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表现类型,这些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热门。那些搞笑的、深情的、悬疑的、惊险的等不同风格的话剧类型也逐渐成为一种“小资文化”的体现。尤其是在上海,受海派文化之影响,话剧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符号的象征。优秀的话剧,近年来只增不减,不过在如此旺盛的势头下,如果在话剧上创新更是导演、编剧更加需要考虑的焦点。其中,12月13日至23日,将在兰心大戏院上演的话剧《鬼迹》就是其中的一部,因为师从戏剧界泰斗熊源伟教授导演刘小溯就是一位勇于“求新”的话剧导演。
前不久,刘小溯导演的话剧《盗墓空间》就引起了上海“话迷”不小的反响,其构思新颖,内涵巧妙,更贴近现代城市气息的整体构想与思路,博得了很多圈内话剧资深人士的肯定。而接下来12月的《鬼迹》,相比《盗墓空间》而言,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与挑战。因为这又是一部出自名作改编的推理型话剧,出自阿瑟•柯南•道尔名著《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老少皆知。在中国,最初接触到的西方侦探小说里,福尔摩斯无疑是典型的代表,可以说其在中国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就像美国的“卓别林”一样,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福尔摩斯那带着绅士帽子,手拿烟斗的形象已经成为了人们一个“标准化”的认识。然而,据悉此次在新《福尔摩斯》系列之《鬼迹》中,观众将得到一个别离“标准化”的概念,因为剧中的福尔摩斯将更加贴近其在原作中的形象,呈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福尔摩斯。刘小溯认为:“对于福尔摩斯的理解并非一定要是‘高帽烟斗’,现代人所需要的审美必须是贴近这个时代潮流的。”的确,无论什么艺术形态,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在瓦格纳的歌剧中,也会出现当下的科技、服装、道具,这已经成为了国际“先锋派艺术”最稳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刘小溯设想下的福尔摩斯究竟如何成为了极大的悬念。这种悬念甚至与把推理话剧中的真实凶手抓出来一样,吊足了“话迷”的胃口!据相关人士透露,福尔摩斯将并不以“绝对正派”的角度去呈现,其中包括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冷僻,甚至是自大的一面都会在《鬼迹》中体现出来。然而,福尔摩斯“大善”与“大恶”的矛盾碰撞,与其在侦探上过人的天赋,就是本剧最为令人期待的亮点。相对于之前的《福尔摩斯》系列话剧,《鬼迹》更加注重如何去选择演员,谁更适合演福尔摩斯,华生成为了剧团最关注的。关于演员,刘小溯表示:“或许他们不是最帅的,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与角色却和剧里的人物形象如此吻合,我想来看《鬼迹》的观众一定会喜欢他们的。”
不容置疑,《鬼迹》出自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一部佳作。不过与以往不同,在《鬼迹》的演出海报上并没有登出选自哪一部,这是为了让观众去猜想究竟是小说中的哪一个篇章:“魔鬼真的存在吗?我会摇头,华生亦然,因为我们坚信理性和科学。于是,科学假设法、可能性比较法、分析综合法……一连串演绎推理后,迷信和谎言得到了揭露,离奇的案件似乎真相大白。然而此时的我,心中却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一个更为关键而更加困扰他的疑问——谁,才是那个真正带来灾难的魔鬼?”请讲小说名和联系方式发送到bakerst221B@foxmail.com。如果您的答案正确的话,那将有机会获得推理话剧《福尔摩斯》系列之《鬼迹》的演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