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上两分钟 改变人生数十年
搜狐戏剧:
有没有因为觉得工作太累太艰苦了,就失去了音乐本身给予自己的快乐。
彼得-巴菲特
虽然那时候的工作非常的辛苦,非常的艰难,但是反而促成了我许多灵感的来源。恰恰是那个时候,我创作出奥斯卡获奖电影《与狼共舞》经典的配乐。
搜狐戏剧:
说道《与狼共舞》这部最佳奥斯卡电影奖影片。您能回忆一下当时创作的一些事情吗?
彼得-巴菲特
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确是这样的,其实我当初的愿望就是想给电影做背景音乐。因为只有配有音乐的电影才是生动的。早在我与好莱坞导演科斯特纳合作之前,我就出了一个自己的音乐专辑,是关于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故事。正好,我的一个好朋友认识这个导演。于是我就把我的专辑给他看,他看了之后非常喜欢,就邀请我做《与狼共舞》音乐的创作。我在做这个电影配乐的时候,光看这部影片就看了不下几十遍,不过创作还算是顺利。因为我领悟到了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搜狐戏剧:
只是做了两分钟的配曲,有没有遗憾,有没有过给整个电影配乐的想法。
彼得-巴菲特
我并没有觉得只做了两分钟的配乐有多么的遗憾。只是觉得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因为那时自己还年轻,音乐创作的技巧还非常的有限。但是我觉得在音乐制作过程中,我也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如何去和乐团合作,如何给电影配乐。所以相比遗憾而言,我觉得我还是幸运的。
搜狐戏剧:
您觉得后来您获得的美国最佳电视音乐奖艾美奖是您音乐的最高的成就吗?
彼得-巴菲特
这并不是我最高的顶峰,虽然我的音乐之路充满了无数的坎坷。但是随时都有高潮的出现,随时都有美妙的部分在创造中诞生。我在曾经给一部非常封建,非常传统的的电影《红色字母》配乐虽然这部电影不是非常的成功。但是和我合作的一些制作人却是非常的出名。所以这些收获也是很大的。
搜狐戏剧:
2006年的时候,您的音乐风格开始向POP 以及摇滚方向转变。在中国,摇滚被认为是年轻人的音乐。您已经50出头,为什么突然想将原有的音乐风格转向摇滚?您就不怕创作的失败,听众的质疑?
彼得-巴菲特
我觉得我的人生是倒叙进行的。在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为了生存,所以要做一下感性的,实际的音乐。当然了那时候的音乐也非常的享受。后来我开始唱歌,大家也非常的喜欢。那时和Akon合作就作出了一首歌曲《Blood into glod》,是关于洲难民儿童的音乐。那时给我的感受特别的深刻。我觉得我的心态比20年前还有年轻。大家了解我只是知道我是做电影音乐的。其实做摇滚也是出于我自己的兴趣,并没有想到大家是否愿意去听。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后来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这样的风格。也有很多人不怎么在意我的这些摇滚作品。其实无论怎样,做音乐更多的是看重我自己内心的感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