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就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相声泰斗马三立的辞世,电话采访了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马季在包头机场刚下飞机,他用那特有的宏亮嗓门和“艺术语言”,爽快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对马三立辞世深感痛惜,并说:马三立是相声界的精神领袖。
马三立是我的师爷
马季说:“我与马三立相差两代人,他是我的师爷,我进入相声界后才认识他。在我的心目中,马三立是一个超级大腕,他的声望很高,我对他特别尊敬。后来在交往中,才知道老人家非常平易近人,以诚相待,没有一点大腕的架子。他很喜爱给人开玩笑,也喜欢别人和他玩笑,他随和极了。”
马季回忆道:“1985年我与马老共同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前后,马先生完全服从晚会的总体安排,反复排练,一点额外要求也没有,更没有‘大腕’的脾气。演出结束后,其他演职员都忙各自的工作去了,把老人忽略了,但老人并不在意,只是轻轻地问我,‘我们可以走了吧?’直到这时工作人员才反应过来,表示非常抱歉,但老人并没有说什么。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老人的襟怀。在相声界,他的艺术、人格、品德应该是第一位的,让人感到可亲可敬。
“还有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马季说:“那年我和马老当着观众的面录像,这和正式演出是一样的,按相声的说法,他先说一句后我要有点变化地跟着说一句,轮到我说时,我随口拿老人开玩笑:‘人不得外号不福,马不吃夜草不肥,您看这老同志就是吃夜草吃的。’下台后马老不但不跟我急,反而对我赞美起来:‘你刚才的台词组织得很好!’马老就是这样的人。老人走了,我们实在舍不得啊!但有什么办法呢,90多岁的人了,又有病,我们也只好想开点。”
马老表演炉火纯青
对于马三立的艺术成就,马季强调说:“马先生在相声艺术的表达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表演进入了自由王国,在台上可以应付一切预料不到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其实我们有些人的语言功力比一般老百姓都不如。马老的魅力就在于:没有漂亮的脸蛋,没有好的线条,他就凭自己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夫,得到了观众的爱戴,马老是我们相声界的精神领袖。”
如何看待相声艺术的流派?马季的看法是:相声没有派别,但侯宝林与马三立是两种不同的风格。马三立是正统的相声艺术,讲究硬功夫,在掌握相声技巧方面成熟老练,而侯先生由于时代的变化而追求新的东西,讲究标新立异。
相声已经深入人心
马季感叹道:马老的去世引起这么多人的关切,我们看到了相声的希望与前途,相声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我们看到了相声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将来一定有后来人继承先辈的遗志。新年后的相声电视大赛有几千对选手报名,就证明了这一点。但马季又忧虑道:“目前相声还不尽人意,新的段子不多,精品更看不到。”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而又如何去解决呢?马季沉默片刻道:“这主要是相声的本子创作少。过去有专业的相声作家,现在这种人才越来越少了。首先要搞清楚,相声从哪方面努力才叫相声?大家只知道相声是语言的艺术,那么什么叫语言的艺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呢?请大家也给我一点时间,对相声界多一点宽容、理解与等待,我们正在努力,我们会想尽办法让观众满意。”(本报记者张燕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