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源:我还没有成名的感觉
“17年了,还记得老家的味道”
2010年,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的王千源第一次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但其实他的戏龄已经长达17年。这么多年后才熬出名,王千源并没有大器晚成的委屈,他说自己甚至还没有“成名”的感觉。“以前刚毕业的时候,会觉得有一些机会怎么没有轮到我?其实我演主角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正因为我以前演了一些很多的小角色,所以才促成了现在我演主角,有一些好的片子。”
王千源之前与杨亚洲合作过《空镜子》、《浪漫的事》等电视剧,还演过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孙周的《漂亮妈妈》,这次与老同学兼老乡张猛合作的《钢的琴》,则是两人失去联系十多年后的重逢。“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没多熟,但都会在操场踢足球。这么多年来,他拿着一个写了东北人的剧本突然找到我,我看后觉得很适合我。我是沈阳人,他也是沈阳人。”
离家在外拍戏17年,但王千源对老家的记忆依然很清楚很新鲜,随时可以翻出来。“比如下雪后这个城市是什么样的味道,雪后烟囱的油灰撒在雪上,车走过肮脏的雪什么的感觉。其实陈桂林并不是八九十年代的人,他可能就在鞍山或者北京的某一个早市。”
电影里的王千源演了一个面临离异的东北男人,虽然下岗,但有貌美如花的前妻,还有风情万种的现女友。他为了给女儿造一架钢的琴,召集起一帮哥们,成天泡在废弃的老钢厂里工作,吃喝不离。
虽然导演张猛刻意模糊了故事的年代,但王千源说,其实观众都懂的,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那个年代”,他用“欣欣向荣”来形容那个会把饭盒放在一个绸布包里然后挂在车把上的年代。
王千源说,自己把生活中的一些状态带到了陈桂林身上,比如他能体会陈桂林为了孩子真的去造一架钢琴这种心情,但也笑着说,自己不理解陈桂林怎么会把那么漂亮的前妻放走。不过他觉得,演员跟角色应该是合二为一的。“演到最后你也不知道这是角色还是你,老人讲话,不疯魔不成佛。”那个时候的王千源每天都得饿着,“陈桂林在那种压力下,不可能很胖,我必须瘦到在大银幕的感觉刚刚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