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在中国从出现到发展已经走过了数十年历程,却一直无法获得良好的公众影响力和市场上的成功。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对音乐剧的兴趣也早已从争论何为真正的音乐剧,转到关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生存发展问题上来。不同的观点往往针锋相对,比如乐评人王小峰和作曲家三宝对中国音乐剧的看法就十分不同。
王小峰:还未探索就开始畸形发展,好比拔苗助长
新京报:如今的舞台剧形势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比如音乐舞台剧和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就有区别,想听听你的看法和评价。
王小峰:我觉得音乐剧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国仍然没有音乐剧。其实音乐剧的形式就是音乐、戏剧、舞蹈的结合。从传统百老汇音乐剧的概念来看,中国的音乐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本土音乐发展都很缓慢,舞蹈发展到如今却又不伦不类,中国的戏剧发展也很缓慢,因此这三种发展都不够健全的艺术形式结合到一起,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营养不良。
新京报:你是说,是这些因素才造成如今出现这些所谓的解构了的舞台剧或是歌舞剧形式。
王小峰: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说明这些人不敢面对音乐剧三个字,所以才想出这两个词作代替,因为自己做的不像音乐剧,就说自己的剧是舞台剧、歌舞剧,这都是很无聊的伎俩,主要还是编剧、导演、演员这些创作人员加到一起也不足以搞出音乐剧,于是,退而求其次,改换名词。其实,既然改换名词就不要往音乐上靠,就像我们以前做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一样。而现在是拿音乐剧来引诱观众。
新京报:那中国就没有音乐剧了?
王小峰:中国没有音乐剧,是因为我们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通过本土文化消化掉后,基本都消化不良。如今是带有商业色彩,大家都靠着它挣钱。这样就会变得急功近利,没有人踏踏实实地在想,如何把中西方文化结合好,结果就是不伦不类。
新京报:照你这么说,这个问题是该归结到创作者身上。因为艺术人才中国不比国外差。
王小峰:中国有这种优秀人才吗?不可能。从音乐剧来说,中国学习这门艺术的人就不多,竞争力不强,而音乐剧要求演员舞蹈、唱歌、演戏都非常精通,音乐剧演员往往在这三方面中有一方面不行而被淘汰的。从1995年以来中国创作的音乐剧,我觉得都不好。我这里的不好一方面是和百老汇的音乐剧比较,明显就会感到不对劲,另一方面和中国传统戏曲比,也不对劲。其实,中国的戏曲就可以做成音乐剧,比如京剧《霸王别姬》,它的音乐用流行歌曲的方式来编配和演唱,加上普通话的对白,情节完全一样,这样就是音乐剧。
其实京剧中有许多非常精彩的东西在国外音乐剧中是没有的,我们却太不相信自己的文化,盲目迷信,就好比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国外音乐剧早已形成固定的市场模式,自然回报也很丰盛,中国对音乐剧的投入很少能达到国外的水平,于是就顺理成章地说自己不如人家是因为资金不足。那我们为什么要做成国外那样的呢。不同语言习惯,不同文化背景,我们拿来必须要改造它。但如今大家为我所用只是商业层面,而不是创作层面。
新京报:但为什么音乐剧在这两年却尤其受宠?
王小峰:舞台剧市场在日趋成熟之时,需要一种艺术品种来填充它,这就选中了音乐剧。但中国人天生又不会讲故事,你从电影上就能看出来,中国最有名的导演,张艺谋、冯小刚,电影拍得就很烂,而过去无论是老舍还是曹禺的剧本,拍成电影和排成话剧都很好,现代人做舞台剧却把基础丢在一边,却花心思要弄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比如加入多媒体,当让市场去检验的时候,观众想看的还是你如何把故事讲得圆满,而不是你用的是什么艺术语汇。
新京报:那你认为目前中国这种音乐剧的发展状态或说形式是属于探索阶段还是畸形发展阶段。
王小峰:我认为是还未探索就开始畸形发展了,这就好比拔苗助长,这样死得会很快,这很可怕。流行文化虽然是快餐文化,但如果自己文化底蕴很厚,基础仍然存在,但我们这些流行的东西就像一片浮云,连根都没有,吹走了就连一点痕迹都没有。
三宝:音乐剧最适合在中国发展
新京报:现在大家都在问什么叫音乐剧?你好像对这种说法非常反感。
三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为什么非要给它一个所谓的定义或框框,然后把自己框在理所当然的框里面,因此国内才会存在这种多元素的舞台样式的叫法,比如新民乐舞台剧、原生态音乐剧等等,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是一些商业上的炒作,新闻媒体上的说辞,至于内容本身根本就不重要。本质上,还是没有踏踏实实地研究和打基础。
音乐剧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观众应该归功于好莱坞,比如《出水芙蓉》让中国的观众了解了音乐剧,但是很多观众也以为音乐剧是根据电影改编过来的,其实像《雨中曲》、《音乐之声》以及现在这部《芝加哥》都是从音乐剧改编成电影的。此外音乐剧《芝加哥》中剧情发展的象征性以及乐队在舞台上的表演等形式与中国的京剧都很像。音乐剧在国内非常少,起步也很晚,虽然这一两年有不少人在做音乐剧,但是它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
新京报:你曾说过音乐剧非常适合在中国发展。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三宝:从戏剧这个角度来讲,实际上音乐剧是非常适合于中国的观众的,首先符合中国老百姓在剧场欣赏的习惯,他们希望听到很好听的音乐、歌曲,看到很好看的舞蹈、舞美、灯光、服装等等这些东西,实际上它是特别适合于在国内来推广的一个剧种,虽然它也是从西方来的,比如古典歌剧是从西方来的,芭蕾舞剧也是从西方来的,这些戏剧形式经过那么多年,国内有很多人在做这件事情,但是它还是没有太大的市场,还是没有多少人走到剧院里听歌剧或者看芭蕾舞,但是音乐剧我始终看好它的前景,因为它比纯的舞剧和歌剧更接近大众,是能够深入浅出的艺术形式,是拥有很多观众层次的剧种。所以我觉得音乐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把观众拉回剧院来的重要手段。
采写/本报记者 天蓝
焦点尝试
声音
仅有热情和梦想是不够的
刚看过《周璇》,每一次看中国的音乐剧,因为从来没看过一部好的,都抱着很低的期望值去的,这次也果然不出意料,太次了。伊能静演得非常好,很有灵气,但个人演技问题,也跟音乐剧好坏无关。导演在演出以后上台,讲述了排戏的过程,可是我觉得仅有热情和梦想是不够的,不是说卖力了就一定是好东西。别人评论的时候一用“不容易”来形容,肯定是差的意思。比如说有个音乐剧最基本的方面:唱歌应该现场真唱的,可是这部剧居然全部放录音,就这点已经让我倒胃口了。奉承的话我不愿意说,尽管每次去看都是捧场去的。
中国的音乐剧我看过不少,但没有一部是好的,很多就是话剧加音乐和舞蹈,伴舞根本融不进音乐和剧情中,结构、节奏都不是音乐剧的样子;很多说运用“多媒体手段”的,不过在现场大屏幕上放放电影,插播一些老照片,是吹出来的“多媒体”。
“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我特别相信这句话,我也看过纯粹形式的艺术,人家也能弄得很有味道。可是到底中国的音乐剧问题在哪儿呢?缺乏音乐剧人才,技术上,说了多少次,还是中途关了灯暗了场,剧场就是不让动——我也想不明白,总之路途遥远。百老汇的音乐剧并不只是一味说“商业”,而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百老汇的剧根本不需要打“明星牌”,但我们这里就喜欢打“明星牌”,从近10年前的《音乐之声》当时打的成方圆、王刚的“夫妻牌”,到《周璇》的伊能静、林依轮。可是毕竟“明星牌”是目前惟一的出路了,名人至少很有票房号召力,而且像《周璇》首演以后,大厅里面伊能静的歌迷排了一条长龙,至少能引起新热潮,引起观众关注的热情。可是名人来演不能玩票。
□不愿透露身份的某业内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