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上海电影节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 > 新闻报道

彭浩翔:不拍合拍片我拍国产片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06月17日16:19

   内地观众了解彭浩翔是从《伊莎贝拉》开始,而他一贯打着强烈“彭浩翔风格”的作品也培养了大批忠实影迷。近几年,每一次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他的国语都越来越好,此外他还在内地开设专栏,为韩寒《合唱团》写连载故事,如今彭浩翔更是将自己“卖身”给了内地电影公司,一卖就是三年。在专访中,彭浩翔首次透露年底将在上海开拍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片《撒娇女人最好命》。

  “《志明与春娇》口碑佳,内地上映双版本”

  《每日新闻》:大家非常期待的《志明与春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已和观众见面,您亲临了首映现场,觉得观众反响怎么样?

  彭浩翔:反应很好,我和观众一起看的,一开始我很担心,毕竟是放粤语版的,我担心这里的观众对很多比较“港味”的文化会看不懂,可是原来很多粤语笑话他们都懂,那些段落观众都笑得很开心,给了很好的反馈。也许是过去大家都看香港电影、听香港音乐长大的吧,懂粤语的比我想象得多。

  《每日新闻》:《志明与春娇》主干故事其实非常纯情,但由于片中的一些粤语粗口在香港被定为三级,不久之后它将在内地上映,版本上会否有些不同?

  彭浩翔:情况是这样的,画面是不会有任何改动与删减,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内地会有两个版本的放映,一个是国语的配音版,因为有一些对白是原汁原味的粤语对白,没有字可以把它翻成国语,国语版就会改掉一些。在北京的电影中心和广东地区会放粤语版本,也会有一点点配音,我保证只是很小很小的部分,绝大部分笑点都在。

  《每日新闻》:您的《志明与春娇》是靠微博的口碑传播,这是不是一种电影营销的新途径?

  彭浩翔:过去观众的传播比较慢,往往片子都下档了,有了微博很直接地在第一时间传播口碑,而口碑又能真的帮助到了票房,微博时代的来临真的帮助到了像《志明与春娇》这样一些中小电影,应该说是一个新方向。

  《每日新闻》:近期您的两部作品《志明与春娇》、《维多利亚一号》是反差巨大的两个类型,包括近年来的作品,您所选择的类型都很不同,却有一种强烈的彭浩翔烙印,您看来您最大的痕迹是什么?

  彭浩翔:作者很难自己去讲这个,你问我《志明与春娇》和《维多利亚一号》,我觉得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东西,喜剧片和恐怖片,但大家都说“很彭浩翔”,那也许是个人的味道吧,你看昆汀·塔伦蒂诺题材也是多种多样,哪一种风格很难说清楚。

  “拍喜欢的故事,我也要看投资人眼色”

  《每日新闻》:您如何去选择这些题材?

  彭浩翔:我都是拍我自己喜欢的,当然也有一些现实的问题,我同一时间可能有很多故事想要拍,但比较商业的那个才会被投资人选中。说实话,这不是彭浩翔一个人说定就定的,也要看很多投资方的意见,还要看那一年有没有同类型的电影成功,要是同类型的电影成功就比较容易去说服投资人,要是赔钱的话就很难。

  《每日新闻》:您现在还没有过“如何说服投资人”的阶段吗?

  彭浩翔:我相信只要做电影一天,这个阶段就不会过去的。每一部电影都要和投资人去沟通,可能投资人对你有信心,但是我提出来的案子有几个,我比较喜欢的和投资人比较喜欢的那一个也许是不一样的。他们说“我投资你”,但究竟投资哪一个,这个事情还是要谈的。

  《每日新闻》:最近您做了曾国祥、尹志文新片《恋人絮语》的监制?

  彭浩翔:是的,当别人的监制好像帮人做媒一样,压力很大,因为如果介绍得不好,我也要负责。我当监制的第一原则就是真的很熟我才愿意去做这个“媒人”,曾国祥他们过去是我《伊莎贝拉》的编剧,我们合作过很久,我不担心他们电影的质量。

  “三种角色的僵持,导演的我最大”

  《每日新闻》:监制、编剧、导演,在您自己的电影创作中常常是三种角色,会否有三种思维模式?

  彭浩翔:是的。一开始写的时候,我先不从监制和导演的角度,完全放松在编剧的角色,大胆地去创作。写完了之后才会用导演和制片人的眼光去看,去把一些我没钱拍、拍不了或者拍不好的场面全部删掉,这是另外一个角度,可能作为编剧会觉得一定要有这场戏,但在制片人与导演眼中,要是不能拍好不够钱拍,为什么要拍?拍出来不好反而适得其反。

  《每日新闻》:在三种角色中,最后说话的是哪一个?

  彭浩翔:最后是导演的角色。监制在三者中最重要,当监制的彭浩翔要把所有不需要的东西删掉,把所有的资源要留给那个拍戏的导演彭浩翔。所以我监制的任务会在前面就做完,后面就会是我当导演的自我发挥。其实我当人家的监制也是这样,我先控制好剧本,到了现场会放权给他。过去曾国祥他们当我编剧是帮助我开发我想做的故事,我当他们的监制是协助他如何把他想做的故事做出来。要是我觉得钱够了,时间够了,我不会去限制他们的创作,发展自己的导演风格。

  《每日新闻》:写作在您的创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彭浩翔:我在当导演之前是作家,我很享受那种完全不用理成本、卡司,放开去写的感觉。我有一半时间是在写作,韩寒的《合唱团》、专栏《爱的地下教育》,其实写稿子比电影的收入少很多,但我还是花时间,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合唱团》里我会连载一个民工到广州打工回到乡下的黑色幽默故事,一直很想写,直到韩寒的杂志编辑找到我。我也常常从《爱的地下教育》别人给我的信件里找到很多灵感,预计7月份会停专栏,8月出书。这其实是我对时下年轻人的爱情做了一个田野调查。

  “三年三部国产片,年底上海开机”

  《每日新闻》:这次来上海您的国语有进步,是不是意味着你也要进军内地了?

  彭浩翔:现在我的国语很牛(笑),因为和内地影人接触比较多,开会都是用国语。其实我今年开始签约到了江苏广电下的幸福蓝海影业,三年为他们拍三部电影。我不拍合拍片,直接拍国产片,年底会在上海拍一部《撒娇女人最好命》。

  《每日新闻》:“香港电影已死”的争论,您怎么看?

  彭浩翔:打个比方,一种语言死掉了,完全没有人说才是死?不是,是没有新的人去讲。香港电影的状况是没有新人进行业,进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少。但这不意味着香港电影会死,过去香港电影因为太过锋芒而被拿出来单独讨论,但它其实是中国电影的一部分,不可能单独存在。

  《每日新闻》:这次来电影节有什么不同感受?

  彭浩翔:这次来发现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得更专业了,感觉很好,我觉得上海电影节是非常国际化的了,可以算是中国电影节的龙头,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国际电影人来做嘉宾,不止是好莱坞,还有欧洲影人,大家都很看重中国市场。

  

(责任编辑:Dawn)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