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好莱坞大腕抵制VOD电影点播:网络杞忧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张敬伟
2011年04月25日20:09

  近日,为抗议美国好莱坞大公司在电影上映2个月后就向观众提供VOD电影点播服务,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迈克尔-贝等23位好莱坞大导及制片人联名发表了公开信,认为影片在影院上映2个月后就提供VOD电影点播服务,将会让影院走上死路。

  好莱坞大片,至今还是全球院线的宠儿。制造好莱坞大片的导演、制片人等大佬们,是好莱坞大片的获益者——好莱坞大片,向来实行分肥制,美国政府借以推广美国价值观(软实力)和攫取外汇收入(硬实力),制片人、导演和演员们则从票房中分成。因此,院线票房高低,决定着各方的实际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最知名的导演、演员,因为几部“票房毒药”也会造成过气、破产甚至身败名裂,譬如尼古拉斯.凯奇,就因为“片景”不堪欠税而“家暴”被拘。所以,好莱坞奉行的原教旨主义的商片主义,其主义的依傍就是票房,票房则是靠影院实现的。

  所谓的VOD电影点播服务,则是以网络时代的“点播”实现了家庭的观影。这种观影模式,是对传统院线集体主义的颠覆,从而瓦解了观众即时解囊凝聚票房的作用,增加了网络点播商分肥的环节。这对于华纳兄弟、索尼、环球等大公司而言并无损失,但是对于导演和制片人而言,他们却备感失落,一是利益上的被肢解褫夺,二是人气上的惨淡;关键是少了影院的支持,这些耐不住寂寞的大佬们少了些许被观众追捧的虚荣。

  大佬们说得很委婉:“作为艺术创作人员的代表,我们要求在谈判桌边也给我们留一个席位。我们希望听到电影公司方面的计划,以了解他们新的发行模式会给我们所热爱的这个行业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看上去,他们担忧的是传统观影模式的逝去,似乎是传统的卫道者,但何尝不是网络时代的惊惧者。而且,艺术家的光芒也遮蔽不住其内心欲望的功利冲动。不过,和所有的对时尚生活或娱乐方式的抵触情绪一样,无论大佬们是以怎样的经典方式呈现,总免不了被人嘲讽的遗老味道。毕竟,网络时代已经不是一个概念符号,而是流行全球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最受人欢迎的娱乐载体。在此语境下,高清电影以网络为载体,是不言而喻的发展方向,而且会成为主流的娱乐方式。

  感此,大佬们不必惊惧,更不要杞人忧天。一方面,网络传播不是抢食传统院线的票房,而是为电影提供了剩余价值的增值媒介。从长远观点看,电影公司获得的网络点播利润,也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给予导演和制片人。另一方面,现有的电影点播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美国的DirecTV公司只是刚刚和相关大公司展开签约服务,而且点播价格还不那么平民化。以第一部VOD高清新片《假装的妻子》为例,观众支付29.99美元只能在48小时内观看一部高清影片,还必须配备高清硬盘录像机。所以,好莱坞大佬们的公开信确实是杞人忧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世界更为活跃的中国,高清电影点播业务似乎更具生命力。中国高速发展的网络载体,以及世界最多的网民人数,更习惯在网络上看高清电影。更重要的是,由于中美双方在保护知识产权上的差异,中国人更希望留给影片的“窗口期”更短一些,相比美国的4-5个月,中国为2-4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人对于高清电影点播,也没有有好莱坞的大腕们那么认真和苛刻。在热衷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市场,在中国大片越来越红火的中国,在网络娱乐空间更为洒脱和恣肆的中国(虽然存在着盗版横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瑕疵),中国人更喜欢多维的观影模式,从传统影院到网络点播。

  作为娱乐和文化产品的电影,只有深度契合观众的观影需要,才有永续的生命力。网络时代,已经成为世人须臾不能离的生活方式,再牛的大腕,也要顺应时势,否则被会为时代所抛弃。

  张敬伟(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