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2011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 >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新闻速递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沟通中西方音乐家的桥梁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8月01日10:35
视频: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教员专访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教员专访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教员专访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教员专访
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教员专访


  搜狐演出讯 7月30日,为期12天的首届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圆满落下了帷幕。这个以培养年轻作曲家为己任,传播中国民族音乐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以其国际水准的大师队伍,严谨规范的运作获得了业内的认可。担任本次活动艺术总监的是著名的旅美作曲家陈怡博士,为了将“大师班”这种国际上流行的艺术教育方式带入中国,她几乎参与了本次大师班的所有环节,不遗余力地为之付出。在陈怡看来,大师班搭建起了中西方音乐教育的桥梁,让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员都能在多元异质的文化大环境下,分享各自迥异的音乐理念与经验,是一次颇为难得的交流机会。

  在本届大师班结束之际,搜狐演出独家采访了参与讲学的六位大师,他们分别是: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音乐舞蹈学院的陈怡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郭文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唐建平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音乐舞蹈学院作曲系主任詹姆斯-莫伯利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以及美国伊萨卡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团长、俄罗斯圣彼得堡室内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杰弗瑞•-迈尔教授。他们不仅是享誉国际的著名作曲家,更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亦是本届作曲大师班的诉求之所在。

  搜狐演出:是什么契机促成了这次的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

  唐建平:在国际上,音乐教学除了正规的教学周期外,还会组织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促进创作的学习和交流,更社会化、国际化和学术化。很多国家的学者聚在一起,能使音乐教育更好的推进。之前的三四年,陈怡教授做过我们的长江学者,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中央音乐学院和陈怡老师多次研究,最终决定搞这样一个活动,这是我们的初衷。但大师班的形成是有必要性和自然性的,因为在国际上大师班是有传统的。中国随着国家和文化的发展,这方面不能长期空白,所以组织这样一个活动使我们的音乐创作在发展过程中有更好的平台。当时和陈怡老师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最关键的还是作曲系和音乐学院把这件事情做起来,而且做得非常好。

  郭文景: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真正做成还得益于政府正在全力实现它的承诺,即让教育经费扩大到4%。经费是必要的条件。

  搜狐演出:“大师班”这种形式在国内的艺术教育领域还不算很多见,这次作曲大师班的教学形式很多样,包括小组课、讨论课、讲座和排练等,内容的安排是如何考虑的?

  陈怡:第一我们有讲座,请来的教授都很有经验,他们来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怎么运用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结合在作曲中,与各国的学员分享。这是头一次进行这么深入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请到了美国的作曲和指挥的教授。

  第二是小组课,以几位学员主讲,别的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参与。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的十位学员被请到台上介绍他们的作品,而旁听的同学和教授也会参与,是一个沟通和学习的机会。学员们的作品还会得到美国指挥家的指点和排练,以及首演的机会。这次的作曲大师班同时是个比赛,会评出个第一名,学员会拿到奖金。另外,外国教授也辅导了演奏的同学来进行室内现代音乐的训练。如何演奏对作曲界来说很重要,如果只写出来,演不出来,就有待改进。

  这次大师班最大的亮点是给我们民乐提供了可能性,三场音乐会是很好的展演机会。民乐的小组演出了几位著名教授的作品,之后几位国际学员也可以为民乐家写作。大家会在第二、三场音乐会中听到他们的作品。这也是世界头一回。全世界的作曲大师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机会,让民乐作为一个演奏的实体,跟西洋室内音乐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的尝试,也是个品牌。最后还有个别课,七位教授给这十位来自全球的学员上个别课。

  郭文景:我认为一个年轻人在大学里的学习,具体说是艺术院校、音乐学院的学习,来源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老师,一个方面是同学,再一个是实践。我们的大师班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使这三个条件都得到了扩大。老师和同学都不仅仅是本学校的,而是国际化的组成,也许你在学校的作曲系学了五年,但以往只有二十个同学,现在忽然会有二十个、三十个、四十个完全不一样的同学,他们的想法、文化、背景、个人兴趣都完全不一样。在学习中,同学之间互相的影响和启发非常重要。第三,他们拥有了能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比如说我们这个大师班不仅要研究作品,还要排练作品。我想接下来请指挥教授讲讲帮助学员排练作品的感想。

  杰弗瑞-迈尔:这对我们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学生是个很好的机会。他们都是很棒的演奏家,但没有太多经验,还要好好教。作曲家们都去参加同学的排练,去看是怎么排出来的,怎么修改,这样演奏系的同学不但学到了东西,还学会了欣赏现代音乐。出来的十个作品风格完全不一样,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国家和不同体系。这是很好的文化实验,因为贝多芬不可能和你沟通交流,也不可能和你共同提高。

  陈怡:迈尔在大学教授指挥,同时也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室内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有实践经验,而且对现代音乐特别有兴趣,这样的教授来引导我们的同学就是最好的实践机会,对演奏家和作曲家来说都是。

  搜狐演出:这次的十名学员是从近百名报名者中甄选出来的,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陈怡:我们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行政领导班子,在坐的几位作曲系的行政领导,还有贾国平、郝维亚老师以及艺术办公室全都提供了支持,他们负责所有的行政规划和运营。报名近百人,最后的十位学员基本上都是有经验的,曾经参加过别的大师班的。报名的同学知道这儿能学到东西,还有对中国音乐本来就有兴趣的外国人,他们也来报名。

  郭文景:我们的选择还有一个考虑,学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程度,他提交的作品,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水平,这才能产生有效的互动。

  唐建平:(他们)有些已经是职业作曲家了。

  搜狐演出:有印象深刻的学员吗?

  陈怡:有好几个民乐写得很棒的同学,连外国人也尝试着写。

  郭文景:印象深的还是比较多。有的人写作比较老练成熟,有的是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的是因为特别的文化色彩。比如说有个加拿大的同学的作品风格就非常安静,还有一个香港的同学写东西就很成熟。

  陈怡:对,他写的独奏、三重奏作品都已经很精致。还有个马来西亚的同学他很爱亚洲文化,他把它们转化成系统,他自己有研究。

  郭文景:总而言之,我们希望有多样的惊奇的发现。比如今天赵季平老师的讲座,恐怕很多技术在外国是听不到的。对年轻学生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一个作曲家来说是多么宝贵,能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搜狐演出:在各位的谈话中,我发现两个关键词,就是“现代音乐”和“民族音乐”。想请问各位这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赵季平:我觉得这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新音乐,中国现在是敞开双臂的。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你要去理解和学习它。而且传统和民族的东西也可以现代,他们互相是有沟通的。这个过程对学生和作曲家都是一种磨练。

  詹姆斯-莫伯利:这二者正好是个交汇点,在美国这不能看作是不和谐的,因为最好的作品就是美国民间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是美国和外民族音乐的结合。这个融合点是创作出新作品的好机会。

  搜狐演出:许多扬名海外的中国作曲家,他们的作品里大都带有中国元素,西方音乐界是否就此对中国作曲家抱有这种思维定势的期待?而这对于海外中国作曲家的创作导向是否产生了影响,又进而影响到了西方人对于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认知?

  陈怡:没有。因为西方人看作曲家是个体,第一次宣传把我们这些作曲系78级的同学看作一个群体,是因为影响力越来越大,作品分量也比较重。可是这个群体是有局限性的。不但有时代和群体人物的局限性,风格也是不一样的。很多记者会问到下一代的中国作曲家会是什么风格,他们受什么影响。其实这个是有待探讨的,因为他们正在走不同的路。因为文化是历史评断的,不能在当代下结论,我们不能断言他们走什么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也在发展,也一直在往前走。

  搜狐演出:中国的音乐专业教育与西方相比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陈怡:我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在国际上教过很多大师班,这次和作曲系一起办成大师班,也是希望能把这种模式带回国内。教育的差距现在已经很小了,我回来以后接触了很多同学和老师,从上课、理念到技术和习惯,中外(音乐教育)的桥梁已经搭建起来了。

  郭文景:不同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学的国际交流是很充分的,比如现在看国内的老师和国外的老师一起坐在这儿,而且他们有着相同的学生,现在的交流已经很密切,我们从教材、资讯方面都已和国际接轨。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是社会对学校以及每个个体的影响不同,也许有的社会影响下学生会更放松,更敢于探索,而有的社会是更注重课堂成绩和考试的,问题在这儿。

  詹姆斯-莫伯利: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美国没有音乐学院的附中和附小。18年前我在堪萨斯州密苏里大学建立了一个项目叫“作曲家在学校”,每个学期15个同学被派往公立中学讲课,教中学生作曲。这些当年上过课的中学生有人后来就考上了作曲系。其实美国学生上本科的程度不是很高,中国的音乐学院门槛很高,而美国人要用大学四年来追上中国人。不过这样反而也好,少了先入而主,学生多了很多古灵精怪的想法。对老师来说教学难度提高了,但也很值得。

  唐建平:还有就是影响学生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

  搜狐演出:请每位老师谈谈此次大师班的收获与感想?

  唐建平:这是一个好的想法和开端,我觉得非常高兴,希望这个活动能在中国生根开花,不断结果。

  詹姆斯-莫伯利:学生们很棒很聪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水平,十个同学互相了解,互相学习,都有收获。唯一遗憾的是,北京的天气太热了,如果有空调就更好了。

  杰弗瑞-迈尔:大师班很成功。十个学员、演奏家、音乐会的制作到大师班的整体运作,中西结合得很好,还认识了这么棒的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外国同学也学到了很多中国的音乐。我以前还从没指挥过带有民乐的中国乐团,这是第一次。这些演奏手法对作曲家来说很新鲜,受益匪浅。中美两国的音乐往来,互动很重要。

  郭文景:此次大师班很成功,很顺利,我们计划的目标逐一实现。希望未来能在中国能继续做大师班,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参加。

  陈怡:我很骄傲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能够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作曲大师班。如果没有全系的领导班子和这么强的实体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很享受与大家一起的工作。我深信把中国特点介绍到国际上,把国际的做法带入中国是很好的一个交流的平台。

  赵季平:我是作曲家,在当了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以后,对教育也尤其关注。中央音乐学院承办了大师班之后确实推动和宣传了中国的音乐。来自国外的学员可以了解中国,同时也把国外的好东西带来,是互惠的。国内的大师班很多,搞得不伦不类。但我们这个大师班是货真价实的,确实具备技术含量,而且有创意,有作品,有演奏,有颁奖。我的收获之一是认识了这些国外的教授,我们未来可以进一步的交流,我也想请他们以后到西安音乐学院来讲课。(翻译:陈怡教授 采写:陈乱乱 录音整理:步云碟)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