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王府井》剧照 |
话剧《王府井》(上部)的诞生是好事,《窝头会馆》后,难得又有此类原创大戏。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的《王府井》也迎合了此类“大”:大场面,大调度,大价钱,冲着制造经典去的主创也都还算行业内的“大”,可惜用心虽好,一部新戏,难免有各类磨合上的不足,一些隐藏在掌声后面的“小”不时从缝隙中露出来。
《王府井》对京味话剧的过分倚重,让整部戏显得有些刻意。近些年,以北京的城与人为素材且以北京话为表现手段的京味话剧颇为流行,国家大剧院排演京味《王府井》虽在情理之中,但京味只是呈现形式的一种,如何最有创意最有感情地展现一个完美的戏剧核,方是创作之本,歌功颂德的命题作文从来都不是永垂不朽的基石。
尤其表演,《王府井》主角并不出彩,配角极为抢戏,这对于一部大戏来说是不是有些尴尬?王劲松演的“国家大事让他办,准得齐根完蛋”的太监喜爷带起了整个表演,然而却不能掩盖整体表演偏弱且基本都在刻意寻找京韵京味台词感觉的现状。京味是追不来的,别以为有了京味就有了全世界,并不是每部京味大戏都会是《茶馆》的接棒者。同样是书写群像的《王府井》,在本意为一条街树碑立传的路上,已然偏离了戏剧生发于心的真情实感。我觉得同样擅长京味戏创作的黄盈的《卤煮》和《马前马前》,创意和本意,都不比《王府井》弱。在一个做大戏需要话语权的国度,京味戏传承,任重道远。
这本《王府井》从1910年写到1948年,恢宏庞大地展现了一条街的起伏命运,悲怆而大气,一个个物件和华服轮番登场展现北京的原生态风情,单弦弹唱的街头艺人,有厚重质感的匾牌阁楼,王府井街上的小铜人,以及360度降台烧街,舞美高广建延续了一贯的高水准。这样布景下的大矛盾冲突其实非常不错,失去长子的佟家老人和次子佟寿春,走在鞭炮隆隆的正月十五元宵夜,一道远光指引着苍茫前路,从心底里泛起的悲凉一下子笼罩了剧场。然而,单个矛盾冲突有戏,搭配到一起的《王府井》,却是实在的不严谨。且不说高密度地频繁换景,场次之间的衔接,无论是从场面调度,还是故事的延续性上,都有不少生硬。大历史背景下的张力可以带来厚重感,如果处理不好细节,却极容易造成头重脚轻的不均衡感觉。大清、辛亥革命和抗日三段时间的情节舒展都有些刻意,没有展开,但如果做成电视剧,再将唯一的爱情线放大放大再放大,倒是应该会赢得满堂彩。而现场音乐也似乎更适合走电视剧的形式,每当情感纠葛纠缠撕裂的关键环节,音乐就起的过分大。编剧郑天玮说《王府井》“主要是写这一街人怎么保匾,救匾,护匾和守匾的这么一个过程”,然而主要故事冲突的架构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浓墨重彩,所以比如“打匾”情节本应煽情时,音乐适时起来,情绪上却远未到位,有种吃了保健品逼着催情的感觉。
《王府井》是导演任鸣排演的第10部北京戏,他说此戏的特点是现实主义加上表现主义还有象征主义,以及各种新探索。我倒想借用胡适先生那句话来反思下,不妨多放下身段调查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在国家叙事下的主义上升到文艺作品的意义,不过都是匾牌下的面子。当然,你也看到了《王府井》里的很多真正意义,那些大气和磅礴,那些有生命的顽强生存下去的老百姓,太监喜爷说“我要用这条没根儿的命,换这条有根儿的街”时,感动不期而至。但这绝不是生发意义的催化剂。对于创作者,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要被掌声冲昏头,更不要为批评闹坏心。中国话剧确实是不能只有《茶馆》,但《茶馆》是独一无二的,《王府井》不是。还是淡然吧,淡然最好。
文/阿顺 (北京 剧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