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珏”卢芳(左)的另一个身份是演员胡军的妻子 |
张培扮演的“梅”受到好评 |
去人艺采访那天是近来北京难得的风和日丽,我们被安排进一个化妆间,里面有《家》这部戏里所有演员身上穿的行头。自己坐在里面边看着那些华丽的衣裳,边想象着那些让台下无数观众频频拭泪的感人情节,感觉颇有些“穿越”的味道。彼时,蓝天野、朱旭两位老爷子还没来,不过没关系,今天要见的是“大家庭”里的“小辈儿”们。我十分好奇,这些年轻人怎么看待这部戏、看待他们扮演的角色,他们眼中的“大家庭”是什么样的呢?
觉新的爱情戏是那个时代的“纯爱片”
先进来的是觉新、瑞珏和梅的扮演者。人艺的工作人员非常贴心,让能在戏中“凑成对儿”的演员在一起接受采访,而这“大三角”怎么拆也不是,便索性仨人一起了。
“我们是小三口儿”,瑞珏的扮演者卢芳先开口。这位出演过这些年几乎所有人艺大戏的老资历女演员,在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身份是著名演员胡军的妻子。就像胡军有次在访谈节目里透露的一样,卢芳是个大气、直爽、快人快语的女子。她评价瑞珏和梅是觉新生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又为瑞珏对觉新的深情所感动。“我开始的时候也不相信会有瑞珏这样的女人,把丈夫拱手让出去,但演着演着就真的相信了,这是一种‘大爱’”。
而饰演梅的演员张培则更将她们三人的三角恋情解释为那个时代的“纯爱片”,她说梅不是一个现在意义上的“小三”,她和瑞珏都希望能让觉新不那么痛苦,都是对他的一片真情。“现在这个社会包裹人们的东西太多了,当你想占有一个人,怕失去他的时候,往往这个‘怕失去’里有可能掺杂物质之类的因素,是不纯真的。”
面对两个女人的“痴情”,扮演觉新的荆浩谈他刚开始接触这个角色时,更多的是不认同,“我在现实中是属于爱一个人就要跟她在一起的那种类型,所以不喜欢觉新”。但他在慢慢“穿上觉新的衣服”后,对他有了不同的理解,“觉新是长房长孙,他的使命感太强,远大于自己的感情”。最后,荆浩煞有介事的总结:“一个男人同时爱上两个女人是可能的,就好比当一个美女从身边经过,我因为有老婆就不去看,那是不可能的。”一句话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觉民是我们现实中的大多数人
下一拨进来的是老二觉民和与之终成眷属的琴小姐的扮演者,邹健和魏小军。两个人在上戏上学时是同班同学,“邹健长相显得比我大得多,我俩在一起常被人戏谑为‘老夫少妻’”,魏小军在我面前笑着调侃这位老同学,而在戏里她们二人表演默契,把高府中最“结局光明”的一对演绎得恰到好处。
“其实我认为巴金先生在为三兄弟起名字的时候是大有讲究的,老二叫觉民,其实就是说他更像普通人”,邹健总是习惯一边思考一边表达,话不多深度不浅,“在我们现实中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觉民,不像觉新一样需要背负这么重的包袱,又没有觉慧那么多的冲动和热血。”他认为觉民虽然戏份不多,但他代表的才正是社会的前进方向——不这样保守又没那么极端。
魏小军认为,琴和觉民是戏里的亮点,“他们是最终真正走出家门的一对”。“琴和这部戏里所有其他女性都不相同,她是那个时期的一个标准‘五四女青年’,有朝气,而且最幸运的是,她的‘白马王子’觉民跟她也是门当户对的般配,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很自然,既不同于大哥大嫂的包办婚姻,又不同于三弟和鸣凤之间门第悬殊的凄美爱情。”在魏小军眼中,琴是这部戏里最幸福的女性角色,既能追求理想又能得到爱情。
不要把觉民“表面化”
“觉慧”和两个“鸣凤”进来时三人脸上不约而同露出的灿烂笑容让人真切感受到强烈的“青春气息”,作为三个80后青年演员,鸣凤的A、B角的扮演者原雨和辛月(两人又同时任“婉儿”的B、A角)都刚满23岁,而扮演觉慧的苗驰虽年龄不大,却已经出演过十多部人艺话剧。在戏中,觉慧鸣凤二人的爱情悲剧可谓是整部剧的情感高潮,而戏外,三人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觉慧虽然说是革命青年,但他不是喊口号的那种”,苗驰不希望大家把觉慧看做莽撞的激进青年,“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因为爱,爱哥哥爱鸣凤,后来恨冯乐山不只是恨这个人,更是恨这个制度,所以他也更成熟了。”而在原雨看来,鸣凤的悲剧可以被总结为“小姐身子丫鬟命”,“她不是普通的丫鬟,她出身于一个读书人的家庭,不过是因为家道中落才无奈进入高家”,“她的性情相当刚烈”,所以当鸣凤向觉慧发出最后的求救呼声而没有得到响应的时候,以她的的性格,也只有走上死亡的道路。
原来在采访蓝天野时,老爷子曾表扬过一位为和他配戏自己主动戴上佛珠的青年女演员,今天我特意一打听,原来她就是在扮演“鸣凤”同时出演“婉儿”一角的辛月。“因为冯乐山是信佛的,蓝老师在戏里总是带着一串佛珠,本来婉儿和其他的丫鬟一样是拿手绢的,但我想她应该有点因为身在冯家而表现出的‘不一般’,所以我就征询蓝老师是不是我也戴一串佛珠,平时也盘佛珠。”辛月告诉我这所谓“戴佛珠”故事的来龙去脉,让我格外欣赏这位对戏上心的女孩子。
而说起蓝老爷子,三个年轻人更滔滔不绝:“蓝天野老爷子每次一进组就开始拄拐棍,盘佛珠,因为戏里的冯乐山是这样的人,他老爷子就天天拄天天盘,完全进入了人物,特别的严谨”;“有一次我把蓝天野老爷子一个自己用毛笔写的信纸道具给弄丢了,就自己回去小心的也写了一个,结果转天老爷子一看嫌不好看,又回去重新写了一个”,苗驰说从那以后再也不敢乱放道具了。
在采访过程中,我让每个人都描述一下自己对于人艺《家》剧组的感受,而所有人的话语里都会出现三个相同的字——“凝聚力”。每个人都把这里当成“大家”,自己每天回的则是“小家”。卢芳说她每天来这里“上班”都很快乐,“下班”反倒很失落,往往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家在这里演戏,学习,过日子。而苗驰则说,“每天我们发微博,说家里怎么样,家里谁做什么了都是指的这个‘大家庭’,有老有小,其乐融融。”凝聚力,也正是人艺“大家庭”能六十年常葆青春的魅力之源吧。无论是老艺术家,还是这些年轻演员,只要“大家庭”在,凝聚力就在,就会不断将一出出好戏奉献给大家。(采访:王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