个

  “以美金计的亿元俱乐部”。

  冯氏喜剧暂时淡出,“冯小刚+大地震+哭戏”,在这个夏季,如此一个崭新的怪异组合向5亿的国产电影票房记录,吹响了集结号。

  2007年,他的《集结号》票房收入达到2.6亿元,2008年《非诚勿扰》飙升到3.2亿元。也正是经过《非诚勿扰》一役,他的作品总票房达到了10.32亿元,成为国内首个票房过10亿元的电影导演。他目前国内的对手,是《建国大业》的4.6亿。

  从广州最新消息看,《唐山大地震》在中山纪念堂的首映礼票房突破10万元大关,已经打破了去年在同一地点放映的《建国大业》(7.2万元)国内单片单场票房纪录。

  “大家要相信我这一点,我每次说我要达到多少多少票房的时候,大家都说我说大话,但每次我都兑现,从没有食言过。你们在中国导演里找,没有了。所以说大话这个帽子肯定扣不到我身上来。”冯小刚再次公开在媒体上宣告。

  一直关注票房市场的影评人毕成功分析,有两个客观背景因素对《唐山大地震》极为有利。一个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井喷式的发展。“去年全国票房是六七十个亿,今年这个数字可能是100亿了,这个增长率会有50%。”另一个因素是,《唐山大地震》的档期极佳。7月下旬上映,同期的8月份没有称得上大片的,“最有威胁的可能就是《怪物布莱克4》了。

  从徐静蕾以《杜拉拉升职记》突破1亿元后,中国电影的“亿元俱乐部”似乎就失去了本来的含金量。假如《唐山大地震》长线放映,票房超过一亿美元(6亿多元人民币)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毕成功说,他的圈子里已经有人提出了“1亿美元俱乐部”的概念。

  当然,负面的因素也不乏。网友“维他命哨兵”的总结有一定代表性:“看了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宣传片,预言票房惨败,立此为证!原因有三:其一,太惨烈,看过片花都不想吃饭;其二,没有明星,也就失去了对年轻影迷的诱惑力;其三,档期失算,炎炎夏日,跑电影院哭个稀里哗啦,有病啊!”

  冯小刚曾不客气地说,中国电影在一个蓬勃的成长期,“我也很骄傲地认为,我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这种蓬勃成长起到了一个领军的作用。这个我就不谦虚了。”

  这一次,他是否能继续骄傲下去?

(责任编辑:小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