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好莱坞频道 > 《功夫熊猫2》 > 《功夫熊猫2》评论

《功夫熊猫2》:想象力破了抵制力的魂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卓一男
2011年06月02日09:30
【新闻眼】 阿宝又来“抢钱”了,《功夫熊猫2》上映两天票房即破亿。阿宝“萌”翻了全国上下的老中青少四代人,但先锋艺术家赵半狄和北大教授孔庆东就是看它不顺眼,一顶顶大帽扣上去誓死要将之赶出中国。动画是一种童话,别让偏激的泛反美情绪干扰到人民的娱乐。

  麻坛前辈告诉我:无论是出东风还是西风,只要和牌了,就是一手好牌。回到电影文本上,不管是熊猫还是黑猫警长,只要是抓住了观众的心,就是一部好电影。

  功夫,在中国,往往成为了梦想、拯救的代言词,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也的确曾经挽救过香港电影的颓败,捎带着挣回了点民族尊严,为一潭死水的中国电影激荡起涟漪;熊猫,其稀有的数量,其憨态可掬的特质,为国家赚尽了政治人情,为人民提供了欢声笑语,教人如何不喜欢。

  当功夫遇上了熊猫,犹如胡辣汤遇到了油条,张柏芝(在线看影视作品)遇到了陈冠希(在线看影视作品),一下就攫取了注意力,一下就捅到了敏感脆弱的中国文化G点,因此,功夫熊猫的卖座又叫好,是意料之中的。

  即使不去过度阐释,那活跃的中国风画面和意境呼之欲出,扑面而来,包子筷子担担面、剪纸舞狮皮影戏、青山绿水古城墙,这些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景观被巧妙无隙地融合到电影的叙事中。但并没停留在表层的描摹中,而是对传统文化资源中民间的侠义、士大夫阶层的愚忠、和平谷的氏族观念都有挖掘。最令人寻味的是创作者对中国功夫的复杂感情,一方面是中国功夫的式微和落寞,一方面是作为电影卖点的不遗余力的发扬,间或掺杂着后现代的对功夫和江湖的解构,在这两者的纠结中最终选择折中,以一招借力打力,让位于中国人民的情感。

  这种体贴至微的情感照顾却被称为“文化入侵”,委婉点说,“文化输出”或“价值输出”,而这些词汇进入大众视野却肇事于一起某央视体育主持人的劈腿事件。在一个邪恶的段子中,日本人把口香糖做成避孕套输入中国,中国人把用过的避孕套再做成口香糖反输出给日本,而在现实中,每当我用着日产的Toshiba看着日产小电影,我都为当年无知放纵的大笑而羞愧不已。

  当我们在演绎着诡异的正龙拍虎,猴子被用来乞讨、娱乐、食用,这中所谓的“侵略”无疑是一次生动的常识教育课。而我们能拿出手的的文化输出,却只是一些模糊的标签、符号、或宏大的集体美学和国家叙事,少了一些性感而直接的细节,力道很大,却拳拳扑空。

  如果说《功夫熊猫2》果真是一次文化输出的话,它并没有因迎合市场和观众而丧失文化自主,他们将自己安放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有着自己的叙事策略和认知,不忘宣称被人诟病的正义论,甚至有着东西方共同的一语成谶的悲剧和宿命哲学。

  因此,它绝不是一场东风压倒西风互相撕扯的斗争,更不是一次文化输出与反输出的阴谋,或者,它只是一次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当然,如果,把其看成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交流更好,你唱我的东风破,我唱你的west life,凉爽和受惠的是观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