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录》专访陈奕迅 |
搜狐娱乐讯 上世纪80至90年代初的香港音乐在华语歌坛占据重要地位,那段时期的香港乐坛,一年推出3000多首新歌。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梅艳芳等一大批歌手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红火的景象。然而不少人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港乐开始走下坡路,四大天王只能偶尔见诸报端,前辈歌手纷纷被90后遗忘。正当人们对港乐的热情开始淡却时,香港乐坛却杀出了一匹黑马陈奕迅,从早期的默默无名到现今的如日中天,他在舞台上的张扬与癫狂,以及对本土歌曲的深情和执着,为港乐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然后面对本土歌手并不景气的局面,连他自己都声称“这不是一个巨星生存的年代”,独自孤寂地称霸香港乐坛,对他而言,究竟是悲哀还是幸运呢?
我受不了,我会疯掉
陈奕迅说,他常常会碰到完全不认识的人跟他说“广东专辑我只买你的”。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一个赞美,但是同时陈奕迅也会思虑,难倒香港乐坛就只有那么一张专辑值得你去买去支持吗?这是挺悲哀的。
他坦言,从前几年开始,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就比较大,因为有一些老前辈跟他说——“香港乐坛靠你了”。一开始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什么压力,还会对人家说谢谢。但这种话听久了,他就渐渐把压力放在了自己身上。后来这种压力渐渐变成一个负面的情绪,在今年新专辑发布前,他大呼“我一定要停工,我受不了,我会疯掉”。并“出走”异乡,只为寻找心中最初的自己。
在节目中,陈奕迅会聊到自己今年出走异乡的诸多见闻,以及在当时的内心感受,那是他远离喧嚣,真正自我的状态。
做癫狂的自己
尽管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还是令陈奕迅心生向往,这或许也正是舞台上的他,为什么总是那么癫狂,那么夸张的原因,因为越是被压力笼罩,就越要释放自我,越是被众人拿来与前辈歌王相比较,就越是要在舞台上彰显独一无二的自我。
刚出道时,公司给他定位的路线是做张学友的接班人。他那个时候就在想:张学友也在上班,我怎么接班呢?他在做一个风格,我为什么要跟他呢?我是他粉丝没错,是始终的,但是我为什么要唱张学友已经在做的风格?
陈奕迅那个时候觉得张震岳很有型,伍佰很有型,陈升很有型,因为他们很有自己的风格。而当时公司把他塑造成“英国绅士”的风格,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众多歌手的专辑能卖到几十甚至上百万张,陈奕迅的首张专辑却仅卖了不到1万张。回顾当年的惨淡,陈奕迅却很能自我释怀,并笑称“卖不好当然了,因为不是做我自己。”
究竟,陈奕迅在音乐中,最想展现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呢?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他又是如何一步步破茧成蝶,达到自我释放的境界?节目中,他也会为我们一一讲述。
另类的深情老爸
和很多父亲不同,陈奕迅属于后知后觉型的老爸,孩子快出生时,他跑去英国看球。孩子刚出生时,他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不知如何看待这个新生命。直到孩子快9岁了,他才慢慢找到做老爸的感觉,并坦言自己“是一个很迟钝的人”。尽管对女儿的爱有些迟来,但却丝毫没有影响这份爱的浓度。如今的陈奕迅,说带着女儿做的最癫狂的事,就是带她去飙车。并且声称女儿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不需要自己太担心。
在节目中,陈奕迅特地现场弹唱了一首写给女儿的歌,非常深情!喜欢陈奕迅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这位既另类又深情的老爸,对女儿如此美妙的爱的表达。
将粤语演唱到底
近些年来,在粤语专辑销售并不紧俏的情况下,陈奕迅却一直坚持出粤语专辑。他说“粤语是我的母语,从小到大都是讲这个”。他很享受唱粤语歌,虽然他谦虚地称自己没有那么伟大,要拯救广东乐坛。但实际上,他多年来用实际行动对粤语唱片的坚持,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节目中,他不仅会介绍自己最新的粤语专辑《THE KEY》背后的故事,还会聊到与粤语歌坛前辈谭咏麟、梅艳芳、王菲等多位歌手以及词人黄伟文、林夕等合作中的趣闻轶事。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北京卫视10月13日周日晚23点《杨澜访谈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