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名:倭寇的踪迹
导演:徐浩峰
主演:于承惠、宋洋、赵圆圆
地 区:大陆
片 长:113分钟
色 彩:彩色
制作年份:2011年
制作格式:胶片电影
《倭寇的踪迹》剧照 |
《倭寇的踪迹》剧照 |
故事梗概
明朝万历初年,倭寇已被消灭多年。贯城有四大武林世族,打过了四家门口,就可以在武林开宗立派。但是挑战者梁痕录不但被四大门拒绝,还遭到围捕,因为他的兵器是一把倭刀。
经过一番斗争,终于搞清,原来这把倭刀,而是多年前抗倭的戚家军的军刀。于是这把吸收了外族特点的兵器,得到了四大家认可,归华了。
《倭寇的踪迹》剧照 |
导演阐述:
本片为古装武打群戏,主线故事探索的是“一时的高尚能维持多久”的问题,在一时冲动下,人能做出高尚行为,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因高尚而付出代价的人,会重新评估当初的行为。
或者他走向自己的反面,要找回付出的代价,或者他找到了当初的心,由“一时的高尚”升华为“理性的高尚”。
三条故事副线,是对主题的延伸探讨。一条副线表现“提出理念的人往往 最先背弃理念”,一条副线表现“不择手段的成功,却令成功丧失快感”,一条副线表现“人享受最大利益的东西,往往是他并不认可的东西。”
本片以群像方式,探讨人对原有价值的重估,表现了人在双重标准间的忧郁。
本片借助武打片的类型,有较强的动作性和较快的叙事节奏,主题不是直讲,而是以一场场比武的成败来暗喻。对武打类型片原有模式的突破,表现在:比武不仅是事件,还是心态的定位、价值观的验证,因而有一系列“内心的武打”的视听技巧。
在武打动作设计上,与港式武打风格拉开距离,不注重招式,而注重发力,不将武打作舞蹈化的美化,而是“一招制敌”式的,体现传统武术的实战性。
不做拳脚搏击,而是长兵器打斗。武器和用法,依据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的古拳谱,建立影片的知识体系。这些明朝武技的知识,不是点缀说明,而是作为故事的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在叙事风格上,以场面带动情节,以延后交待起因的争斗和逆反行为,造成交织的悬念。以复杂多重的情节,表现价值思辨,是本片的叙事特色。
在影像上,是简约风格。摒除了繁琐的生活细节,多采用“俯仰”或“纵深”的单纯空间关系,来表现不同的环境。降低剪接技巧,保留行动本身的魅力,以简单的镜头表现复杂的场面。
影片主创名单
出品:李锐
编剧:徐浩峰
摄影:沙金成、孟晓清
声音总监:张阳
美术:谢勇
剪辑:徐浩峰
服装设计:梁婷婷
《倭寇的踪迹》导演徐浩峰 |
导演简介:
徐浩峰
1973年出生。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1997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专业。大学毕业后从事小说写作、戏剧导演、道教和武术研究。
创作履历:
一、戏剧导演作品:
1、2001年,导演《北京无冬天》,在北京人艺小剧场公演
2、2004年,编剧导演《这块儿的黎明静悄悄》,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公演。
二、出版文学书籍:
1、2006年 《逝去的武林》,口述历史整理,次年出韩文版;
2、2007年 《道士下山》,小说创作,次年出中文繁体版;
3、2008年 《国术馆》,小说创作;
4、2010年 《大日坛城》,小说创作;
5、2011年 《大成若缺》,口述历史整理;
三、影视理论论文:
1、在《电影艺术》杂志发表论文:
《从东西方文化论公民凯恩和罗生门》、《陈凯歌刺秦王》、《网络时代的剑仙片》、《卧虎藏龙的武打》、《末世的武道——黑则清电影评说》、《张艺谋的英雄》、《天地英雄的形象感》、《张艺谋的淫巧奇技——十面埋伏》、《无极——谁的神话》、《平静的暴力——放逐》
2、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发表论文:
《香港贺岁片》、《论金庸作品的恶俗因素》
四、传统文化论文:
1、《中国道教》杂志发表《性命圭旨中的疑字》
2、《上海道教》杂志发表《陈撄宁的文笔》、《道经读法初探》,其中《陈撄宁的
文笔》一文,入选上海道教协会《道学精粹》文集。
五、电影编剧: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任联合编剧兼武术方面的顾问。
(此片后期制作中,未公映)
六、影视导演:
1、单集电视故事片《有她的地方》任导演(此片未公映)
2、电影《倭寇的踪迹》原著小说、编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