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仰望生命
李晨饰演龙文章
张译饰演何莫修
廖凡(左)饰演欧阳山川
2010年1月1日,由山东中心、橙天娱乐、齐鲁音像联合出品,著名编剧兰晓龙继《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又一部力作《生死线》将作为开年大戏在吉林、贵州、云南、重庆四大卫视全国首轮播出。该剧着眼于抗战中小人物的故事,意图唤起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结,视角独特,自9月份开始在地方台播出后都取得了口碑和收视的视频:《生死线》首款宣传片四大主角齐亮相赢,上星开年更是欲树抗战大戏的新标尺。
抗战中的小人物史诗
《生死线》讲述的是1938年至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一群平民百姓在江南小城沽宁坚持七年铁血抗战的故事。编剧兰晓龙依然采取了他最擅长的方式,用“小人物史诗”的视角和不乏幽默、风趣的台词讲述了那段发生在江南重镇沽宁的抗战传奇故事。剧中,他设计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当时社会上典型人物的典型个性,被笑称为“兰男郎”的李晨、张译以及新加入“兰剧”的廖凡、杨烁四人分别扮演了四个不同出身、不同喜好、不同信仰却融智慧与胆识于一身的人物。
编剧兰晓龙表示,《生死线》中观众可以找寻到友情、亲情、爱情、爱国情。同时称这部剧是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强情节剧:“第一部就是讲述了一个绝望的故事,第二部是斗争,厮杀,我把它称为《指环王》,到第三部的时候是寻求一个结果,很残酷的,很多人觉得这段很像《肖申克的救赎》。”其中夹杂有对战争、对信仰、对英雄主义情结等问题的思考。几乎在每一集生与死就在一线之间,剧中人物都经历着生离死别的痛楚。随着剧情的渐渐深入,观众也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忍,剧中人物的命运也让他们牵肠挂肚。
《生死线》里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兰晓龙作品中其鲜明的个人符号。相比于更多沉溺于导演自我表达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讲故事的手法更符合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而关于信仰的含蓄表达及英雄主义情结的宣泄,不管在年轻观众还是年长观众来说,在剧中人物身上,他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抑或思考。
战争版“F4”产生“化学反应”
《生死线》中,廖凡、杨烁、张译、李晨分别塑造了四个个性十足的男人:冷静坚韧的共产党员欧阳山川、天不怕地不怕的无产者四道风、外表懦弱内心强大的天才物理博士何莫修,得理不饶人、枪法过人的国民党军人龙文章。四个八杆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人,在战争的洪流中,以不打不相识的方式拧在一起,并产生了极佳的“化学反应”。因为演员的出色表演,这四个人物个个夺人眼球,被观众称为“战争版F4”。
这四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对信仰有着不同的理解,欧阳的信仰是坚定的共产主义,四道风的信仰是欧阳,何莫修的信仰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龙文章的信仰则是做一个铁血军人。正是这种大战争环境下的小信仰,让观众在看剧的同时,多了一份切身的思考。此外,具体到人物个性上,欧阳的谨慎、四道风的霸道、龙文章的自傲、何莫修的胆怯,直接交锋在一起,很好看也很过瘾。在他们身上,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很大程度上让观众忘记了他们是在演戏,而这也是整部戏最吸引人的地方。
纵观全剧,剧中小人物的表现也大放异彩:背着铡刀复仇,为兄弟的母亲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的窦六品;担任守备军司令,一心想做抗战英雄却被“上级”当做替死鬼而“沦”为汉奸的蒋武堂;一心只想把帮会做大,心狠手辣的黑帮人物李六野;为自己的父亲和弟弟报仇而变成一挺机枪的唐真;有心杀鬼子却没本事,最后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做盾牌,保护四道风独闯鬼门的沽兴车行车夫刘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血肉丰满的小人物,才使得《生死线》整部戏的层次更加丰富,带给观众的感动与震撼更加入骨入髓。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不变的命题
作为兰晓龙军旅题材三部曲之一,《生死线》的剧本创作其实早于《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兰晓龙笔下的“许三多”和“龙文章”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追本溯源的话,都可以在《生死线》中找到相关源头。因此,《生死线》也被称作是《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前传。兰晓龙表示,许多观众曾被“许三多精神”和“龙文章式的灵魂”所感动,但真正要寻找和探索这些精神和灵魂的起源,答案其实在《生死线》里。
兰晓龙透露,《生死线》直击的是生与死的考验。在生与死之间,个人英雄的品格与魅力显得尤为可贵。于欧阳,这个头骨里嵌着一发子弹踽踽独行在沽宁街头的男人,有着超人的智力惊人的毅力,以及不属于人类的生命力。他成了沽宁所有抗战人员的“偶像”;于四道风,从一开始,他就是沽宁人的一面旗帜,在抗战的熊熊烈火中发挥着自己的能量,他也许没有欧阳的睿智,然而他有的是自己的冲劲,沽宁城的兄弟视他为英雄;在龙文章身上,一半是沽宁守备团的上尉副官,一半是“四道风”的冷枪手,英雄的特质在他身上展露无遗,抗战的八年里,军装、信仰与尊严,他一样都没丢。
当然《生死线》并非只有战争,只有血性,欧阳山川和思枫那一段战争时期的凄凉爱情也看得人泪水涟涟。四道风、龙文章、高昕与叔叔、母亲、父亲之间的亲情;欧阳与四道风、何莫修、龙文章、六品等人之间的兄弟情,他们的情与义也触动了很多观众的泪腺。
如兰晓龙所说,《生死线》中的人物并非史实的名人,在席卷整个中国的抗战中,它几乎是一颗小小微尘。然而,正是这些默默无闻却舍生向死的布衣之士,在国家畏难的时候挺身出来,他们每个人身上展现的信仰、英雄特质让观众觉得这些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