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质疑,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首先是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所有那些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艺术家无不如此。他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足够的勇气去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在某些方面他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走在人们前面,这样他才能用自己的艺术为人类文明作出点事来,也正因如此,艺术家往往是孤独的和不被人理解的。
不管那些人是否把崔健当作一个成功的音乐家和艺术家,我认为他起码作到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且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解决问题,王朔之所以说崔健是“中国最伟大的游吟诗人”也正是基于这些。从人们普遍认为的崔健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直到现在的《给你一点颜色》,将近二十年,崔健只出版了五张摇滚专辑,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这个产量除了说明崔健并不高产以外,也恰恰说明了他的严谨和对大众的负责任,尤其是《给你一点颜色》这张专辑,里面的一些歌是崔健1997年的创作,直到2003年的时候崔健才完成了这张专辑的前期创作,剩下的两年崔健一直都在录音棚里细化和完善这些音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一点一点的抠”。仅就崔健的这种敬业精神就让人敬佩,相信更会让那些快餐音乐人汗颜的。
可以说,崔健的这几张专辑,是他的一部心灵史和思想史,同时也是中国的一部文化编年史。不管你是否承认,崔健的音乐都影响了中国的两代甚至几代人,他对中国的摇滚乐和中国文化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现在有些人却把对崔健的不屑甚至诋毁当作一种表明自己“优秀”的手段,崔健变成了众矢之的,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崔健是公认的中国摇滚之父,所以他必须要变成众矢之的。而人们所指最多的就是崔健音乐风格的改变,他们好象不允许别人发生丝毫的改变,不管是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就像一群被惯坏的孩子一样喜欢艺术家曾经带给他们的那种感觉,他们希望艺术家能一如既往的用相同的东西来满足他们。
今天,中国的音乐人、艺术家好象都要面临这样的尴尬:就是是否改变的问题。如果你的风格改变了,他们会说你“丧失斗志”“廉颇老矣”;如果你没有发生改变,他们又会说你“固步自守”“江郎才尽”,面对众口难调的尴尬局面,除了特立独行你已经没有了选择。好在崔健没有过多地理会这些,因为有人说从《红旗下的蛋》开始,“崔健就与他的歌迷陷入了一种对峙状态”。其实不是这样的,崔健只是在他的音乐里进行了更多的尝试、实验和挑战,这样才使得崔健的音乐看起来渐渐失去了一些感染力,这一点崔健也承认,但是这又是必须的,情感和阅历以及世界观的改变注定要造成艺术风格的改变,从这点上来讲,艺术家必须要“自私”才能独立,才能引导受众提高自己,如果在创作的时候就想去照顾哪部分人的话,那他作出来的东西已经毫无价值可言了。
对于这张《给你一点颜色》,崔健干脆直接说“这张专辑很大程度上是给专业做音乐听的,这张专辑在创作上基本没考虑大众,只是在制作上注意了一点平衡”。就这样,崔健“已经远去,拖着弯弯曲曲的身影”,相信只有真正理解他的人才会跟上他的脚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