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独家频道 > 独家策划案

先锋人物秦海璐王千源:仗义女文青与东北傻小子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7月21日19:24

  秦海璐:我并没有一定要文艺

  “我想帮他们完成理想”

  回到她的主业演员身份,秦海璐是国内少有的坚持走文艺片路子的女星,但她说自己并没有一定要文艺。

  《钢的琴》剧组一度穷到捉襟见肘,本来只是女主演的秦海璐实在看不下去,自己掏钱资助拍完整部戏。所以秦海璐才会说,自己对《钢的琴》的感受不是在电影拍完之后,而是在完成之前,“感受更多的是开始接触和参与的过程。”

  《钢的琴》档期一推再推,最后确定的时候,秦海璐在微博说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但她却表示自己甚至其实没报什么希望。“我觉得这种片子可能很难上院线,因为上了也是《秋之白华》的结果。”秦海璐说,这不是悲观。“我觉得不能太贪心,每个电影有每个电影的运气,《钢的琴》能够拍完,得到业内的口碑,已经非常不错了。对于一个小成本的电影来讲,你要贪心它票房得到多少的话,那是你的不对。我觉得双赢的事情有,但是票房第一口碑第一,那是没可能的。你有做到那么好吗,有这样的本钱吗?”

  去年秦海璐出演了孙周导演的《秋喜》,影片打着商业片的旗号,但还是遭遇了票房滑铁卢,秦海璐曾当着孙周的面说《秋喜》还是留着文艺的尾巴。“但那是他的特质,如果是纯商业,我可能也就退出了。两者本质是不同的。”秦海璐说,大多数文艺片属于导演自己想要的一种理想安慰,那其实是很难得到大家共鸣的,“但是如果你要做商业片的话,是给大家讲故事,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我宁愿选择拍前者,有人能理解就理解,没有人理解的话我不会强求大家都要理解认可。”

  导演张猛正是秦海璐口中那种坚持自我的导演,但他显然也渴望被市场接纳,当完美世界买下版权后,提出要给《钢的琴》改个更商业点的名字时,张猛选择妥协,秦海璐也说可以理解,因为完美世界是出于市场的考虑。“他们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但问题是,能不能改到一个更好的名字。开始我是支持改名字的,后来改的名字不理想,我宁愿坚守原来的东西,至少可以保证它的内涵。”

  自打2000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秦海璐一边按照兴趣拍着文艺片,一边还帮助有梦想的新电影人。从2003年的《冬至》、《像鸡毛一样飞》,再到2011年的《到阜阳600里》,秦海璐已经资助或者参与了十四五个年轻导演的处女作,其中有得了很多奖的电影,也有被影迷认为是不知所云的电影。

  秦海璐说,在这其中,《钢的琴》是略为特殊的一部,因为这是张猛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团队也更加国际化专业化,所以成片效果会比较好。“我以前帮助的那些导演都是第一次,他们就是有一个理想,说我要拍一个这样的电影,来安慰自己或者纪念自己。我觉得第一部电影对于导演来讲可能不是盲目的,是他很久的一个理想,所以我帮助他完成这个东西,在人生上画完一个句号,而不是在一个作品上画句号。”

  在《钢的琴》之后,有更多怀揣着梦想和剧本的人找到秦海璐寻求帮助。秦海璐说,能打动自己的前提就是项目的可行性,而且自己也不能随随便便去仗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求助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

  “我心还是挺软的,真的看到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我真的会来。以前我拍过一部电影,编剧导演过来找我谈的时候,没敢抬头看我一眼,他们的剧本就是照着我写的,可是他们坐到我对面的时候,他们觉得我不太可能参与,根本就没有抱任何希望。但是我会觉得他们是真的需要你,我也有眼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朱童曼)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