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胜出金紫荆,我的脑海里闪现其最后的片段,梁朝伟颓然斜靠在电梯里,死亡的灵光光顾了他有些苍茫的眼睛,电梯门开开合合,撞击着他朝外的双腿,一切都结束于欲罢不能之中。 《无间道》里,有不同的光影供人遗忘或者难忘,明明暗暗,轻舞飞扬,两颗心深陷无可救赎的地狱最底层,无可反悔、无处逃亡。 刘德华:“给我一个机会。”梁朝伟:“怎么给你机会?”刘德华:“我以前没的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梁朝伟:“好啊,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刘德华:“那就让我死。”梁朝伟:“对不起,我是警察。”刘德华:“谁知道?” 谁知道?谁知道你是一个好人?谁知道你是警察?谁知道你是谁?纵使你没有看过《无间道》,你也会从这几句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品味到影片在说什么———一个在黑社会里的警察卧底和一个在警察中的黑社会卧底,在他们注定邂逅的命运中,在彼此都挣脱不了的命运中,把对方的结局看得一清二楚。他们深谙对方的痛苦,这痛苦对他们两个人是共同的,他们无法做回自己。影片中时而响起隐约的音乐,那是一支忧伤的乐曲,轻轻地为他们无法触摸的灵魂吟唱。 当一个人无法去做自己的时候,他就只能身处一个无间地狱。以“无间道”为名,此片可谓寓意深刻。梁朝伟用他的孤独和淡然演绎着黑社会的警察卧底陈永仁,他警觉着、迷离着、压抑着阴郁和悲伤。当惟一知道他身份的黄警官遇害身亡时,他只能在阴暗的角落中向着不知的方向默默地敬礼。而总在自我欺骗的刘建民,是刘德华扮演的人物,他是打入 警方的卧底,一帆风顺直达高层,他冷静而矛盾,心中的澎湃激昂经过善于伪装的表情而化解。他想做回好人,他杀掉了自己的黑社会老大,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到达心中善良尚存的彼岸,但陈永仁终结了这个梦,他被警方带走,罪名是“黑社会卧底”。 影片中当陈永仁和刘建民一同出现在镜头上的时候,就会令人想到,他们的悲剧在于一个人的命运无法同另一个人的命运交换,警察是黑社会的对立面,而这种对立集中在他们自己身上,当一个人总在扮演着心中对立的另一个影子时,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遵循什么,应该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说《无间道》还有另外一个结尾版本:刘建民神态自若地走出电梯,他的真实身份并未被警方发现。镜头切换,刘建民来到陈永仁的墓前,立定,敬礼。 这样的结尾显然意味深长,但容易让人把人生看得更加悲切。什么是我们所知的?什么是我们未知的?我们所知的其实是我们未曾察觉的,而我们未知的却是我们永远无法察觉的。 两个版本的结尾就像是人生价值的两种设置,一旦光和影在前方的银幕上消失,影片所遗留的空间就充满了观众的想象。《无间道》已经在很长的时间里铺就了一个充满无奈的故事,而它的哪一个结尾都不得不令我们有些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首页 -- 文化娱乐
本版新闻 《中国故事》陈容空前豪华(03/31) 《同喜同喜》展农家新貌(03/31) “蜘蛛侠”要求大幅加薪(03/31) 阳光丽人 欲创女版F4(03/31) 布朗为美国大兵献唱(03/31) 戴安娜·罗斯要出回忆录(03/31) 方子哥演毒贩有点白胖(03/31) 《金粉世家》三板爷输多赢少(03/31) 阿杜的秘笈(03/31) “十二乐坊”要出国门(03/31)
无间道 的非常之道
2003年03月31日
无间道 的非常之道
《无间道》胜出金紫荆,我的脑海里闪现其最后的片段,梁朝伟颓然斜靠在电梯里,死亡的灵光光顾了他有些苍茫的眼睛,电梯门开开合合,撞击着他朝外的双腿,一切都结束于欲罢不能之中。
《无间道》里,有不同的光影供人遗忘或者难忘,明明暗暗,轻舞飞扬,两颗心深陷无可救赎的地狱最底层,无可反悔、无处逃亡。
刘德华:“给我一个机会。”梁朝伟:“怎么给你机会?”刘德华:“我以前没的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梁朝伟:“好啊,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刘德华:“那就让我死。”梁朝伟:“对不起,我是警察。”刘德华:“谁知道?”
谁知道?谁知道你是一个好人?谁知道你是警察?谁知道你是谁?纵使你没有看过《无间道》,你也会从这几句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品味到影片在说什么———一个在黑社会里的警察卧底和一个在警察中的黑社会卧底,在他们注定邂逅的命运中,在彼此都挣脱不了的命运中,把对方的结局看得一清二楚。他们深谙对方的痛苦,这痛苦对他们两个人是共同的,他们无法做回自己。影片中时而响起隐约的音乐,那是一支忧伤的乐曲,轻轻地为他们无法触摸的灵魂吟唱。
当一个人无法去做自己的时候,他就只能身处一个无间地狱。以“无间道”为名,此片可谓寓意深刻。梁朝伟用他的孤独和淡然演绎着黑社会的警察卧底陈永仁,他警觉着、迷离着、压抑着阴郁和悲伤。当惟一知道他身份的黄警官遇害身亡时,他只能在阴暗的角落中向着不知的方向默默地敬礼。而总在自我欺骗的刘建民,是刘德华扮演的人物,他是打入
警方的卧底,一帆风顺直达高层,他冷静而矛盾,心中的澎湃激昂经过善于伪装的表情而化解。他想做回好人,他杀掉了自己的黑社会老大,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到达心中善良尚存的彼岸,但陈永仁终结了这个梦,他被警方带走,罪名是“黑社会卧底”。
影片中当陈永仁和刘建民一同出现在镜头上的时候,就会令人想到,他们的悲剧在于一个人的命运无法同另一个人的命运交换,警察是黑社会的对立面,而这种对立集中在他们自己身上,当一个人总在扮演着心中对立的另一个影子时,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遵循什么,应该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说《无间道》还有另外一个结尾版本:刘建民神态自若地走出电梯,他的真实身份并未被警方发现。镜头切换,刘建民来到陈永仁的墓前,立定,敬礼。
这样的结尾显然意味深长,但容易让人把人生看得更加悲切。什么是我们所知的?什么是我们未知的?我们所知的其实是我们未曾察觉的,而我们未知的却是我们永远无法察觉的。
两个版本的结尾就像是人生价值的两种设置,一旦光和影在前方的银幕上消失,影片所遗留的空间就充满了观众的想象。《无间道》已经在很长的时间里铺就了一个充满无奈的故事,而它的哪一个结尾都不得不令我们有些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无间道》,胜于非常之道,本周它将参加香港金像奖的角逐,不知各大奖项之门能否向它打开,届时片中的种种深意将再次被人提及。■文/本报记者萧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