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剧照 |
撰文/许涯男 王子烨 巩晓莉 马驰 编辑/王子烨
衣衫褴褛、满身伤痕的小女孩从一片废墟中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眼神惊恐、无助。这是《唐山大地震》的宣传海报,铺天盖地侵袭城市的每个角落,稍微驻足,都能感到揪心的疼。2010年7月22日,在沉寂一年多后,以讽刺、搞笑见长的冯小刚(在线看影视作品)却为我们带来了这颗催泪弹。唐山大地震已然34载,这场民族集体的伤痛回忆将赤裸裸地再现,即时,全城沦陷。
冯导总能号准国人的脉,即使催泪也毫不含糊。尽管故事的主线是震后人心的重建,还辅以坚强、力量、温情等积极佐料,但从影院走出来的每个人都泪如泽国。
然而影片也不乏瑕疵,比如被质疑广告植入并不高明,人物塑造单薄,催泪过于煽情。在电影公映之际,本报独家专访冯小刚,揭秘哭点,答疑解惑。本报更是附送《唐山大地震》10大哭点提前看,友情提示:进影院前准备好纸巾。
冯小刚:只要结合得好,植入广告没问题
说感人也好,煽情也罢,当催泪弹迷雾消散的时候,观众从废墟中擦干眼泪,关于电影第二波的争论来了——向来很为投资方着想的冯导,这次亦将广告植入片中,无论是酒还是保险,国殇与商业共存的影片带来了更多的质疑。而关于选演员的考虑,关于影片中好几条线索人物单薄等疑问,采访现场,不停抽烟的冯导一一给了本报记者交代。“像中国人寿、剑南春那种情况,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资金问题),所以我在这儿加了一个无伤大雅,但是他能给我多做这么俩地震的镜头,就是权衡吧。”
记者:先说说这个电影最早的来龙去脉,先是唐山那边想做这么一个反映大地震的电影?
冯小刚:对。他们想做,然后他们找张艺谋,张艺谋拍奥运会,他们说那就找冯小刚,他们俩谁都行,就约宏森来跟我说,因为有一次我跟陈可辛、宏森一块吃饭,他问我你有兴趣做这个吗?他一说,我马上就想到了张翎的这个小说。
记者:后来也没再选别的小说吗?应该有别的讲大地震的小说吧。
冯小刚:没有,我就觉得这个不错,只不过是小说里说是余震。我就说服唐山那边能够接受这个故事。当时我在脑子里想,应该是个全景式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入手拍。每个人都听过这么多年的诉说,其实跟真相越来越远了,他们就开始被自己的一种什么东西催眠。
记者:就跟徐帆演的主人公似的?
冯小刚:对,而且现在唐山人特别逗,每年的7月28日,很多人凑在一块喝酒。喝酒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咱们又多活了多少年,比如说1979年咱又多活了他妈的3年。
记者:像癌症的那种?
冯小刚:对,就是那种,他喝酒是这么一个心情。再有一个就是,唐山这地区,如今我感谢老百姓,我们因为想找找那个时候抗战之后第一批盖起来的住宅楼,进到老百姓家里头,他一听说你要弄这大地震的事,他就要跟你聊会儿,然后他首先就是说解放军是恩人,他跟别的城市的说那种口号式的不一样,他确实是觉得这是他的恩人。
记者:片尾最后用了一个真实人物,骑自行车的那个,当时为什么选这样一个形式呢?
冯小刚:杨立新在我这儿拍戏,早来了一天,我说这儿有一个遗址公园,里头有纪念墙,你可以看看,壮观。他那天去的时候那儿没人。然后,他就看到一个老头,蹲在自行车旁边抽烟,杨立新一人在那儿溜达,看着老头一直蹲着,还有一些晒蔫了的花,很安静,老头最后把烟头一捻,就冲那墙说,过两天我还来看你,就骑着自行车走了。他回来跟我说这事,我说,正好,我一直在想怎么收这尾巴,就用这收。我就去跟副导演讲,你去找一个退休的老人,最好是能演点戏,但他们家确实是真有这种情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