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戏说宝黛钗
【导语】一万个人看《红楼梦》,就有一万个“宝玉”和“黛玉”,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下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因为李少红是导演,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李少红告诉我们的宝黛钗。
黛玉:她的病是爱情病
“黛玉最主要是心里孤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她以独生女的身份留在贾府,特别是看到别人兄弟姐妹三五成群地嬉笑,对于她来说内心的孤寂感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也有她特立独行的地方,虽然柔弱,却也是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她把她渴望爱情的要求和欲望都表达出来,把她的爱憎喜恶表露出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是刘姥姥,还是贾母。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她算是那个时代的先锋女性。”
“黛玉生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她得不到爱情,而并不是说她从小就体弱多病。她想结婚,却一直迟迟没有人来提亲,她变得忧郁,那一个秋天开始旧病复发,这些更多的是她的心病,实际上她之后身体的每况愈下,是因为她放弃了她的生命、放弃了她的理想,她拒绝吃药、拒绝调理,完全地放弃了自己,所以归根结底,病因是因为没有人能帮她主持她的爱情,如无根的浮萍一般。以现在的说法,就是类似于忧郁症,总之环境注定她得不到爱情,她所有的郁闷和痛苦,也都来源于此。”
宝玉:初恋的滋味
“宝玉是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但他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生长在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他更多的是承受一些成熟之后对人生的觉醒。他要有心理成熟和生理发育完成之后对于事物的感受,又不能够成熟到成年人的感觉,他是一个正在逐步经历人世间情感历练的、身心健康的大男孩。”
“而对一个大男孩来说,初恋将是美妙并且终生难忘的,至于为什么是黛玉而不是宝钗,是跟他们两人的个性相关的,除了他们是青梅竹马,两个人心灵和个性的契合才是感情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而且他们叛逆的程度是相同的,对社会不满,对世俗不满,所以才会相互欣赏,所以黛玉对宝玉上学的事情也是非常不以为然,非常不屑,而且经常还在旁边敲小边鼓,虽然黛玉常常话中带刺,但是宝玉还是觉得最了解他的是黛玉。”
“其实宝玉和黛玉都是需要世人理解的,因为他们都是世俗之外的人。”
宝钗:她是个顾家的好女孩
“宝玉是问题青年,黛玉也是问题青年,所以才会有《红楼梦》这样的故事存在。而宝钗,虽然性格上也是有爱有恨,但却从不抱怨,很符合那个时代对人的,特别是对女性的要求,就是含蓄的,有什么东西都得忍着,个人的感受都要收起来,然后都是要符合一种礼教。但我们不能批评她,因为她是一个很顾家的女孩子,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
“其实她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她的哥哥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太多的磨难,如果她只顾自己的话,那这个家庭可能早已经破碎了,所以她母亲的恳求,她不能不接受,她没有办法拒绝,因而所以她的婚姻只能被牺牲于她的家庭,其实很多人在那个时候可能都会做这样的决定。
另外有一点就是,从小体弱多病并不是黛玉的专属,倒是宝钗是到了贾府就病,且身上总有药香味,而原著中前面也很少提及黛玉生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