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高里·派克走了,这一周几乎整个好莱坞都陷入对格利高里·派克的无限追忆之中。年轻影迷可能只对《罗马假日》留有深刻印象,而对格利高里·派克在好莱坞黄金年代的那段岁月不甚了了。事实上,格利高里·派克以及他的前辈和同伴共同打造的伟大的“好莱坞黄金时代”,似乎从这一刻起与我们活着的时代渐渐断了“牵连”。
黄蜀芹回忆派克:一段派克与上海擦肩而过的际遇
格利高里·派克生前的最后一部影片原本是《嗨,弗兰克》,但却因为的他身体状况欠佳,最终还是和这部唯一与中国上海有关的电影擦肩而过。
《嗨,弗兰克》是由上海永乐电影制片厂投资拍摄,是从1999年开始一些筹备工作,也一度爆出想让格里高里·派克和斯琴高娃来主演该片的新闻。由于永乐电影制片厂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想要了解当年的情况委实不易。记者从该片的导演黄蜀芹处才得知,当初她们联络格里高里·派克的一些细节情况。
虽然年代已久,但黄蜀芹导演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来仍然很清晰。因为格里高里派克的很多影片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包括他最为人皆知的那部《罗马假日》,长影厂一位潘女士就和格里高里派克经常会有一些联络,据了解,当年她去美国,格里高里·派克本人也曾接见过她,还去他家里作过客。所以,《嗨,弗兰克》就是通过这位潘女士同格利高里派克联络上的。
《嗨,弗兰克》是讲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幽默而热情的外国老头之间的感情故事,堪称是中国版的“廊桥遗梦”。黄蜀芹导演认为,剧中的这个“弗兰克”虽然年龄大了,但充满了活力,应该非常适合格里高里派克,因为“中国人非常喜欢他,而且他的年龄、气质也都符合剧中的需要”。在2000年,该片的剧本已经完成,还专门翻译成英文版,为格利高里·派克寄过去。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黄蜀芹导演怎么也不好意思坚持让他来演。格利高里·派克也寄给她了一些家庭录影带,在这些录影带里,已经很明显表现出他身体状况不好,甚至双腿挪动都有困难。也有人提议,可以减少剧中“弗兰克”的运动量,让他尽量少动。但黄蜀芹导演心中十分感慨:“显然,他没有这个可能性来演了,我也没多问,其实我很理解他当时的心情,也不忍心去破坏这个让全世界都疯狂的偶像。”
尊重这样的艺人,把他最光辉的一面、最美好的一面留给观众。所以,《嗨,弗兰克》男主角后来换成其他的演员,黄蜀芹导演并没有公开对外讲过真正的原因,她只是不断地强调“应该尊重演员”。
黄金时代与格利高里·派克
好莱坞黄金时代发端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的“大萧条”刚刚结束,经济开始全面复兴。伴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人们开始有了更多娱乐的需求。而且电影进入有声时代等技术上的进步也极大地刺激了电影市场的迅速蓬勃。那是好莱坞最富于生机活力的时期,也孕育了包括《乱世佳人》这样最具魅力的经典作品。
格利高里·派克走进好莱坞则属于黄金时代的中后期。他毕业于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他的高等教育经历在当时的演艺界较为罕见。也许天生就具有这种演员的天赋,就在1944年最早演出的《天国钥匙》(TheKeysoftheKingdom)就获得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提名,小试牛刀便给了他极大的信心。随即1946年格利高里·派克和珍·惠曼(JaneWyman)合演的《鹿苑长春》(TheYearling)更是让他勇获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格利高里·派克在好莱坞就此闯开了局面。
颠峰在这个时代的经典———《罗马假日》提到格利高里·派克就不能不提到《罗马假日》,他和奥黛丽·赫本的搭档堪称无数影迷的“梦中最佳伴侣”。但是根据今年年初派拉蒙公司重新制作的DVD版《罗马假日》中披露的花絮内容显示,1952年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都不是最初属意的主角,而是当时最走红的卡莱·格兰特(CaryGrant)和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Taylor)。卡莱·格兰特感觉自己戏份太少所以辞演,才换上了格利高里·派克———阴错阳差才孕育了这对“最佳伴侣”。
《罗马假日》向来被视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之一,俊男靓女的绝佳搭配,权贵和新人物的集合,欲说还休回味无穷的爱情,几乎具备了所有爱情片热买的要素。这部电影奠定了格利高里·派克“好莱坞黄金时代核心演员”的地位,但他本人似乎对这部电影抱着一种复杂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和奥黛丽·赫本的搭档赢得了交口称赞,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但另外一方面格利高里·派克是个不甘平庸的演员,他渴望自己的演技能获得业内的认可,特别是奥斯卡的青睐。
黄金时代的终结
但是格利高里·派克的这种标志性符号也无法避免整个好莱坞的颓势到来———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好莱坞陷入了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状态,特别是美国当时窒息的政治氛围,麦卡锡主义的盛行,越南战争失败及其反战运动的兴起,“垮掉的一代”的沉沦和呐喊等等,还有电视的飞速发展,更是让好莱坞的直接利益受到巨大威胁。好莱坞的外部环境似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与此同时,好莱坞明星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状态,那些昔日炫目明星失去了往日光彩,特别是崛起于三、四十年代的超级明星,例如亨莱福·鲍嘉(HumphreyBogart)和克拉克·盖博(ClarkGable)先后辞世给好莱坞造成了巨大损失。格利高里·派克在那个时候还算少壮派的中坚力量,但一部绝顶之作《杀死知更鸟》之后也随着好莱坞一起进入下滑状态。美国电影史有学者认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好莱坞是缺失的十年”,这十年对好莱坞是痛苦的,但是这种摸索的经历也为七十年代末的好莱坞再度复兴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当然那是后话。
黄金时代结束,派克更换定位
在黄金时代结束的那一刻起,格利高里·派克也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他拍电影的节奏并没有下降,但是面对整个环境的纷乱和社会问题的莫衷一是,他也不得不作出了调整。他把在银幕形象中胸怀的抱负拿到了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转变为社会活动家积极投身慈善活动,领导诸如美国癌症研究会这样的慈善团体。在1968年格利高里·派克为此获得了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JeanHersholt),但是当他获悉之后谦虚地表示:“我不是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的,把我归为人道主义活动家,我感到有点尴尬。我只是参与了一些我信仰的活动。”
今天当格利高里·派克悄然辞世的时候,我们回首那个繁花似锦的年代才猛然发现:那些精彩电影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观众,格利高里·派克塑造的形象依然那么栩栩如生。沧海桑田,往事如昨,作为“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后的缔造者和见证人,格利高里·派克安静走完了这一生,仿佛又回到了他初始的起点。
好莱坞“黄金时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制片商们在稳固的制片厂制度下,为适应于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为迎合观众的欣赏趣味,为攫取票房的高额利润,愈加强化了类型电影观念。类型规范了影片的叙事时空和形式技巧,凡是不适应类型要求的题材和处理手法,均被视为有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类型和票房也变为衡量创作者能力的尺度,创作者必须抑制个性的发挥,就范于一定的类型模式。对于类型电影观念,在电影发展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和分歧,60年代前,电影史学家和艺术家们把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看作是在电影工厂里按照固定的模式,成批量地生产出来的相互雷同的娱乐品而不是艺术品。
我们一般所说的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实际上,就是针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直到六十年代之前好莱坞所摄制的近万部以类型电影为主的影片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并因此称霸于世界影坛的事实而言的。 (作者:李俊 武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