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的20年,以社会伦理、现代爱情为题材的时装片始终是电影的主流,即使是“天一”公司拍摄的《梁祝痛史》等“稗史片”也是穿着当时的服装演过去的故事。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末期,中国观众开始对题材有限的时装片感到厌倦,1927年左右,轰轰烈烈的“古装片”运动掀起了影坛的一场商业风暴。可惜的是,当年的这批古装电影大多已经散失,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一部是1927年侯曜导演的《西厢记》。
电影笔记
看“古人”拍“古人”
2001年4月6日,香港第二十五届国际电影节热闹开锣。在“中华电影经典展”的播放单元里,列于名单首位的正是1927年由民新公司出品、侯曜编导的这部《西厢记》。因其是默片,主办方别出心裁地请来香港音乐家哥柏斯,用电子琴为这无声的古典爱情剧铺设了一段背景音符。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划痕闪烁的电影银幕,“碧云天,黄花地”的盎然古意,再加上新鲜的现代乐章……怎能不让人生出一股时空倒错般的恍惚来。
对于今日的观众来说,隔着两层时空、感受“古人”眼中的古人,无疑是新鲜的体验。凭着一股好奇心往前追溯,我却发现关于此片的史料记载只有淡淡的只言片语。好在零星话语总带着宏大的历史背影:《西厢记》的那个年代,中国电影界正经历着一场“古装片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至1928年间,中国各电影公司共拍摄古装片多达75部之多。古装片盛行,有一定的商业原因。这样的电影迎合了当时被曲艺文化喂养的“主流”观众的需求。我们几乎可以想象,如果说当年光顾放映外国电影的高价影院的观众是少数有闲妇女、无聊富商、文艺青年的话,那么经常赶场看这类电影的一定是那些磕着瓜子,啜着热茶,习惯叫好捧角的普通百姓……
显然,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天一公司是有其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商业头脑的。可惜国人做事的致命缺陷就是起先观望,一见有机可图便蜂拥而起,使事物在瞬间垮掉。在古装片大量盈利,成功地拓展了国外市场(主要是南洋)之后,大小公司便纷纷挽袖上阵,拍起古装戏来。恶性竞争致使制作成本一降再降,拍摄手段也越发粗糙——你能想象得出把京剧舞台上的整套行头原封不动搬到电影里是什么样子吗——于是这场运动在文人墨客的口伐笔诛加国民党电影审查机构的禁摄令中很快便销声匿迹了。
还好,侯曜的《西厢记》并没有沾染上当时那种媚俗的恶品味。正相反,在“国片之父”黎民伟的倾力支持下,侯曜使用了当年最先进的拍摄技艺,拍出了一部卓尔不群、紧凑生动的作品。他在江南实地取景,动用真正的军队协助,还首次尝试特技摄影,造出张生在梦中骑毛笔飞翔,与敌人作战的奇幻画面。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不啻是一次震撼人心的观影经历。英国泰晤士报还专门对此片发表过评论,其中讲到:“……电影技术,虽尚幼稚,但因剧情幽丽,观客如同重读古国神话一样,全剧表演诚恳……片中无恐吓和剧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静很清新而有礼貌的作品……”
片中除了莺莺扮演者是黎民伟的夫人、大名鼎鼎的明星林楚楚之外,演“红娘”的李旦旦也是当时红极一时的青春影星。她是民新影片公司老板李应生之女,漂亮活泼,游泳、骑马、开汽车样样都会。她退出影坛后去国外,学会了开飞机;30年代曾回国做过飞行表演,轰动一时。古装明星竟有欧洲新女性的风度气派,这会令人忍不住联想,那个时候的中国——那个古装片与时装剧齐飞,神怪片与言情戏共存的时代——和我们现在的都市时髦生活,究竟有多大的差别?(王晖)
关键词
《西厢记》
民新公司摄制,侯曜编导。改编自同名古戏的这部电影是古装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从当时的评论来看,《西厢记》的艺术水平在当年的古装片中属于中游。本片还是最早在西方作公开放映的中国电影(1928年夏在巴黎)。
侯曜
1924年进入影坛,以编导《弃妇》一片而成名。1926年加入黎民伟的民新公司,除《西厢记》外,古装片时期他还拍了另一重要作品《木兰从军》,耗巨资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1940年后,他受邵逸夫之邀赴新加坡拍片,1942年被日军以抗日的罪名当众斩首。
《美人计》
大中华百合公司1927年摄制,少见地由史东山、陆洁等四位导演联合执导。本片改编自《三国志》刘备娶孙权妹一节故事,投资达15万元,被认为是制作态度最严肃、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古装片。
存档
摆弄他人祖宗不如卖弄自家英豪
年代隔得远了,子孙都不认得祖宗的本来面目,不晓得祖宗一生的事业,尽涎着脸去看人家摆弄他们的祖宗:赤脚披着整块的布,穿着铜铁做成的衣服对打;男的戴着头套;行礼时曲臂抚胸弯弯腰;女的腰间扎了一支大灯笼壳,行礼时伸了脚蹲一蹲。男的不是乱搂许多女人亲嘴,就是为了女人拔剑乱刺。我们这班不肖的子孙看了十分艳羡,人家祖宗怎样神武,干下的事业怎样的伟大……我们不是没有神武伟大的祖宗,乃是我们做子孙的自己不争气而已。现在我们只要能够照样有古装戏一来,使得一般拿黄天霸等你就当作我们祖宗中间的大好老的子孙们能够改一改向来的观念,便也可以使他们不致于尽去艳羡别人了。更进一步说,我们也可以照样来它一下子,也可以把它送到外国去卖弄卖弄,使得那班向来不甚了解我们的,也可以给他们一个忽然的惊醒,知道我们也自有我们神武英豪的民族性。
节选自当年的一片评论,作者陈起云,身平不可考。但在当时舆论对古装片的一片喊打声中,他的这篇文章却提出了有趣的支持古装片的观点。
现在时
“古装剧”:除了娱乐之外
酝酿于1926年的古装片创作,经过两年时间终于演化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古装片运动”。各家电影公司纷纷从中国古典小说、民间传说中寻找题材,古装片占据了这个时期电影出品的大多数。这一片种虽然受到了观众的青睐,但是古装片不尊重原著或史实粗制滥造的现象也遭到了舆论界的谴责。记者就有关古装剧改编以及最近几年的“古装剧热”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副教授张智华。
新京报: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古装片运动”中,改编自中国传统小说、戏曲、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古装影片如《木兰从军》、《西厢记》等以品质精良、格调高雅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您是如何评价这类古装片的呢?
张智华:侯曜编导的这两部影片艺术价值是比较高的。《木兰从军》改编自北朝乐府诗《木兰诗》,最近几年电视剧甚至迪斯尼的动画片都改编了此诗,而在上个世纪20年代把它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此片战争场面之宏大、外景地跨越范围之广,在中国电影史上应该说也是空前的。而《西厢记》在搬上银幕之前,舞台上用各种戏曲形式已表演过很多次,而电影用了许多特技手段表现原著中现实与梦境的转换,甚至有张生骑着毛笔“空中飞人”的镜头,这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讲都是一种“奇观展示”。
新京报:中国电影发展到上世纪20年代不过才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然而,众多电影制作者却感到该拍的题材都拍尽了,似乎只有“吃古人饭”才是出路,最近几年的“古装剧热”是否也与此相关?
张智华:选择拍“古装剧”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相对而言,古装片的取材范围要宽广得多,中国古典文学、民间传说非常丰富,这是取之不尽的宝库;编剧选择历史故事的改编也省了不少力气,更重要的是在普通观众中影响大、流传广,比起一个崭新的故事来说更易于接受,观众面有保障,收视率也就不成问题。摄制古装剧也被看作是对市场需要的顺应,我们说现在的许多电视剧一拍再拍,续了再续,收视率依然火爆其实就是很明显的市场效应。
新京报:根据最早摄制古装片的“天一”公司的说法,摄制古装片还是为了真正的为民呐喊,这是否也是“古装剧热”排除商业因素以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张智华:在当时的中国新文坛上是提倡民间文学的,曾兴起过“整理国故”运动,古装影片摄制多是顺应了这一倾向,而古装片运动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欧化倾向,讲纯粹的中国故事的尝试也是值得肯定的。而关照近年的“古装剧热”,除了娱乐精神以外,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我国电影电视的审片制度比较严,创作者们把一些想法赋予到古装剧中,既表达了想要说的,也少了麻烦,以娱乐的方式“反映民声”。(实习生 张悦)
坐标系 1927年
一年前,美国人首先放映了用光学法制作的有声电影,而1927年公映的第一部中等长度的有声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标志着默片成为历史的陈迹。
面对美国电影的“入侵”英国国会公布了《电影法》,根据这个法律,英国的电影院必须上映5%的英国影片;每年至少要生产50部英国电影。
《性史》作者张竞生在上海创办“美的书店”,主要销售性学书籍,并打破中国商店的惯例,雇用女店员。一年后,商店因缴付巨额罚款而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