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雨》:令人遗憾的营销之“殇”

  导演:苏照彬、吴宇森 主演:杨紫琼、郑宇盛、王学圻 投资规模:1200万美元 上映日期:2010年9月28日 预期票房:1.2亿

  严格来说,《剑雨》并不是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之后,吴宇森刚开始一直宣称要拍摄的电影,是反映“中国的泰坦尼克号”事件的爱情灾难片《太平轮》,后因制片方与版权方发生纠纷,筹备了大半年的《太平轮》就此搁浅。其后,魔幻片《幻天铃》和战争片《飞虎队》也多次被媒体提上吴宇森的拍摄日程,可惜前者不知为何又没了声息,后者也一直还在筹备中。倒是一部吴宇森挂名担任监制的《剑雨》(原名《剑雨江湖》)捷足先登,2009年底才开机,2010年暑期档就准备出没江湖一决雌雄。

  尽管种种原因档期推迟,尽管《剑雨》真正的导演其实是台湾新锐苏照彬,但扛着吴宇森的大名和“十二明星”的主演名单,《剑雨》还是声势浩大地来到了国庆档,成为不容忽视的“华语片四大高手”之一。前有“陈真”,后有“狄仁杰”,腹背受敌的《剑雨》外表光鲜,处境却十分尴尬。

  狮子开口 小马奔腾  
   从主创名单看,也许很多行外人会把《剑雨》误认为是一部重量级港片。其实,它的主投资方来自内地民营影视新贵——北京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公司。09年,小马先后主投资了《机器侠》、《越光宝盒》、《无人区》等多部电影,并因《机器侠》和《越光宝盒》声名大噪,在电影业界迅速崛起。在参股投资电影《花木兰》时,小马与吴宇森的金牌制片人张家振开始有接触,为日后的合作埋下伏笔。
  《剑雨》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部野心之作。自刘镇伟之后,小马奔腾无疑欲借与吴宇森的牵手将自己的电影江湖地位推上新高。当张家振和吴宇森的狮子山公司因为版权问题而不得不放弃《太平轮》的拍摄,小马有了更充足的机会。
  狮子开口,小马奔腾,只不过,吴大师最终的身份不是导演,而只是监制。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剑雨》开拍之日起,吴宇森已然成了片方手中紧攥的一张王牌。

  全明星阵容 还是要拉吴宇森“下水”

  国际化、全明星阵容,是《剑雨》在吴宇森之外打出的另一张重量级王牌。杨紫琼、郑宇盛、王学圻、大S、余文乐、林熙蕾、郭晓冬、吴佩慈、李宗翰、江一燕、鲍起静、戴立忍,从老戏骨到年轻偶像,横跨内地、港台、韩国。即便把他们两两组合再逐一拆分,其中任何一对也足以撑起一部电影,这样的演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可惜就算有这么多明星合力撑场,片方还是时刻不放吴宇森这块金字招牌。结果就是,《剑雨》的编剧和真正导演苏照彬被一再淡化,吴宇森的的身份从监制变总导演,到片方发布预告海报,《剑雨》彻底变成了“吴宇森作品”,几款预告片中也一再打出“吴宇森首部武侠巨制”的宣传口号。到威尼斯电影节之后的几次落地宣传活动上,苏照彬几乎彻底成了隐形人。

  如此拿吴宇森做文章,实际上反映了片方的信心不足。某知名影评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剑雨》看似明星阵容强大,但若挨个分析,其实没有一个演员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于是,在题材不够新意,演员不够号召力,新导演更是无资可谈的情况下,吴宇森成了片方心中清楚的唯一制胜法宝。

  武侠大片,风光几何?

  曾几何时,古装武侠大片一度承载了中国电影走向“大片时代”的梦想。然而,经过《十面埋伏》、《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片的频繁洗礼后,中国观众对传统的“武侠大片”还保有几许热情,实在难说。《剑雨》走的是单纯武侠片的路子,尽管讲的是江湖悬疑故事,但从题材上来讲,基本毫无新意。加之又无历史背景,主人公更不为大众所熟悉,在知名度上,和“陈真”、“狄仁杰”相比,已经失了先机。

  不过既然当初投资方会花巨资来“砸”这么一个“过气又花钱”的题材,我们姑且期待《剑雨》在故事方面表现不俗。毕竟编剧苏照彬曾凭《诡丝》、《三更之回家》等作品,多次获得金像奖及金马奖最佳编剧提名。

  在月初的威尼斯电影节亮相中,《剑雨》得到了口碑不一的两极化评价。西方观众似乎依然对飞来飞去的东方武侠电影很感兴趣,而中国媒体则多对此表现淡然。

  不能承受的江湖之“老”

  《剑雨》原名《剑雨江湖》,在大多数影迷看来,倘若要说这片是吴宇森作品,显然《剑雨江湖》这个名字更贴感觉。说起来,总有那么一丝怀旧的味道。

  时光荏苒,当年跟着“小马哥”一起成长的青葱少年早已年过不惑,《卧虎藏龙》的辉煌也过去了十年。通过张家振私交,《剑雨》请出退隐江湖多年的“华人第一打女”杨紫琼担任女一号,电影欲重温武侠江湖的辉煌,其心可鉴。可杨紫琼再怎么出名,再怎么能打,毕竟也是48岁“高龄”了,吊着威亚飞来飞去的身影或许还不显笨拙,可还要当未婚少女纯纯地谈情说爱,这样的人物情感主线,即便不别扭,也谈不上能多吸引人。

  也难怪会有影迷感叹,《剑雨江湖》去掉了“江湖”二字,莫不是吴宇森在提醒,我们都老了,江湖早已不再是那个江湖。

  有苦说不出的档期谬误

  《剑雨》原定在8月暑期档上映,最终却在国庆档才“亮剑”,让人疑惑之际也不禁为它大叫失策。《剑雨》无论题材还是演员,与《狄仁杰》、《精武风云》相比都并占优。如果放到暑期档上映,凭相对唯一的“武侠大片”类型,或许在市场上更能得利。可片方为何“舍生求死”?有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剑雨》改换档期的真正原因是影片的后期制作延误,来不及赶在八月上档。

  营销之“殇”:偷梁换柱引非议 滥用色情空出招

  《剑雨》的宣传营销,在四部大片里可谓最弱的一部。除了靠不断炒作吴宇森“巧妙”偷换概念、博取受众关注之外,其余宣传既不成体系,也没有打出能让观众记住的点。

  1、偷梁换柱,“负面营销”恐陷诚信危机

  9月2日,香港著名导演彭浩翔在微博里发言:“投资方当然觉得把小朋友名字弄掉,将你大名推上最卖钱,只是放大可以,篡改不成!你断不能说这决定跟你彻底无关,不是你提,亦算默许。可知世上有种事,叫道义。”——这一大段慷慨激昂的言辞,矛头对准的,正是《剑雨》的投资方,以及频频被“利用”的吴宇森。如前文所述,投资方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吴宇森这块“金字招牌”,不惜偷梁换柱把《剑雨》直接宣传成了吴宇森作品,以致激起圈内人“公愤”!

  从短期来看,不可否认片方耍的这个小聪明确实有效——尽管吴大导演顶不住压力,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多次强调《剑雨》的导演是苏照彬,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海量宣传,“《剑雨》是吴宇森作品”的概念基本上已经深入人心。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牺牲诚信换取一时利益的做法显然不是宣传正道。更何况,吴宇森个人票房号召力究竟有多大,还有待检验;观众一旦发现自己被“双重忽悠”了,后果可想而知。

  2、全明星等于无明星

  “全片无配角”,是《剑雨》打出的一句响亮宣传语。听起来牛,实则这种重点不明、层次不清的“明星流水账”,在观众这留不下深刻印象,也构不成实质吸引力。更知命的是,《剑雨》里本来就不具备真正的票房明星。

  3、盲目目炒作情色,自杀式宣传

  对任何一部电影宣传来讲,炒作花边新闻基本都已成了宣传定式。《剑雨》最大的花边着眼于“情色”二字,搜搜网上的记录,“大S色诱王学圻”、“欲女”、“半裸横陈”等词句和与此相关的剧照俯首皆是——演员突破尺度、颠覆形象固然是卖点之一,但这种以直接刺激人感官为手段的宣传,用多了,难免让人觉得肤浅;更何况,毁掉“玉女”大S的保守清纯、“老戏骨”王学圻的庄重严肃,在喜爱他们的粉丝看来,就是一种“自杀式宣传”,而这对八竿子打不着的“老少配”的情感纠葛对票房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让人质疑。

  4、曝光的人物海报、兵器谱等空有形式,提不起观众兴趣

  “十二星座角色海报”、“兵器图谱”,《剑雨》的宣传包装也是花了点心思的,问题在于轻描淡写、空有形式。“用十二星座来定义片中的十二位人物性格”,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可惜推出来就过去了,阐释不足的结果是观众也只当跟着看看热闹,对了解电影本身并无太大帮助。至于“兵器图谱”,不仅形式稍显老套。而且在观众连人物故事还没了解清楚之时,又怎么会有兴趣去研究兵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