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唐山大地震》-主页 冯小刚作品 > 媒体评论

精品购物指南:《大地震》废墟中升起的催泪弹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2010年07月27日11:37

  角色 小角色有必要请“全明星”阵容出演吗?


  记者:我看还是删了很多戏,而且感觉好像留白的东西比较多,就比如说像张静初后来跟她弟弟遇见,但是也没拍他们怎么相认的。

  冯小刚:剧本上有,但是我如果要把他们相认拍了,我担心后来的劲儿上不去,包括张静初和她继母的冲突,也删了很多。比如说有一场戏是洗衣服,陈瑾就跟陈道明急了,她说孩子这么大了,你和着一块洗衣服,你什么意思。后来张静初就觉得自己成了一个麻烦了,所以她非要跑到杭州去,离开这儿。那像这种呢,电影局赵部长说,你写的是解放军,这养父养母老为这事吵架可不行,所以就给拿了。

  记者:电影用了张静初、陆毅、李晨他们,其实我觉得没必要请这么多明星,也不会太影响票房,你用他们出于什么考虑?

  冯小刚:像陆毅的经理人老说,陆毅现在也签到华谊这儿了,跟我们陆毅合作一次。我说有这么一角色,戏不多,他说我们不在乎,我说那没问题。李晨是华谊比较想往上推。我用这些人,从钱上来说不多花,就跟我找新人花的钱差不多。张静初这个角色,当时想找汤唯,汤唯眼神里头有那种委屈感,但是后来我都准备让她试装了,谁也不给我一答复,是能用还是不能用,所以后来我就想到了张静初。

  植入广告:“主旋律”题材加上植入广告不怕突兀?

  记者:这个片子里拍了好几场喝酒的戏,《非诚勿扰》里也有一场喝酒的戏,就是葛优和舒淇喝白酒,每次你拍喝酒的戏还是挺有感觉的,为什么会老拍喝酒,自己平常是不是也爱喝点?

  冯小刚:这个是编剧写了这么一场,我觉得他那场的台词是整个电影里写得最好的一场,就是跟儿子、儿媳妇喝酒。我个人是基本上每天都喝。我觉得喝酒很容易把人与人的距离缩短,所以就说这酒是越喝越近,玩牌是越玩越远,这有道理。

  记者:说到喝酒,但这个片子里边还有一些挺明显的植入广告,当时有没有考虑到对这样一个题材,有一些广告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冯小刚:反正是他肯定要喝酒,就是你不喝这个你就喝别的,你喝哪个酒它都有这种嫌疑,就像最后张静初给李晨看养父养母的照片,用苹果手机,其实他们一分钱都没赞助,但是你也不能为了这个就不用,我掏一堆照片出来。我还是想要那种时代的变化,广告只要结合得好,问题不大。

  记者:可能比较突兀一点的就是中国人寿的那个植入广告。

  冯小刚:中国人寿跟我们长期有一个协议,我觉得放在那儿也无伤大雅。这个电影的投资不断追加,我跟制片公司说,电脑能不能再加点,视觉说,我要拿到MPC去做,那一拍就是15万美元、20万美元一个镜头。老外是绝对不还价的,他就说你要便宜可以,你就少镜头。像中国人寿、剑南春那种情况,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儿加一个镜头无伤大雅,但是他能给我多这么俩地震的镜头,就是权衡吧。

  特效:中国特效团队不靠谱?

  记者:我那天看了一个采访,是说这个特效找了韩国,还有南非?

  冯小刚:对,南非做的蜻蜓。后来我一算,比如《2012》这个片子,两小时的电影,他起码应该有一个小时的特效,我们现在是4分半,都加上不超过10分钟吧,我们大概花了3000多万人民币。那他有一个小时的话,最少要花3亿到4亿人民币。我发现如果我们《唐山大地震》这个片子,你就不用说拿出3亿来,特效这边只要你肯再拿出一倍, 到6000万的时候,那就能做得非常好。其实我们市场容量是很大的,那天我说跟好莱坞合作,大家都在做这梦。你想进他这市场,特别困难,并不是说美国片商有阴谋,不让你进来,是美国观众,他觉得我为什么要看你的电影,他就没有习惯看带字幕的电影,在美国带字幕的电影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贝特鲁齐拍的《末代皇帝》,在一个电影院放了两年,都是洛杉矶的知识分子跑那儿去看。剩下的,发行公司一看是带字幕的,就没兴趣要了,而且他们认为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就是在美国这儿了,我们不想看别人的片子,所以他的方式是你要拍得好,比如吕克贝松,那你来美国拍。所以我说,从目前这阶段来说,和好莱坞合作就是一个梦。

  记者:这几次,从《集结号》开始这种特效、战争,包括这次是地震,都是跟海外团队合作。你也一直说,中国的团队还是不成,技术落伍,你觉得中国这块还有戏没有?

  冯小刚:未来我想一定是可以的,像我们那剪接,从德国留学回来,其实他也不是学剪接的,他就电脑玩儿得特别溜。比如说《风声》就是一帮这种小孩做的,在正经电脑公司紧打紧算收你1000万人民币,他们呢,收100万人民币就给你做了,而且已经接近好的水平了。所以我觉得,像他们这样的,我估计全国可能有上千家,一堆这帮小孩,每天你进他们那屋里去,都下不了脚,全是电线、插头,他们所有挣的钱都买了这东西,这个我觉得还是有戏。咱们是缺什么啊,比如说特效化妆,特效化妆这种材料美国不卖中国人,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卖韩国人。

  记者:怕中国人山寨吧?

  冯小刚:对。韩国人给我们做特效的那些东西,到走的时候,一把火全烧了。韩国人就是跑好莱坞去当学徒工。咱们这儿你找一个徒弟跟你干活,你得给他开工资。韩国人在好莱坞那儿,我自个儿花钱租房,自己出饭钱,我给你打工,我不要钱,老美还是挺愿意的。他在那儿学好几年,把这方式学会了,回韩国开公司。但我相信,我们也慢慢会有人到好莱坞去学。这东西你要说不学,甩开好莱坞,自个琢磨出来一个,我觉得比较困难。

  情节:除了主线,故事副线人物虚弱?

  记者:我看完,觉得弟弟那条线稍微有点弱,细节挺多,但是整体而言,不是那么让你感动。

  冯小刚:编剧的重点都落在了元妮身上,就比如说张静初和陆毅恋爱的这段,就是有这么一个概念。我也跟编剧说了几次,能不能把李晨这戏弄得丰满点,他说小刚,我真是想不出怎么弄了。这电影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头,一个尾巴,最困难的是中间,怎么把这个给撑起来。

  记者:这电影里其实也有很多怀旧的片断,比如说一些歌,包括里面出现了《红高粱》的海报,为什么想到用张艺谋这个片子来把那场戏串上?

  冯小刚:那场戏是想表现这帮人是去看电影,得有一电影海报。那个年代最热的是哪个电影,大家共同记忆都有的是哪个电影,我们那儿的副导演一查说是《红高粱》,得,那咱们就找到了这个海报。

  记者:你前期的电影不管是喜剧还是什么风格,自我的那种东西挺强大的,那种激情的东西更多一点。后期拍的也很好看,但是自我的东西就相对少了。

  冯小刚:那时候想的就是怎么痛快怎么来,现在就是算得多了,这是肯定的。说是不在乎,我觉得我不相信有人真不在乎,就像有一次姜文跟我说,其实你不用老背着这么一个票房的包袱,背着也累,你把这包袱往地下一扔,我就这样,没卖钱怎么了,其实反而放松了。

  记者:这是从他自己的角度说的。

  冯小刚:嗯,我其实有时候还是想,可能这东西投资越来越大,你要真把他们闪一次,你自己觉得好像特别对不起人似的。每次主要是剧本,拍啊,这种累都是皮肉之苦,这没什么,最费神的其实就是剧本,剧本要成了,这个基本上就成了一半了,剩下的就是把演员找对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书儿)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